APP下载

谈语文课的认识功能

2012-04-29许蜀平

成才之路 2012年20期
关键词:表象泰山说明文

许蜀平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入手。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语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从理论和实际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如何观察、认识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搜集积累材料。”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得法于教师的正确指导,而教师的正确指导又和对学生实际水平、对课文内容的正确深刻把握分不开,中学语文就文体来讲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类,那么,对这三类文章该如何把握呢?

1. 记叙文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我们要把握它的具体生动的表象和深刻的内涵

所谓具体生动的表象也就是记叙文中所描绘的每一个细节,而内蕴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比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这样一篇文章,他的具体生动的表象也就是文中所写的花草、松树、山石等。在作者笔下,花草充满了旺盛的生机,松树别具情态;而那一块块顽石,或以造型奇特突现,或以历史掌故闻名……这样,泰山就不再是一座静止的山,而是一座弥漫着生命力和丰厚传统文化的有别于他山的山。因此,作者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内心因雨中登泰山的喜悦完全来自所见所感,来自于他独到而深刻的观察力。

2. 说明文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向我们介绍有关知识的,它对生活的认识作用往往更直接,更鲜明

所谓特征,也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是说明文的关键所在,一个事物或现象,它的特征往往不止一个,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其最稳定、最本质的特征。例如我在讲说明文时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抓住学校公寓楼和餐厅楼的特征。经过反复讨论、对比,最后大家得出结论:一是用途不同,二是内部建筑布局不同,三是内部配套设施不同。这样,两个事物的特征都抓住了。

3. 议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

在教授议论文时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把握它的抽象逻辑思维上,因为提出一个正确观点很容易,材料又往往是很多的,无所谓对与错,关键是如何组织运用材料,前后如何衔接。我们要善于和引导学生正确地全面地看问题,抓住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探求不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所以,看似枯燥乏味的议论文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认识生活

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单有语文知识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亲身感受认识生活,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感受认识生活?

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拥抱生活

教师只有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才能领会生活的真谛,并善于抓住写作的灵感。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生命、对祖国和社会的热爱,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和大自然的怀抱,并不失时机地暗示生活中的美、闪光点,引发他们的联想或想象,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体会生活的哲理。

2. 引导学生善于重温生活感受

感受不仅是现实的、突发的,更多的是属于过去的,甚至是埋藏在潜意识深层的。通过有效的重温手段,能激活旧有的感受的痕迹,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应,并与现实感受互相融会、互相引发、互相强化,闪现出生活感受的奇光异彩,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例如,让学生写《我的父亲》这篇作文时,可首先让他们回忆一下小时候的生活,使他们体会到生活的困难、家庭成员的相互责任、父爱的伟大,从而加强了自我的生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思路打开了,作文也就好写多了。

综上所述,强化语文课的认识功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生活品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表象泰山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说明文写作注意事项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