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基于项目《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有效教学

2012-04-29陈木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20期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有效教学考核

陈木兰

摘要:深化教学改革是培养企业需求性人才的有效实施手段。网页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该文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这几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有效教学;教学方法;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926-03

Based on the Project "the Webpage Design and Making" the Effective Teaching

CHEN Mu-lan

(Guangzho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School,Guangzhou 510430,China)

Abstract: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is to train talents of enterprise need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means. Webpage making is a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 this article from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se aspect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so a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webpage design and making;effective;teaching method;evaluation

1课程背景

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学生基础太差,缺乏学习动力。在这样的生源情况下,课程仍旧以学科课程为主,依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没有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加剧了教学效果的恶性循环。目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专业能力方面。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较低。

2)关键能力方面。人文知识缺失,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个人道德行为欠佳。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职业学校的课程与企业的工作实际脱节是一种重要的方面。因此,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展开了有效教学和“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改革。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在互联网的世界,展现出吸引眼球的网站,是每一个网页设计师的目标。《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一门包含一定的理论知识而实践性、技能性相当强的课程。网页制作的实践操作技能对如何设计出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网页及后续的《动态网站制作》课程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了有效教学的改革。

2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应能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技术的先进性。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日后就业可能遇到的问题纳入到教学内容中,突出“学以致用”。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若只注重理论或使用过时版本软件,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职业人才的培养,违背教学目标。

按照我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选择以项目、案例教学为主。根据总体目标确定课程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具体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学知识、带着任务学技能,使学生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根据学时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如表1是《网页设计与制作》部分教学内容。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理论为实践服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通过分解任务、学做合一和讨论协作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参与,有明确的任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在实践教学设计中重视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综合运用,并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网络环境和优越的硬件环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以往旧的教学方式中,从总体的教学效果上看并不十分理想,学生完成实训任务时目标欠明确,所学知识和技能比较零散,不能产生浓厚兴趣,学生之间的协作性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性较差。知识和技能的遗忘率较高,不利于学生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往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及课程特点,对所教的班级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3.1“学中做、做中学”

为便于学生的学习讨论和设计制作,本课程教学直接在有职业氛围的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实训室进行。教师根据学生实施任务时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演示讲解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协作、提问,而教师则在实训室巡视,到学生中间监督任务进程,并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必要时进行个别或集体辅导。等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成果进行点评,并对任务的总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最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发自选网站项目中类似的任务,对自选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思路应在适当时间进行分析、点评,并可通过学生自己的介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各个任务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3.2小组教学

近年来,小组学习在我校区的计算机应用教学部对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四个校区也全面实行了小组教学。

笔者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5人,兼顾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每小组选出一位技能操作性强、责任心强、热心助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小组长主要起到帮学及“小老师”的作用,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在小组内互相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制作与创新于一体,能够开拓思维,发挥潜力、培养个性、培养团队精神。学生在“帮”与“被帮”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因为“难”而不想学。而教师能更好地控制课堂,巡视、引导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也弥补了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人面对几十位学生时,不同的学生所遇到的不同问题而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不足之处。为了能更好地管理课堂及机房实训室的管理,每三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每一大组选出一位“线长”,做到教师管理“线长”,“线长”管理组长,组长管理组员的层层递进关系的管理方式。

小组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1)小组长人选需要具备“三强”,即操作技能强、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2)“线长”和组长在上实训课前任课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培训,特别是管理的要求及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3)小组教学并不是让教师“放羊”,而是要充分体现出发挥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作用。根据本门课程及实训上机的特点,设计项目登记表如下:

备注:1、组员在完成任务进行自评并按时上交作品,然后组长对本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课后教师进行师评,评价分为“优秀”“完成”“及格”,没完成的打“×”,并注明原因。

2、“小组加分”一栏由教师根据该次课进行填写。

3、“课后整理”一栏由组长根据该同学有无按要求整理进行填写“√”或“×”

4、组长签名后,在下课后交线长,由线长交回给教师。

3.3充分利用软件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精美的PPT课件,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而有的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睡觉、讲话等,或坐后面的学生根本就很难看清前面的投影等情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采用了“凌波多媒体软件”和网络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凌波多媒体软件”进行控制所有的学生机,使学生在原来的座位上一人看一台电脑,能认真听讲、思考,互不干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身监其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非常直观,加深了印象利于学生理解,也防止了学生做跟上课内容无关的操作。教师一边分析讲解,进行提问、讨论,并适当的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同学进行操作,学生则一边听课,一边思考,并根据自己的想法与教师沟通,随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建立了一种互动的学习氛围。

利用软件教学,除了可以控制机房所有的电脑外,还可以控制指定的某几台机或一台机,也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讲解而其余的学生不受任何影响;能方便发放素材和收取学生作业;能监控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3.4角色扮演

教师作为客户,要求设计者(学生)按客户的要求进行做某个项目,模拟公司对员工的情景,学生“上机如上岗”,这种角色的扮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各种网页技术,为后续的动态网页课程奠定了基础。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强调学生自我探索、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好这门课的关键。

4考核方式的改进

过去的计算机课程考试通常是一张试卷就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成绩,而考核的重点偏向理论知识,《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以考查方式考核学生对网页制作的掌握程度,考核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上。

在课程考核中增加了课程设计题目,以小组为单位,为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不指定单一的项目,而是列出大量题目供参考,学生也可以自选项题目,但是老师要提出项目的设计具体要求。学生在两至三周的时候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老师对各个小组成员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完成的情况进行评分。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实际的项目,不仅可以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考查实际动手能力,合作团队精神。

在期末采用上机操作方式完成对技能部分的考核。在规定的时间内(2小时)利用给定素材,考题要求,利用所学软件完成规定技术要求的网站创意设计与制作。模拟公司招聘员工和网页设计工作者工作过程的考核方式,检测学生创意、设计、理解题材、图像加工处理、动画制作、色彩运用、布局等综合能力。

最后,在全年级进行一次主干课程专业技能竞赛,优秀的学生进行加分的奖励。

通过课程考核、综合项目实操相结合;现场操作、制作作品、开发产品相结合;教师、学生、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结合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素质。其中课程考核成绩由5个部分组成: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提问、作业)35%,小组评价5%,项目作品20%,综合技能考核40%。

5结束语

针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特点和目前学生的状况,根据企业的需求,结合往年教学经验,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应以培养能力为主线,强化实践性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有效教学和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班蕾.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纵横,2010,6.

[2]杨单.面向能力培养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探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

[3]孟源北.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建构研究[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网页设计与制作有效教学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浅析慕课时代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探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