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部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2012-04-29李德全
李德全
〔关键词〕 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观;队伍建设;资源配置;教育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G40—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16—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和新时期引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基础教育发展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差距是在办学条件上,最应重视的是教学质量上的差距,最为关键的是师资水平上的差距。
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证明,由于我国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平衡,特别是处于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牧村,其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缓慢,基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努力改善农牧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水平,逐步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是地方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少,学校硬件设施差。大多数农牧村学校只能保证有教室上课,而缺乏相关的教学配套设施。如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微机室等,有的学校甚至连起码的体育器材都配不齐全。
二是师资队伍适应不了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许多农牧村教师出身本地,而且家在农村,节假日常常要为家庭的生计奔波,参与培训进修的自觉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低下,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好教学技能与较高教学水平的名师,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部分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牧村学校还存在一部分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以及“以工代教”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很多教师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另外,一部分农牧村学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及生活条件差,许多骨干教师外流。
四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牧村小学生数正逐年减少,只有几名或是几十名学生的学校普遍存在,由此造成学校的师资难以配置,学生流动频繁,不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五是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校长或学校负责人,学校没有特色,教师没有专长,学生没有特长,形成了千校一面的局面。
六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设备不配套,或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致使已经配备的远程教育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原来配备的各类信息技术模式,在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已逐渐被淘汰。同时由于校舍紧张,缺乏安全管理,许多村中心小学和村学的电视机、DVD,以及接收器均成为校领导或校负责人的生活用品。
七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和现代远程教育之间缺乏关联、整合,在师资水平、教学设备、教育资源、教研教改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割裂,使农牧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举步维艰。
由此可见,正确理解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教育的均衡发展既是我国现实教育问题的反映,也是未来教育发展一种境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确立,将进一步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农牧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解决教学质量不均衡的根本措施,就是缩小师资水平差距,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一是要增加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确保面广量大的农牧村教师能够得到高标准、经常性、系统性的培训。
二是要加强校本教研,要真正建立起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立足校本培训,促进专业发展,使广大农牧村教师能够适应或者基本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
三是要积极推进教师交流。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进行示范性教学。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进修。推进教师交流要以促进均衡发展为目标,促进专业成长为根本,通过师资合理流动,实现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大多数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地域内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四是要不断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校长在一个学校中起主导、核心的作用。部分农牧村学校的校长不是“业务型”而是“事务型”,对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不够,影响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是要推行以校长选任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建立择优上岗、合理流动的新用人机制,促进学校内部人才资源的优化,激发全体教师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推进农牧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最大限度地解决好教育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教育管理资源、财力资源、师资资源等问题,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是一种教育思想,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一是均衡配置教育经费。实现校际间每名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配置标准的统一,校际间同职级教师工资待遇的统一。二是均衡配置办学条件。达到校舍建设的标准化,学校间教学设备配备的标准化。三是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形成教师在学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骨干教师数量在校际间的均衡分布。
在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教育需求不断升温。使县城有条件的家庭,不惜一切代价把子女送往省属城市读书,乡村有条件的家庭,千方百计地把子女送往县城就读。因此,教育均衡是手段,通过教育均衡能够实现共同发展,并能够使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公平才是目的。
四、加快教育城市化,是农牧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突破
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市化推动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与城市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一向封闭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农村教育也不断受到城市化的影响。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它顺应了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预示着我国农村教育将逐步摆脱长期以来的困境,实现与城市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突破。
农村教育城市化,主要是指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减少村办中小学,扩大乡镇所在地和县城中小学的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校的规模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
一方面,随着城镇户籍制度、农民进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和农民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愿意把子女送往城镇学校接受优质教育,从而出现了生源相对向城镇学校集中的现象,加大了城镇学校的教育负担。
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发展型迁移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显著成效,使农村学校的学生逐年递减,加剧了农村学校的生源危机,导致大部分村学自行停办,造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西部民族地区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农牧村学校的布局结构,合理撤并现有村办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打破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之间的界限,实行集中办学,使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学校规模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城乡差距得到进一步缩小。并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形成农牧村教育的城市化格局。
在西部边远民族地区,要坚持走农村教育城市化、城市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均衡化的教育创新之路,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方式的现代化、教学质量的均等化和办学条件的优质化,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在县城和乡镇集中修建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把广大农牧村儿童集中到城镇上学,通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确保农牧村学生享受与城镇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快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城镇化、城市化的建设步伐。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