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素质之探究

2012-04-29张海霞

科教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新任师范生

张海霞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大大改善了国人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日益困难,师范生就业更是如此,通过对47位中小学校长开展问卷调查,旨在发现中小学校长认为新任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从而为师范生的在校学习提供有价值的、针对性的建议,并进而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教师素质师范生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人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师范生的就业情况也不例外,尤其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综合院校开始参与教师培养、具有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也可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出台后,师范生的就业前景就更加渺茫。如何才能彰显自己的优势,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怎样的教师?中小学新任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中小学校长作为中小学运行的实际操作者和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管理者,拥有着最大的发言权。

带着上述问题,笔者对聊城地区的47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发现现今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胜任中小学教师这份工作,从而为师范生的在校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建议,并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1 关于教师素质的已有规定和研究结果

1.1 相关政策法规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我国在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教师资格条例》,在《教师法》、《教育法》中都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做出了明确规定,而《教师资格条例》则对教师的资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1.1 《教育法》的总纲规定

1995年9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教育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第四章第三十二条、三十四条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做了概括性的规定。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①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法》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业务两个方面。

1.1.2 《教师法》的素质纲领

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法律保障。《教师法》总则的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教师的地位是专业人员,从规定可以看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表现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三个方面。

1.1.3 《教师资格条例》的具体规定

根据《教育法》和《教师法》,1995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明确规定了国家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的基本要求。国家实行的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是公民担任教师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条例》中对教师资格做了相对具体的规定,总体来看,主要由五个要素构成:一是国籍,必须是中国公民;二是思想品德,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事业;三是学历要求,学历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经历,一般表明其具有的文化程度,所以,学历因素是教师资格的主要方面;四是教育教学能力,指教师从事相应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和技能;五是程序,教师资格必须经过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或其委托的其他机构认定。从《教师资格条例》可以看出,教师必备的素质应当包括职业思想和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及学历水平。③

此外,素质教育、新课改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对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素质,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自我提高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2 专家学者关于教师素质研究的结论

专家学者们关于教师素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的成果颇为丰富。

最后一个关于教师素质的观点是笔者在参照以前学者表格的基础上新添加的。⑤ 专家学者们对于教师素质的研究硕果累累,虽然种目繁多,层次有异,但总的来说,基本上主要围绕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大要素进行的。

关于教师专业素养内容构成的几种不同观点④

2 中小学校长认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中小学教师是由师范院校和部分综合大学培养出来的,培养出来的教师是否合格?能否满足社会日益提高的素质要求?能否担当起为全球化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的重任?中小学校长作为基础教育学校的实际管理者,他们有着最大的发言权。如果中小学校长有权聘任新教师,他们希望这些由高师院校和部分综合大学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具备怎样的素质?

围绕这一问题,笔者对聊城地区的47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该调查是借助聊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的机会进行的。此问卷调查是开放性的,是由各校长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要求,写出他们认为新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校长提出的教师素质要求共22项,其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意识、爱岗敬业、专业知识和师德。此外,综合学科知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及教育科研能力排名也较为靠前,可见这些素质在新任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详情参照表2。

表2中学校长对新任教师的素质要求

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校长对新任教师的素质要求与专家学者对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基本吻合,这就更说明这些素质对于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性,更说明市场就需要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如果专家学者的研究没能引起师范生的足够重视,而中小学校长作为实践的真正履行者,中小学教师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意见则应引起师范生的高度重视,因为他们的观点正是反映了市场的需求。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分得一杯羹,为了在与非师范生的PK中取得胜利,师范生就应参照中小学校长提出的的素质要求,主动出击,对自己的在校学习作出调整。

3 中小学校长对新任教师的期望对师范生的启示

3.1 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在参与此次调查的47位中小学校长中,有33位认为专业技能是新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其中包括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课堂掌控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掌握教学方法的能力及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第一,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也就是能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是最根本、最基本的能力。第二,课堂掌控的能力。也即管理学生、管理课堂、组织管理教学的能力。这是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只有掌控好了课堂,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共同参与,师生才能在相互合作和探究中学习,才能完成预设的及生成性的教学目标。第三,驾驭教材的能力。在知识量急剧增加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全都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的时间、能力也有限,没有必要完全掌握。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选出最稳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作为教学的重点,具有较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善于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接触到最重要、最高效的知识。第四,掌握教学方法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根据学生兴趣、年龄及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性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范例教学法、探索研讨法等。第五,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日益普遍,新任教师应能掌握一定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这样才能丰富课堂,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针对中小学校长提出的专业技能的要求,师范生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第一,大学期间内,要珍惜见习、实习的机会,善于向优秀的基层教师学习、交流,多锻炼自己,积累实践经验。争取在实习结束时,就能掌握教学流程,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第二,在周末及寒暑假也要到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可以去做家教或到一些培训机构去做兼职教师,积累自己的实战经验。第三,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如,教学法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从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3.2 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工作任务,因此需要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合作精神是现代人应有的内涵,教师更是如此。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要把学生培养成才更需要整个教育共同体合作完成。有32位校长认为团队合作意识是新任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仅次于专业技能之后,居于第二位,可见其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鉴于现在新毕业的师范生大都是80后90后且独生子女居多,而且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中小学校长大都强调新任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服从安排和与人协作。 “新课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提倡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强调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中,主张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及文明的共建者。因此,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与其他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以及与学生家长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协作,还要学会与社区、社会协调,主动构建不同特色的学习型组织。”⑥

3.3 遵守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有23位中小学校长把师德作为新任教师必备的教育素质,位于列出的22项教师素质中的第五位。“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强烈的爱国情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热情传播真理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等素质。”⑦“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师之所存,道之所存的政教合一传统,在这种传统影响下,校长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特别看重。”⑧道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问是教师的立业之本,两者兼具,方可为人师表。

有31位校长认为爱岗敬业是新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而且这一素质排在了专业知识的前面,位于第三位。刚毕业的师范生大都心浮气躁,要求过高,眼高手低,吃苦耐劳能力较差,且不愿从基层做起,工作缺乏主动性。因此,中小学校长普遍认为,新任教师应具有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甘于奉献。只有首先在心理上认可教育事业、接受教育事业,才能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善于向他人学习,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努力提高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换。

在当今社会,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仅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精湛的教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因此,师范生应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其责任心,培养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真正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全身心去付出。

3.4 不断学习,自我提高,扩充专业知识

有24位中小学校长认为专业知识是新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排在第四位。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及教育实践知识。教师所从事的是特定专业的实践工作,只有具备一定学科专业知识水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有效教学。而且,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必须理解学科知识是如何创立、构建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必须要及时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涉猎一些相邻学科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

因此,师范生在大学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及综合学科知识,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广泛阅读名著,尤其是教育名著,为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好基础;在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要努力钻研所教学科教材,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出重难点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本学科教材相结合。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中小学校长对于新任教师的综合学科知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及教育科研能力等素质也非常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⑨“终身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是时代的使命。21 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要求教师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即具有科研创新能力。”⑩可见在这个多元化、信息化、学习化、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师范生要具有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意识,努力做到具备精深与广博结合的知识结构,以博养专,以专促博,专与博相辅相成。

3.5客观定位,树立正确择业观

师范生在择业时要正确认识自己,避免眼高手低,要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不要总是把目标定位在一些较发达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要树立到基层、到农村、到偏远地区服务的信念;要及早适应新的就业形势,调整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积极应对,拓宽就业方向;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要着眼于现实,大胆竞争,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

通过对于“中小学校长对新任教师的素质要求”的分析来看,师范生在校期间应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珍惜各种实践机会,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培养爱心、责任心及与人合作、协作的能力,还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新任师范生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省审计厅举行新任处长任职宪法宣誓仪式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
河南省水利厅2016年新任领导成员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教师资格将打破终身制 明年起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实行定期注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