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临床分析

2012-04-29李强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期

李强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男11例,女7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年龄9~14.6岁,用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矫治,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以SPSS 20.0进行t检验。结果:经过2.5~6个月的治疗,每侧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86mm。结论: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推磨牙向远中。

[关键词]改良摆形矫治器;上唇挡;磨牙远中移动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11-2026-03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上颌磨牙前移,也可能是下颌后缩,或者是二者兼有。对于上颌磨牙前移为主的类型,早期可以采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方法来矫治。目前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矫治器较多,但是大多数属于患者依赖型矫治器,如口外牵引[1]、唇弓、磁力矫治器[2]等。很大程度需要患者的绝对配合才能完成,疗程较长,且效果不稳定。1992 年,美国正畸医生Hilgers[3]发明了摆形矫治器用以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不需患者配合,治疗效果好。2001年,周彦恒等[4]对其进行了改良、完善,后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2008年,严振梅[5]将前方牵引和摆式矫治器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使前移的磨牙更好更快的向远中移动,尽早矫治畸形。笔者通过改良摆形矫治器并增加上唇挡联合应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汉中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正畸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9~14.6岁,平均13.4岁。病例选择标准:①患者均为替牙晚期或恒牙初期;②磨牙关系为远中尖对尖;③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或者萌出未建牙合;④SNA偏小,前牙浅覆盖、对刃或反牙合,侧貌外形为凹面型;⑤腕骨X线片显示为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⑥未接受过正畸治疗。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加上唇挡联合矫治。矫治器的制作和治疗过程是由同一人完成。使用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过程中未使用其它远中移动磨牙装置。

1.2.1矫治设计:腭部设计改良的摆形矫治器,在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制作带环,前腭部制作Nance托,上颌第一前磨牙带环腭侧焊接0.8mm的不锈钢丝并伸入基托内,上颌第一磨牙带环腭侧焊接圆管。加力曲用直径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从基托的后缘伸出并尽量靠近腭中缝,弯制弹簧曲和U形曲[6]。改良唇挡置于口腔前庭,两端通过0.9 mm不锈钢丝向后延伸插入第一磨牙口外弓管内,弓丝在磨牙颊面管近中弯制U形曲,可调整唇挡垂直向及水平向的位置。唇挡离开上颌前部牙龈6~lOmm[7](根据患者的上唇松紧度决定距离)。

1.2.2临床操作:在粘入矫治器之前,先打开加力曲,使摆型螺簧加力至以腭中缝30°[8],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将矫治器及磨牙带环粘结固位,将摆形矫治器加力曲末端插入第一磨牙带环舌侧的圆管之中。3~4周复诊加力1次,复诊加力时不必把矫治器取下,用技工钳直接在口内将弹簧曲打开加力,再放入磨牙舌侧圆管即可。获得足够间隙,且第一磨牙达到了中性或中性偏近中磨牙关系后,可拆除矫治器,换用Nance弓保持间隙并用固定矫治器完成矫治。

1.3 X线头影测量:研究将所有使用改良摆形矫治器和上唇挡矫治前后均取记存模型,在同一台X线机上拍摄头颅侧位片,由笔者统一用硫酸纸定点、划线、进行线距和角度测量。测量参考平面为治疗前头颅侧位片的FH平面,并过蝶鞍点作FH平面的垂线。测量线距和角度[9]:①骨骼结构测量项目:SNA、SNB、ANB、MP-SN、MP-FH、SN-PP;②牙牙合结构角度测量项目:Ul-SN、Ul-PP、U4-SN、U4-PP、U6-SN和U6-PP;③牙牙合结构线距测量项目(mm):Ul-Ptv、U4-Ptv、U6-Ptv、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Ptv表示通过翼上颌裂最后缘点(Ptn)且与眶耳平面相垂直的平面。U1、U4、U6代表中切牙切缘点、前磨牙颊尖点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进行t检验,P

2结果

所有18例患者经过改良摆形矫治器并增加上唇挡联合矫治,全部完成了治疗,且第一磨牙达到了中性或中性偏近中磨牙关系。疗程2.5~6个月,平均3.3月。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86mm。在获得了足够的间隙并纠正了磨牙的关系后,用Nance弓保持所获得的间隙,用固定矫治器进行后续治疗,所有的病例全部成功地完成了不拔牙矫治,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图3~5)。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见表1。

3讨论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乳磨牙早失,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牙弓中段拥挤,同时该类患者还常伴有上颌骨前部发育不足,A点后缩。本研究中全部患者除使用改良的摆形矫治器外,在前端增加唇挡,使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上颌第一磨牙均发生了明显的远中移动,将磨牙矫正为中性或近中关系,并在上牙弓中获得了间隙,有利于牙弓中断拥挤的矫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有如下特点。

3.1矫治时间缩短,牙移动更明显:周彦恒等[4]单纯使用改良的摆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平均疗程3.7个月,每侧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59mm。而从本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上颌第一磨牙很快发生了明显的远中移动,平均疗程3.3个月,每侧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86mm。这是由于单纯使用改良的摆形矫治器,其向远中的矫治力主要来源于矫治器后端的矫治曲,每次加力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磨牙的向后移动,加力曲的矫治力会逐渐衰减。而位于唇颊侧的上唇挡,24h戴于口腔,利用上唇肌的回缩力,持续性给上颌第一磨牙增加一向远中的力,使磨牙移动的更快、更明显,增加了磨牙后移的量。

3.2避免磨牙颊向扭转:摆形矫治器后端的加力曲是通过上颌第一磨牙带环腭侧的圆管给磨牙力的,矫治过程中常造成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腭侧扭转,或者舌向移动,给矫正带来困难。而上唇挡位于磨牙的颊侧,除给磨牙向后的力量外,还有一个磨牙颊侧移动的分力,正好颊腭侧力量可对抗抵消,使磨牙呈正中位向后移动。

3.3促进上颌骨基部即A点的增生,改善患者的侧貌外型:唇挡位于上前牙的口腔前庭部,离开上颌前部牙龈6~lOmm的距离,使前庭部位的粘膜及骨膜受到持续向前的张力,测量分析表可见矫治后SNA增加了3.06°,从而使上颌骨基骨A点向前方增生,这表明改良摆形矫治器加上唇挡联合矫治对上颌发育不足的患者是有利的,可以改善患者的侧貌外型。

3.4改良摆形矫治器加上唇挡在远移磨牙的同时,同一般摆形矫治器一样,其反作用力位于腭前部,也会造成前牙的唇向移动,第一双尖牙及前牙也有不同程度的前移和唇倾。Bondemark等[10]的研究得出前牙唇向移动1.5~2.2mm,唇倾4.4°,本研究前牙唇向移动约1.6mm,唇倾约3.4°。这表明,在获得的间隙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牙齿的前移和唇倾所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①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摆形矫治器适用于因上颌磨牙前移而造成的安氏Ⅱ类患者,可伴有牙弓中、后部拥挤,对于前牙弓拥挤、前牙唇倾及覆盖较大的患者则不太适合;②对于高角的患者及有开牙合倾向的患者要慎用,因为磨牙的后移及前牙的唇倾均有造成开牙合的趋势;③在临床使用中要注意增加支抗,如尽可能地增加腭侧基托的面积,适当提前加用Ⅱ类牵引等[11],对于前牙区拥挤过于严重,牙错位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其它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④本研究12例患者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6例患者第二磨牙虽萌出,但未建牙合。如果上颌第二磨牙已经建牙合,推第一磨牙向后的阻力就会明显增大,效果会不理想。

[参考文献]

[1]Graber TM.Extraoral force-facts and fallacies[J].Am J Orthod,1955,41:490-505.

[2]Gianelly AA,Vaitas AS,ThomasWM.The use of magnets to move molars distally[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89,96(2):161-167.

[3]Hilgers JJ.The penduium appliance for Class Ⅱ non-compliance therapy[J].Clin onthod,1992,26(11):706-714.

[4]周彦恒,张兴中,许天民,等.改良摆型矫治器的制作和临床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15(3):194-196.

[5]严振梅.前方牵引和Pendulum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2):115-118.

[6]甲成,李有名,王大维.改良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9):920-923.

[7]牟明奎,周海燕,陆晓丽,等.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治疗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249-251.

[8]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M].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35.

[9]侯建华,陈远萍,胡敏,等. 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22(2):352-355.

[10]Bondemark L,Karlsson I.Extraoral vs intraoral appliance for distal movement of maxillary first mola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ngle Orthod,2005,75(5):699-706.

[11]Muse DS,Fillman MJ,Emmerson WJ.Morlor and incisor changes with wison rapid morlar distalization[J].Am Orthod Dentoface Orthop,1993,104:556-557.

[收稿日期]2012-07-24[修回日期]2012-09-30

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