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南山区冬小麦生长初期气象条件分析

2012-04-29王博马兴武

农民致富之友 2012年22期
关键词:南山区日照时数冬小麦

王博 马兴武

[摘要]冬小麦是宁夏南部山区广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息,对提高当地冬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冬小麦粮食气候条件

目前,冬小麦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做到减少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减少损失,必须对冬小麦生长期的生长规律有所了解,以便在生产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一、宁南山区的气候地理概况

宁南山区海拔在1248-2955米之间,属南部温带半温湿区至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5-7度,平均绛雨量260~82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00-270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地区水利资源总量约9.30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3.24亿立方米。非常适合冬小麦的种植。

二、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的影响

1平均气温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小麦属喜凉耐寒作物,其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与全生育期中所要求的热量条件相对较低。宁南山区冬小麦的生长期为11月中旬至来年6月,冬小麦全生育期所需≥0℃的积温为1800-2400℃。同其它喜凉作物相比,冬小麦对满足生长发育的热量条件要求最高,但本地区的热量条件不仅能够完全满足种植一季小麦所需的热量,而且尚有400-650℃的余热资源。

小麦生长初期,各月的平均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偏高,宁夏南部山区平均温度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是很大,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冬小麦生长期生长的需要,但平均气温偏高较多,是造成本地区干旱的气象因素之一。

2日照时数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小麦属长日性能c类植物,是特别喜欢日光的作物,光照时间长短对冬小麦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阳光充足,则冬小麦生长较快,在详细分析日照时数与生长速度关系时证实了这点。宁南山区11月一6月,历年平均月日照时数在180h以上,是一年中日照最充足时间,特别是3~5月份,每旬日照都在200h以上,也是冬小麦生长最快时期。

3降水量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宁南山区属半干旱气候,冬季降水是比较紧缺的。据分析,冬小麦亩产400-500kg,每亩约耗水66-150m3,折合降水同时也是当地群众日常主要的食用口粮,所以提高实时的气象信量约100-200mm,大部分农区降水都不足。冬小麦从播种、出苗到拔节期间,宁南山区都处在旱季,而该期是麦类作物第一个需水关键期,如果水分不足,对作物前期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因为这一时期是营养生长至生殖生长旺盛的时期,水分欠缺,土壤墒情差,使植株矮小,严重影响产量的形成。此外,冬小麦的越冬水,是保证冬作物能否越冬的关键。从多年平均降水量来看,该期间降水略有欠缺,因此,宁南山区的冬小麦产区一生中一般需灌水1-2次,才能满足麦类作物的生长需要。如果冬季雨水欠缺,就会影响冬小麦的生长。

宁南山区历年冬小麦生长初期的降水,大多在0.1-10mm之间,水分缓慢渗透土中,降水的有效性高,也减轻了对土壤的冲刷,提高了作物对水分的利用率。但是这整个期间的降水量严重不足,降水偏少造成冬小麦受旱的最直接因素。

4各气象因子对冬小麦生长的综合影响

经查气象部门资料,历年(个别年份除外)冬小麦生育期前几个月(11-3月),风速偏大,蒸发量偏多,气温偏高,日照时数偏多,降水量严重不足,受各种气象因子的共同影响,到2月下旬,宁南山区的10cm土壤重量含水率只有18.2%,20cm土壤重量含率21.1%,已经属严重干旱。正常情况下小麦植株在冬季有较强的持水能力,能耐受相当程度的干旱。但早春萌动后,风多雨少,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土壤开始解冻,水分大量蒸发,干土层较厚,形成冬春连旱,水分达不到分蘖节,麦苗因不能及时展叶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消耗过度衰竭而出部分地区麦苗死亡。

总之,随着旱情的持续加强,对于冬季受旱麦田的管理,应要及早动手,尽可能地减少小麦产量损失,采取浇水、镇压等有效措施,以保证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尽量避免干旱等不利因素对小麦产量造成的影响,保证其丰收丰产。

猜你喜欢

南山区日照时数冬小麦
读迷作品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宁南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甘肃冬小麦田
冬小麦和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