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进孤儿的心
2012-04-29刘保光严昌荣王华能
刘保光 严昌荣 王华能
我们来到拉萨市幸福新村,走访慰问拉萨曲珍孤儿院,该孤儿院的创建者是现任院长尼玛的母亲仁增曲珍。从1997年开始,老人就在自己的家里抚养流浪的孤儿,因附近的嘎玛贡桑小区是拉萨的城乡结合部,出现了很多无人收养的孤儿。2011年11月19日,她在拉萨市纳金乡爱心幼儿园内创办了“曲珍学前班”。当时她收养了很多孤儿,招收两名老师专门管理他们的生活。那时候,尼玛在旅行社当导游,他想用当导游的收入来养活这些孤儿,一来为孤儿们创造一个生活,学习的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二来以此行动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老人去世后,由她的儿子尼玛接手。
一、走访慰问孤儿
2011年11月19日和2012年5月6我们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两次走访曲珍孤儿院。我们来到世界屋脊一青藏高原拉萨市曲珍孤儿院,走访慰问了曲珍孤儿院的76名孤儿,其中,年龄最小的孤儿仅有3岁,年龄最大的已年满18岁。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加之孤儿院的条件比较简陋,教材、文具和各种生活用品普遍短缺,孤儿院的老师和孩子们都期盼着社会上更多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们第一次走访给小朋友们送去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同时捐赠一部分资金送给曲珍孤儿院,并向尼玛院长了解孤儿院的近期及未来打算。我们第二次走访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各种蔬菜、食品及学习用品等,我们开始动手给孤儿们包饺子,同时送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我们在曲珍孤儿院,看到了孤儿们健康茁壮的成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了笑容,这让我们感到务必欣慰。通过沟通进一步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孤儿的出处和背景,这也是我们开展社会帮扶工作的重心。孩子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孤儿院内设施的简陋,人手的缺乏,也暴露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曲珍孤儿院,同样也是西藏自治区甚至边缘高原地区绝大多数孤儿院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孤儿院内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
在拉萨曲珍孤儿院,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和见到陌生人时所表现出的羞涩。小朋友们开始在一起运动打篮球,他们有相对干净的宿舍,也有学习的教室,这是孩子们的家,他们在为这个特殊的大“家”共同努力着,过着温馨而和谐的学生生活。
三、孤儿院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孤儿们心理健康教育欠缺。孤儿教育的特点,是在必须具备普通教育的功能的同时,还要针对孤儿缺失父母、缺失家庭的状况,对他们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和养成,使每一个孤儿都要成长为具备高尚道德、较强能力、开朗性格、高雅气质和朴实作风的健全、健康的人。培养孤儿成人,让他们学会做人,彻底抹去内心刻骨铭心的伤痛,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感恩意识,充满浓浓的爱心。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心理教育者,要有专业的知识理论和针对性的教育。如果不能从孤儿幼年,从心理的根本上去除这些伤痛,将会影响他们终生,甚至会毁掉他们的人生。
其次,孤儿院工作人员缺乏。在曲珍孤儿院,只有尼玛院长和生活学习教师二人,加之孤儿数目较多,男孩子和女孩子有着自身的性别认同感,要有不同性别的抚养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人员却极度缺乏。
最后,院内设施简陋。曲珍孤儿院面积较小,只有一个接待室、孩子们的教室和寝室。没有足够大的娱乐运动场地。加之孤儿们较多,没有医务室,孩子们的健康就没有一定的保障。
四、解决孤儿院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第一,政府应积极主动救助,发挥民政部门的作用,这是西藏自治区救助孤儿工作的重心。
第二,要做好孤儿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后应当多发展心理教育专业的自愿者,在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进行统一心理教育保证每个孤儿健康成长。
第三,加强孤儿院的宣传力度,做好社会帮扶工作。社会救助力度的加强,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西藏自治区孤儿的救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