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朗读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2012-04-29王公博
王公博
朗读是一项眼、口、耳、脑并用,情感参与,操作性很强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有赖于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对朗读指导作了一些尝试。
一、朗读对学生产生的积极意义
(一)朗读符合中专生的心理需要。
中专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易于吸收直观性、感性的事物。而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调动形象感、意蕴和情趣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朗读易于吸引中专生参加。我曾对所教班级的学生作过关于朗读的问卷调查,有84%的学生反映,他们平时看到文辞优美的文章,会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他们好胜心强,模仿力强,乐于放出自己清脆、甜美的琅琅读书声,这有利于推动朗读教学的开展。
(二)激发想象力,培养朗读兴趣。
中专生有好动、图新鲜的特点,往往表现在朗读时,第一遍读得很带劲,一多读就坐不住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激发学生想象。
(三)形式生动,全面训练。
在朗读教学中,应依据课文特点,采用多种生动的教学形式,指导对小说、散文、诗歌、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朗读。如诗歌的朗读,做到为诗句“增曲配乐”;小说的朗读,做到人物个性鲜明;说明文的朗读,做到平实、具体。训练前,或听范读,结合画面观察,引发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训练时,分成前后四人一组的读议小组,根据教师要求准备,或分角色,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即读,读后师生共同评论,形成朗读的竞争态势。在训练中,特别注意鼓励胆怯的学生,让他们在师生们热情期待的目光下完成预定的训练内容。课堂上始终呈现热烈、活跃的探究气氛,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教学班的朗读水平得以提高。
二、进行朗读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认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教学的作用可波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还是文学鉴赏较高的能力层级,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朗读。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认为,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
(二)制订朗读教学的可行性计划。
什么样的文章朗读、什么样的文章不朗读、怎样朗读、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应有清晰的计划,精选朗读材料,一般说来诗词、散文宜多朗读,既有助于学生领会其精妙之处,又能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因为在专注而放声的朗读中,学生会感到其语言之美、内含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心灵受到震撼,情思得到升华,于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由混顿走向清晰。
(三)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
为了达到更好的朗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教师可从朗读速度的快慢、朗读的停连、读音的轻重和语调的抑扬等几个方面,对学生作切实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掌握朗读的一般规律。朗读指导不能少了有效的文本分析。教师要用丰富的材料、入情入理的剖析、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想象、体验,运用形象思维,唤起内心的视像,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语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感受。
(四)利用多媒体营造朗读气氛。
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的朗读更具有表现力,也更能使学生享受到朗读的愉悦。教学时有目的地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
三、落实朗读训练的五个结合
(一)课内外相结合。
朗读洲练以课堂为主,扩展到课外活动。这不仅指时间上的扩展,还包括朗读训练的材料由课文扩展为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在训练方式上,由教师选择、播放视听录音到由学生动手,自制配乐朗读音带;朗读能力的迁移和延伸——组织年级的、全校性的演讲比赛、故事会等,为学全创造展示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
(二)集中教学和零打碎敲相结合。
朗读教学可以集中在一个单元教学时间进行,也可以选择适于朗读训练的篇目,或以某些精彩的语段重点训练,带动全篇。一堂课可集中进行朗读教学,也可以朗读教学为主,配置其他如讲练法、分析法、评点法、板示法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穿插运用,又有所侧重,使朗读教学贯穿在整个中专语文教学的始终,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三)一般辅导和重点辅导相结合。
教师备课往往是以大部分同学的水平为主要依据的,因而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朗读水平处于两头的学生的需求。课后对这些同学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四)朗读和听、说、写训练相结合。
朗读教学的目的说到底还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包括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在朗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使朗读能力的培养向横向能力延伸和扩展,我对所执教的班级做问卷调查,统计数字表明:95%的学生平时经常朗读课文,86%的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比小学有所增强,100%的学生反映懂得了一些朗读的知识和技巧,91%的学生认为朗读对学习词语、理解课文有帮助。这些数据说明学生经过短短一学期朗读训练,掌握了朗读的知识,又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了朗读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朗读兴趣,而兴趣又成为提高朗读水平的内驱力。在调查中,还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因字音咬不准、技巧把握不好而不愿当众朗读。经期终逐个朗读测试,发现少数学生确有差距,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提供了信息和依据。
(五)结合情感教育。
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修养、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这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而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语感水平的目标。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提高朗读的感染力,强化对作品的理解。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需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深入研究朗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改深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就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语言规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语感,陶冶思想性情,激发审美情趣,就一定能取得朗读教学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