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素养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
2012-04-29陈鑫
陈鑫
摘要: 本文基于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阐述开设职业素养课程的必要性,分析职业素养课程教育的教学策略,提出了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建立职业素养考核评价机制以保障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课程必要性教学策略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和能力,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理想、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是从企业角度提出的,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的素质要求。
如何有效地在高职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满足企业的职业化需求,笔者认为关键在教学。当前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注重在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但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目的性、指向性不强。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一、开设职业素养课程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国高职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里的“高端”不仅仅是高的技术和技能,还包括高素养。现实中我们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当学生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时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根据用人单位选人标准的调查看,企业用人不仅仅是要用得上,还要信得过、靠得住。相对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他们对更重要学生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吃苦耐劳、诚信品质等职业素养更看重。可见,开设职业素养课程,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养成,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符合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的关键。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教育内涵建设与发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不单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仅仅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一时找到工作,但从长远看,是不可能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的。所以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还需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要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设置职业素养课程,从培养学生成长所需的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做事与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入手,把行业、企业的职业规范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日常的管理行为中,促使学生用职业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才会得到真正落实。
3.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重视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转向不断发展的职业能力,从训练人的机械性的技艺转向为个体未来的工作生活作准备。因此,高职教育要教给学生一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培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因为学习能力是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必需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先决条件。二是培养职业素养。因为真正在从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而是包括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出一个适合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以满足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策略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体现。与职业技能的反复练习就能习得相比,职业素养的养成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学习、体验、内化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需要学生个体主动自觉地去领会、感受和顿悟。职业素养既然来源于职业生活世界,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也应融于整个职业生活世界与工作环境中,而不能从中抽离出来,空洞地说教与灌输。
因此,职业素养的课程内容要紧贴行业、企业的工作实际,选取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把职业素养这种无形的软要素有形化,通过各种训练活动和综合性实践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价值观等施加影响,在渐渐的积累、内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1.注重职业生活情境的创设。职业素养存在于职业生活世界中,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纯理论的教学可能永远也无法准确勾画出职业生活世界的生动要素与临场状态。我们要创设贴近职业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扮演职业人角色处理各种事务,在职业行动的过程中提高职业素养。如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讲述“顾客就是上帝”,可以模拟酒店职场环境,让学生现场服务,在职业活动的具体环节和行动中去体会。创设职业生活情境不只是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学习的“精神场”,在模拟或真实的职场情境中,职业素养才会摆脱枯燥的符号性存在,被赋予情感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并体验生命成长和素养提高。因此,我们要悉心引导学生沉入职业生活情境中,采取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有效组织各种活动,促使学生用职业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
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个体的职业素养是外在的社会、企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渗透于人的内心的结果。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过程是学生主体自我积极建构的过程。它不可能自发地生成,而是在价值引导下、在精心设计的职业生活情境中通过体验自主建构生成的。体验活动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是个人化的经验,也只有让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才会有效促进体验者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当然,学生的个体体验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着眼于学生自我成长内在动机的唤醒,以模拟的教育情景或真实的职业生活环境为背景,设置各种训练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获得职业道德的情感体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让企业参与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职业素养教育,高职院校不能脱离企业自己搞一套,而要让企业参与,共同培养。可以请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学校,直接讲解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传递企业文化真谛,把行业要求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满足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缩短学生的适应期。也可请在企业工作的优秀毕业生走进课堂,在高职生中树立可感、可知、可信、可亲、可学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把艰苦创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等品质内化为每个学生自觉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教师与学生还可以一起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真实运行环境,体验企业职业行为规范。
三、影响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要素
1.教师的职业素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职业素养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职业素养决定着学生职业素养。在学校,教师的言谈举止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此,学校应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和方法,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一是重视职业素养课程的建设,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整个职业教育中,制定激励措施鼓励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加入到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行列。二是开展教师下企业培训学习和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苦练基本功,熟悉业务。只有教师自己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去影响学生。
2.职业素养考核评价机制。传统的教育评价以卷面成绩作为考核手段,但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适合学生的职业素养考评,因为无法体现学生职业素养获得与提高的动态过程。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应注重过程评价,将日常行为考核记录和学期总结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机制应重视客观性、可行性和综合性;要制定严格的习惯评价标准,按照学生进入社会后所需的各种职业素养进行管理,如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在课程项目中贯彻实施。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包括教师考评、学生自主性评价、同学互评等。建立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档案,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真正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
参考文献:
[1]许亚琼.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2]沈时仁.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2010(6).
[3]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
[4]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SJD88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