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式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应用

2012-04-29刘兰

文教资料 2012年24期
关键词:德育课德育情感

刘兰

摘要: 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兼顾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能力和觉悟的提高,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我们要让德育课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更要让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唤醒式德育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经济成分、社会生活、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出现了多样化,职业教育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更面临严峻挑战。德育课教学过程不再仅仅是“教”的过程,更是将政治、经济、生活、道德等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个体情感需求、思想品质、价值取向以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即唤醒的过程。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岗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让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教师由教学中的说教者、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中的示范者、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帮助者,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突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下面笔者就高职德育教育的模式转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型德育教学模式回顾

1.照本宣科,教条主义。

上课“满堂灌”,很少理论联系实际,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人认为德育课“教与不教一个样”,“教好教坏一个样”。

2.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学生厌烦,有抵触情绪。学生受社会上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更加降低了教师自身的威信。

3.应试教育,教法单一。

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丧失学习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表情单一,感情淡漠。

教师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因素,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5.重统一性,轻多样性。

造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缺失,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受到一定影响。

二、唤醒式德育教学模式思考

1.情感唤醒。

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在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等。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因此德育课教学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德育课堂效率。

(1)创设情境,增添情趣。

课堂的前15分钟是关键。先用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做精彩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所讲章节,教师抓住章节的“要点”,以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渲染,设置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带领学生入境入情。

如:作者在《经济政治》讲到投资时,首先,拿出一只精巧的手提袋,让学生猜是什么?制造悬念,人人好奇……全班学习气氛一下子调动起来。接着,引出一个故事:有一农夫,得一只鸡蛋,想着怎样发财,一只小狗打碎了鸡蛋……导入所探究的知识点,鸡蛋好比投资,不管是买股票、债券还是存银行,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等最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谈谈自己对投资的理解及如何提高预测风险的能力等,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了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2)振奋精神,激情教学。

上课时,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感情真挚,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面容和蔼,语调亲切,适时投入期待的目光,给学生如沐春风的喜悦。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首先,上课要有激情,不少教师上课表情淡漠,为完成任务而教学,这样的课堂波澜不惊,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美国理查德·威武说:“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热情奔放的,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激情不但要在授课中散发出博学的气质,举手投足中表现出慷慨激昂,讲到精彩处甚至掩面、顿足、狂笑、叹息等,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德育课是需要激情的,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和无私的奉献,只有教师自身充满对事业生活的热爱,才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

其次,要营造诗化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党风建设问题时,结合5·12汶川大地震,给学生朗读一首诗《生命的礼赞》,其中有一段:“救人!救人!救人!指令从中南海发出,千军万马向同一个地方进发……”这首诗写出了对生命的尊重,深深打动着每位学生的心,学生们沉浸在对遇难同胞的思念中……同时他们也深深体验到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党始终和人民在一起,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激发他们爱党、爱祖国的情怀,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去体验理解知识,就不枯燥、更加深刻具体。

因此,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因素,表情运用有的放矢,就必然能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唤醒,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艺术唤醒。

高职的学生是从初中分流出来的,身心都没定型,没有成人,可塑性大,而大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强。他们对形象、具体、生动的事情感兴趣,看问题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容易产生排斥、对立的情绪。而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学的艺术性。

首先,笔者在德育课教学、德育工作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看你怎样导演这堂课,而要导演好一堂课,就需要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说明德育课需要我们用艺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在讲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时,以歌曲《春天的故事》为导入,再以《走进新时代》为结束曲,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正以崭新的姿态迈进新时代……再如讲到台湾问题时,用歌曲《我的中国心》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收到教学的实效。

其次,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刺激,又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的运用,渲染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抽象理论更加直观形象。通过图片、漫画,甚至把跨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可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个个是人才,人人能成才。学生本没有聪明不聪明之分,只是被人为贴上标签而已,德育课教师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从欣赏、赞美的角度出发,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用自己的人格、艺术魅力来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付诸行动。

3.专业唤醒。

过去我们把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其实德育课与各专业课应该是唇齿相依、互赢互利、互相渗透的关系。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知识加以讲解,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提高德育课的有效性。

第一,把德育教育贴近专业教学。所谓贴近专业,就是在进行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专业的要求,多举专业中的典型案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凸显专业特色。如《经济政治》,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社会热点经济问题做市场调查,开辟校内跳蚤市场、参与学代会选举、做社区义工、赈灾义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去考查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讲心理课时,也可以结合消费心理学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营销技巧。讲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企业等进行分析,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再如:从事第三产业的专业,要注重礼仪、优质服务方面的教育等;这就要求德育老师对所授专业有相当的了解,否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把德育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所谓融入专业实践,就是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要有德育教育,在注重学生技能提高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要进行“感恩”教育。

三、唤醒式德育教育工作延伸

学校建设的根本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真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队伍的不断优化与提升,队伍优化提升的着力点在于校本基础队伍的不断提高与再建设,校本基础队伍提高的关键在于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引领,因为这关乎整体学风、校风的营建,我们通常会强调教学分工要精细,但在德育工作上,不能片面,不能教条,德育工作不可能通过几个德育教师的积极作为而取得实质性成效,德育教师可以通过努力解决点上的不足,却不能承担面上的重任,必须营造齐抓共管的良性局面,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甚至每一堂课。所以,我们务必强调德育教育工作全方位延伸,每一位老师都肩负着唤醒育人的基本职责。因为,我们处于同一个团队,我们的未来是共同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代人的塑造与培养。我们不但要授之以技能,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总之,德育课教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引导学生从束缚、禁锢、依附定势中走出来,让思想碰撞、心灵交融、彼此理解,让德育课既充满活力又富有实效,让德育渗透无处不在,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求乐、求美的心理需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德育主渠道作用,增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鲜活性。笔者愿与大家一起为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德育课德育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