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过生日,学生大PARTY
2012-04-29尹颖尧
尹颖尧
“哗……”一辆辆领导和知名校友的专车驶进了大学,在彩旗飘扬中它们来到庆典现场。下车后,有的领导坐在主席台上,有的校友坐在嘉宾席区……近一二个小时的庆典结束后,领导和知名校友们再次坐上专车,“哗……”驶出大学校门。这一幕并不陌生,它或多或少浓缩了许多大学办校庆的典型模式。然而,看热闹,或为庆典现场填空位子的大学生不禁纳闷:“我们才是大学的主人,却在母校生日中被忽视了,主人成了看客。”
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75岁的生日。在这一天,到处都是活跃的人大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把校庆办成了学生的一场大PARTY。
本刊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学工部部长张晓京。
PARTY舞台: 以学生为中心
6月9日,人大的明德广场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义卖活动,这标志着人大75周年校庆的全面启动。这次义卖活动的创意来自人大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了给母校献上一份生日礼物,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议以义卖的方式给“关爱师生基金”募集资金。当人大师生遭遇了突发事件,比如重大疾病、意外伤亡,关爱师生基金会给当事人送去关爱资金。这个建议得到了人大全体师生的一致赞同。
义卖的物品来自人大的教职员工,他们纷纷把自己的书、字画、邮票等交给校级和学院级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登记,教职员工还需给捐赠物报义卖的底价,“75元为底价,以75为倍数往上增长。”张晓京介绍。为了支持义卖,张晓京把一套龙年邮票捐了出来。登记完捐赠物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会对物品进行分类,分两次进行拍卖,“一次是在6月9日,还有一次也安排在校庆的前期。”6月9日,青年志愿会协会以院系为单位,由学生摆摊,拍卖教职员工的捐赠物品,“老师、学生、校友和社会人士都可以前来购卖。”在分类时,高档次的捐赠物品会被学生们挑出来,作为第二次拍卖会的拍卖品,“这次拍卖针对校董和校友,有点向校友募捐的意思。”
教职员工捐赠、学生组织义卖和校友竞拍,更关键的是,义卖所得的受益者仍是人大的老师和学生……这种公益校庆的理念体现了“以学术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友为中心”,而这三个中心也贯穿了此次校庆PARTY。在这个PARTY舞台上,最活跃的是学生,“校庆前期的露天消夏音乐会、一对一校友接待,以及校庆当天的体育文化节开幕式、晚上的草坪音乐会……学生们尽情地组织、参与和展示。”张晓京说。
在这场大PARTY中,学生覆盖面广,“本科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参与了,研究生和留学生也贡献了力量,学生的参与人数是我参与历届校庆中最多的一次。”
一对一校友的接待工作主要由大二学生组织的,按计划,每一位在校生邀请一位校友回母校参加校庆生日PARTY。他们以院系为单位,对照着校友录联系、邀请校友;确认参加校庆的校友;PARTY当天给校友当向导,介绍母校近些年来的变化……
在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上,全体武警国防生400多人表演擒拿拳;来自大一新生的800多名学生打太极拳;600多名大一新生还展示跆拳道;200多名学生的拉拉操团队串场开幕式活跃各个环节的气氛……
校园内,以大三学生为骨干的100多个学生社团布置展位,介绍社团、展示成果;研究生们协助老师,组织人类社会科学论坛、进社区举办百家学术公益讲座;留学生们组织国际文化节……
校庆当天下午和晚上举办的系列文艺演出、校园欢乐会主题晚会和草坪音乐会把PARTY推向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怀旧电影、怀旧舞会、电子音乐表演……这些演出不但由学生组织和表演,而且还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草坪音乐会是由校艺术团表演的,艺术团水平相当高,平时在馆内表演时凭票入场,座位也有限。当天晚上,草坪音乐会在露天举行,吸引了很多学生。”
在这场大PARTY中,学生们以组织义卖、表演节目等方式为礼物,为母校庆生。作为寿星,母校也用蛋糕和礼物与学生分享庆生的喜悦。
吴玉章人文社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结束后,在人大世纪馆北门举行了现场切生日蛋糕的分享活动,“很多学生都是冲着蛋糕来的。”张晓京笑着说。事前,学校准备了几千份小蛋糕,“每个学生都能登陆校庆庆典网,输入学号,申领蛋糕。由于数量有限,学生们先申领先得,全凭运气。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同样也是为了给这场PARTY增加趣味性。”学校也准备了几千份小礼物,学生们同样要在网上申领。
表演、蛋糕和礼物,生日PARTY的要素样样具备,学生们当然会尽情地high。
PARTY幕后:回归大学本位
这场PARTY充满娱乐色彩,但是,娱乐的背后却包含着对高等教育的深刻认识,“其实,PARTY围绕着‘回归两个字,即陈雨露校长提出的‘回归大学本位开展的。”张晓京介绍,陈雨露校长针对校庆曾表示一定要让人大学生找到主人的感觉,而这一点正体现了回归大学本位的理念,“大学的根本是回归大学本位,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官的本位,也不是按校友的级别论出身的本位。”培养人才要依靠老师,因此,需要充分尊重、信任老师,调动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此外,大学是学术科研机构,不是政府机关,“从而,这次校庆是围绕‘以学术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友为中心开展的。”
“我们的压力特别大,任务特别重。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学生PARTY,我们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更重要的是,张晓京和同事们要把PARTY办成一个培养人才的平台。
校庆当天的上午是首届体育文化节的开幕式,“对大学生强化体育精神的概念很重要,它包括吃苦耐劳、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和争取胜利等内容。培养一个出色的人才,他需要拥有强健的身体,身心达到平衡。仅仅是成绩好,这样的大学生不可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压力。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上表演的学生群体和节目也是经过再三考虑的。”
开幕式上的学生表演主体是大一新生。9月10日报到后,新生们就接到训练、表演任务。每天上完课后,下午四点半至五点半新生们集中上体育课,进行训练。张晓京直言,训练中有的新生确实喊累,甚至抱怨。但是,当他们穿上定制的服装,站在操场上训练的那一刻,“他们感到自己是人大的一员,从而产生了对人大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训练成功地融入2012年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还考虑到教学安排,决定大一新生顺利完成训练的同时也获得这一学期的体育课学分。” 表演的项目同样包含着教育目标,比如太极拳让新生了解中国文化;跆拳道体现果断;由老师、校友和学生组成的拔河比赛诠释团队合作。
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同样也需要提高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欣赏能力、表演水平和艺术鉴赏力等,都不是靠从书本中学来的,它们是熏陶、体验出来的,是通过欣赏别人的表演慢慢体会的。”在这场大PARTY中,到处都是学生们组织的音乐会等文艺活动。
“知识的获取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不够。课堂教学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主体是老师。课堂外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强调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展示。课堂教学和课堂外教育的有效融合,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最佳效果。此次校庆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大PARTY的活动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这一点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也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办学理念一致,“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不是创新,而是回归。”张晓京说。
回归到大学的本质,这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