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2-04-29郭灵霞
郭灵霞
[摘要]主要阐述了合水县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新的发展对策,对合水旅游进行重点开发,把旅游产业真正培育成为合水新把旅游产业真正培育成为合水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合水旅游现状对策
合水县位于甘肃最东端,属子午岭腹地,也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之一。境内既有自然景点,也有人为景点,发展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硬件基础。
一、旅游资源现状
历史景点方面:合水县是举世闻名的黄河象故里,古石刻之乡,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存和馆藏文物数量众多,现已发现各类文物景点654处,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的10处,馆藏文物2900余件。这些都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
生态景点方面:有陇东大地“绿色屏障”之称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56.9%,面积1600平方公里,林区内树种千余种,千年酸枣树系全国之最,紫斑牡丹珍奇华贵,梅花鹿、狐、黄羊、野猪等野生动物150余种,国家珍稀动物6种,奇山异石、大川河流纵横,形成了绚丽多姿、独特美丽的自然景观。目前,我们建成了集餐饮、住宿、会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夏家沟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秦直道山庄)。
红色景点方面:合水县是南梁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曾在太白等地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及历史故事。境内曾发生过刘志丹太白起义、包家寨子会议、麻峪整编、老城夜袭、倒水湾整编、西华池兵变、午亭子战斗等重要军事革命活动。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合水县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旅游业总收入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很小,2011年接待游客18.9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6100万元。要真正把合水的旅游业建成特色产业,还面临着许多需要着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合水县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景区景线景点及基础设施建设还很滞后,交通制约与发展旅游的矛盾十分突出,对外大通道尚未完全形成,缺乏重点旅游接待点。已开发的重点旅游项目如夏家沟森林公园,缺乏资金后续投入,无力带动秦直道景区发展;正在进行规划的太白红色旅游景区,因资金问题暂时搁置;黄河古象出土址因资金困难,道路、景点绿化无法得到落实。
2规划不够科学系统
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仅完成规划大纲初稿,虽然已经开发了一些旅游景区,但旅游线路相对粗放,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游客以散客为主,停留时间短,旅游协作尚未建立起来,同周边景点景区的关联互动性差,客源共享率低。
3旅游产品开发滞后
合水地方特色产品丰富,但是旅游商品的开发严重滞后,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缺乏合水特色,制约了旅游业总体效益的提高。
4人才队伍极为薄弱
由于合水的旅游业刚刚起步,人才短缺,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较差,从现有的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质量、结构、比例上看,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均有明显差距,从根本上影响了旅游的大发展、快发展。
5宣传推介力度不大
由于合水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效益欠佳,对外宣传没有形成品牌和线路的整体包装,客源渠道不宽,宣传跟不上,存在盲区,还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6客源市场有待拓展
合水旅游品牌虽然突出“绿色生态游”、“红色教育游”、“黄土风情游”等主题,但由于景区景点功能不完善,接待档次不高,市场化运作力度不够,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目前全县只有一家旅行社,高档次星级饭店(四星级以上)还未实现零的突破,缺少等级景区和旅游定点单位,“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结构明显失衡,这些都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建议与对策
由于县上财力十分匮乏,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旅游产业开发中,就必须紧紧围绕现有旅游资源,重点进行开发,把旅游产业真正培育成为合水新的经济增长点。
1科学规划,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对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并结合合水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红色旅游、乡土风情、农家乐乡村旅游、地方风味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品牌资源的辐射带动,提高全县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后劲。
2加大投入,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方式,整合项目资金,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结合当地实际,建成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旅游接待点。二是积极申报旅游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国家的投资,重点开发太白红色旅游景区、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夏家沟森林公园等品牌旅游景点。三是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县财政将其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拔付一定数目的资金,以进行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四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造引资、筹资。制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外商、本地私营企业、民间资金的参与。促进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发展模式,形成一条系统、科学的旅游产业链条,推动县域旅游业的高起点、高水平、跨越式发展。
3优化环境,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质量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突出地方民俗特色,通信等配套设施,提高商贸流通、文化娱乐等服务水平,开发旅游系列产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4打造品牌,挖掘旅游优势资源潜力
围绕“红色游”、“子午岭”、“古石刻”、“黄河象”全力打造四张旅游名片。一是以县城为中心,继续开发黄河古象出土址景点;打造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力争达到4A级旅游景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合水风情”一日游的接待、观光、旅游路线。二是以夏家沟森林公园秦直道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为中心,全力开发子午岭腹地,着力打造秦直道入口区、秦直道山庄区、昭君庄区和生态观赏景区。。三是抢抓全市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胜地”的机遇,围绕“六址一馆一亭”(“一馆”太白起义纪念馆、“一亭”午亭子纪念亭、“六址”包家寨会议旧址、倒水弯整编旧址、牌楼沟谢子长驻地旧址、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驻地旧址、板桥战斗旧址、陕甘边合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四陵园”西华池、老城、太白、店子烈士陵园),重点建设红色遗址保护区、革命圣迹展示区、时尚亲水休闲区、小镇风情体验区、山地康体运动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六大功能区。
5培养人才,提高旅游发展专业水平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业务知识、文化水平。定期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大赛,重点进行营销、导游讲解等业务知识培训,积极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6大力宣传,拓展旅游发展客源市场
一是和周边地区联合,统一规划旅游线路,利用旅行社等旅游中介组织加强宣传,联合推介。二是制作各种旅游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名片”资源整体推进。三是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新闻媒体对重点景点及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宣传。四是开发旅游纪念品,以不同档次的各种纪念品,针对不同层次的游客,进行广泛的旅游宣传和促销。五加大与涉旅企业合作力度,采取品牌和线路一并宣传促销的形式,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精品线路,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