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行为自律的社会制约机制建设

2012-04-29王锦冰

人民论坛 2012年23期
关键词:网络行为自律

王锦冰

【摘要】网络的兴起使人类的生活、行为等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网络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的产生,网民在实施网络行为时自律存在缺失,则需要由社会的制约机制去约束网络行为。当经过严密的外力约束形成“自然反应”时,他律即转化为自律,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有力地规范网络行为。

【关键词】网络行为 自律 社会制约

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平台,要维持这个虚拟平台的有效运行,良好的网络行为是不可或缺的。网络行为的规范分为内在的自我约束和外在的社会制约。当今网络行为的自律存在一定缺失,只有通过社会的制约机制,才能完善内在自我约束,从而保证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创建良好的网络平台秩序。

网络行为自律和社会制约的涵义

网络行为的自律,是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是指无需任何外部的监督和控制,仅以网民的自我约束,就可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自律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则,没有秩序,更不意味着不需要他律。自律是在他律的指引下逐渐形成的,是行为主体在反复践履外在行为准则的过程中不断内化、升华的结果。

社会制约,也就是与“自律”相对的“他律”。网络行为的社会制约即是网民实施网络行为,接受来自社会诸如法律、道德规范的制定、技术监督等方面的约束。社会制约实质上是为网络社会装上“警示灯”,使得网民在进行网络活动时能受到规则的指引,感受监督的存在,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规范网络行为中运用自律和他律两种措施,使得两者可以相互促进。通过他律措施来抑制恶的蔓延,从而发扬善的成分;善的发展则又影响到个人的自律水平的增强,使得个人自愿遵守法律法规,从而为网络有序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当今网络行为自律的缺失

随着上网人数、上网时间的增多,网民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瘾综合征,会导致自我迷失、意志消沉、心理压抑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进而排斥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参与与融合,引发各种心理问题,造成一些网络行为的失控。

网民在沉溺于虚拟网络开放性、可选择性的同时,容易忽视责任归属感和社会约束感的缺乏。很多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空间容易模糊现实生活中人们所拥有的正义感,降低人们的提防心,相当数量的网民对待网络色情等网络垃圾是包容而不是抵制,对待中奖信息等网络诈骗是轻信而不是怀疑。

网络空间人的行为和言论是难以追诉的,因此,网络道德需要靠网民“慎独”来规范个人行为。面对网络社会中网民自律的缺失时,就越发凸显社会制约的必要性,应充分发挥社会的制约机制,通过外在的“他律”转化成为内在的“自律”。

建立网络行为自律的社会制约机制途径

针对网络行为自律存在的缺失,社会制约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

一是政府。政府是从事管理、控制、协调和组织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的公共组织。政府不能依靠传统的行政命令调拨和限定人们的网络行为,而应根据人们的网络需求,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确保网络秩序的正常运行。政府对网络行为的监督和规范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首先是行政立法规范。我国政府结合互联网发展状况,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和保护我国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迎接网络信息化的挑战和满足网民的需要,我们还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优化网络环境。以法律法规的明文来具体规范网络行为,从而使网民在实施网络行为时有所顾忌,不触碰法律底线。

其次是行政执法监督。无论是网络立法,还是对网络行为的规范,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设置专门部门来控制、规范互联网事业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和特别的监控部门,对社会上到部门行业,下到网民个人进行管理。

再次是网络技术控制。从技术层面限制一些不良的,甚至犯罪的网络行为,以确保网络畅通安全。网络技术控制包括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对于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正常运行,促进网络社会的正向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目前通过这些技术并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但网络行为在社会控制与管理上的困难之处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二是媒体。当下,大部分网民会按照媒体对问题的强调程度来调整自身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行为。由此可见,媒体在网民网络行为中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媒体对于网络行为的规范作用。媒体又分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两种。对待两者,我们要加以区分并会融合运用。

传统媒体,诸如现实生活中报纸、电视、广播等,是受众了解最新时事的媒介,对受众舆论起主要的引导作用。首先,要发挥传统媒体拥有庞大受众群体的优势,扩大“网络行为应自律”这一观念的影响力。其次,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力量,使网络下的社会也形成一种“网络行为必须自律”的舆论氛围。最后,传统媒体也具有一些不足,比如时效性不强、更新慢等问题,这就需要由网络媒体弥补其不足了。

网络媒体对于网民了解网络最新动态亦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首先,网站应在纷繁杂乱的网络中树立自己的媒介形象,增强新闻品牌的传媒公信力,得到网民信服,有助于舆论方向的引导。其次,各新闻媒体间须达成共识,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意识,报道优秀的网络行为自律的经典案例、批评不良网络行为及其带来的后果,使舆论围绕正确的网络行为,营造出良好的网络氛围。再次,要增强网站从业人员的素质,为做好宣传工作提供良好前提。

三是学校。学生作为当今网民的主力军,其思想活跃,但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分辨能力较差、理智意识缺乏的时期,且自我控制和约束力也较差。很多学生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网络世界,对于各种各样的信息,不知该如何选择,一并收入眼底。网络垃圾的传播会影响学生的网络行为,使其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在网络行为自律的社会制约中,学校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外界的“他律”转化为学生网民的“自律”。

首先是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很多学生经常会去校外的网吧上网,主要是因为校园网络供不应求、网速慢等多方面原因。从硬件上和技术上搞好校园网络的建设,以吸引学生愿意在学校上网,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良健康的上网环境,方便了学生上网的需求,也方便了学校对于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和规范。

其次是深入开展规范网络行为教育工作。网络行为的教育应迅速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范围。首先,培养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让他们了解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知晓如何是正当的网络行为,并且维护在网络中的合法权利,进行自我保护。其次,用文明的网络伦理规范来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建立起思想上的“防火墙”。大力倡导“遵纪守法、诚实信用、健康文明”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和防御能力,共建健康、有序、诚信的和谐网络环境。

再次是提供丰富的网上网下实践活动。学生的思维、人生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发现和思想主导自己的行为。因此,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其中,以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网络信息化浪潮中清晰地辨别好与坏,自觉抵制不健康因素的诱惑与腐蚀。

四是社区。社区是我们生活中的群众基础综合性机构,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组织。因此,规范网络行为,从社区工作入手,是非常有利的切入点,也是新形势下必要的工作手段。

把规范网络行为纳入社区工作范畴。网民和社区居民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所以对于社区居民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到网民网络行为的规范。因此,必须从虚拟网络中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把规范网络行为纳入社区工作的范畴,树立工作意识,确立工作目标。

开展教育宣传网络行为规范活动。在新形势下,要树立开展规范网络行为活动的意识,转变工作方式,以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比如以多种形式普及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包括开展讲座、举办展览、上门分发知识手册等等;开展社区居民互动性活动,让居民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以切身的感受明白要规范网络行为的必要性,达到教育的目的等。

做好社会力量和社区居民的桥梁工作。社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群众基础机构,不但要成为社区居民间的媒介,更要成为社会与社区居民间的桥梁。比如社区工作者应做社区居民的信息“过滤器”,去糟存精,再向居民传达健康有益的信息。在规范社区居民网络行为的过程中,更要整合社会力量和社区自身力量,共同优化社区网络环境,发挥最大功效。

网络行为自律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复杂和渐进的演变,当经过严密的外力约束形成“自然反应”时,他律即转化为自律,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网络行为社会制约机制的建立。随着社会制约机制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的网络行为必将会沿着积极健康的道路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猜你喜欢

网络行为自律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做人要自律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基于数据挖掘对校园网用户网络行为的分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网络行为管理的立法与完善
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