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是历史的选择

2012-04-29刘汉峰

人民论坛 2012年23期
关键词:思潮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刘汉峰

编者的话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法宝,贯穿于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贯穿于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过程。但是在中国社会面临转型发展,社会思潮多元,社会结构、民众的认知模式及认知水平都发生很大变化的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对于中国问题的解决有何意义?社会各界应如何参与其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是与同时期社会思潮涌动息息相关的,并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不断深化发展。从其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社会思潮的出现,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系列前提条件和历史机遇;每一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发展,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的一次大检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是在与社会思潮的交锋中不断得以推进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伟大实践。它的发展历经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种种挑战与交锋,在其中得以深化认识、壮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阶段性交锋的过程。由于交锋的对象主要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不同的社会思潮,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迎接和回应。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得以取胜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有千千万万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这其中就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份可贵的功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阶段之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早在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已酝酿。早在1899年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的《大同学》一文中就提到过马克思,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刊发《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里称“麦喀士”(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朱执信在《德意志社会科学革命家列传》中,比较早地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主要著作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传递给了中国人民,这使得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进入到中国人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及其大众化具有实际意义的开端在“五四”前后这段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思潮澎湃起伏,各种思潮涌上政治舞台,其中以三种思潮势力最有能力左右中国的命运。一个就是维护旧秩序的思潮,第二个是资产阶级思潮,再一个就是社会主义思潮。在这一时期思潮的交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得以开辟新天地。《新青年》成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陈独秀、李大钊等成为这面旗帜下的旗手。李大钊在1919年《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和第六号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表明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并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有点正确的解释……”①,这篇文章不仅系统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还解读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的发展和希望。1920年~1921年间,陈独秀发表了《马尔塞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劳动者底觉悟》、《谈政治》、《马克思主义学说》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成果的阐发,标志着李大钊、陈独秀从民主主义者转向了共产主义者,开始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来分析中国的问题,并将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社会的主要手段,担负起马克思主义引进和传播的任务,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之门。

五四运动后的半年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达200多种,分布地遍布全国各主要省会城市。②1918年~1919年发行刊物中开辟专栏介绍马克思学说的就有30余种。③知识界通过创办刊物在工人中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随着刊物的增加,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了大众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阶段之二。20世纪30、40年代,在国内革命战争进行的同时,社会思潮也波浪起伏,国民党的文化钳制、复古主义思潮的形成、文化发展的争论,都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步发展的历史诱因。针对各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潮的论争,党必须旗帜鲜明地发出声音,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这次交锋是从文学领域开始的。1929年,中央宣传部在上海成立了由潘汉年任负责人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1930年3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即“左联”。几乎同时还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中国教育家联盟、中国青年世界语者联盟等,各左翼文化团体又联合组成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在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纲领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并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它普及与一般。”④左联把文学应该向工农大众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即所谓的“文学大众化”问题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在党的领导下,知识界一些左翼人士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点放在了一般社会大众的身上,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成为当时社会思想和政治运动的潮流。在这一方针指引下,理论化的马克思主义被简约为朗朗上口的公式,有人把社会主义生动地形容为“五日的工作周,七小时的工作制”,这对于当时苦难深重的广大民众而言,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潮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运用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性教育的优秀典范,到1938年“从印行的数目来计算,它已经有了两万以上的读者”。⑤蒋介石曾感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⑥这一时期,胡绳的《新哲学的人生观》、《哲学漫谈》、陈唯实的《通俗辩证法讲话》、《通俗唯物论讲话》都深受大众欢迎,使得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20世纪4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大众化,也就是把毛泽东思想大众化。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毛泽东思想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解放区乃至全国得以普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阶段之三。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执政面临来自国内外各种政治力量之间较量的严峻挑战,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都要进行不同形式的交锋。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意识形态领域。二战后,先是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设想,继而是艾奇逊提出在中国搞“和平演变”的战略,杜勒斯更是把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作为其明确的战略目标。1956年“波匈事件”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主义之风,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思想动向。二是来自封建残余思想。全国虽然解放,但封建思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回潮,由于反封建是长期的过程,因而各种等级观念、宗法观念、小农意识都阻滞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推行。三是教条主义。毛泽东讲,“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⑦面对挑战,毛泽东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⑧他要求党员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其教育党员群众。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教材教育的建设力度。编著出版了一大批理论读本,主要有莫乃群的《历史唯物论浅说》、沈志远的《社会形态发展史》、华岗的《社会发展史纲》。李达编写的《〈矛盾论〉解说》和《〈实践论〉解说》,艾思奇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都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除了书本教育外,党非常重视各种典型范例式的教育。在此类教育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宣传,党的政策得到了很好执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时期,由于条件充分,全民性的学习教育方式成为了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基本和有效的方式方法。

从上述发展历程来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社会思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与发展,客观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前提和必备条件。这无疑是由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将在历史的发展中继续发挥其作用。

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社会驱动与回应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诞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便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融入,现代化浪潮的不断演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完全与世界发展实现了同步。这个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阶段。在价值观上,传统、现代、超现代的价值观念并存;在发展水平和层次上,东中西水平各异,发展层次高低落差很大;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部分社会群体已经与世界发达地区相近,还有的正在转变的过程之中。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期在当前历史阶段既表现出了“黄金发展期”的强劲发展势头,又呈现出“矛盾凸显期”的隐忧。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非稳定性等特点导致了当前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社会思潮来源于社会问题,每一种观点的出现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社会问题存在的。当前的社会思潮除了主流的社会主义思潮以外,正像学者房宁所说,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犹如“万花筒”,世界上所有的社会学说、思想流派几乎都能在中国找到其踪影。但改革开放以来,真正能在中国社会形成广泛影响、构成社会思潮的思想意识却并不很多,其中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新左派”最具影响。

社会思潮的涌动成为了驱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大动力源。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对社会思潮带来的挑战作出回应。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的重大挑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化进程的挑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中国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达到了世界第二,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自由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观念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中国人的思想。二是民族复兴进程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功昭示着我们这个国家正在走向复兴,我们这个民族也同样正在走向复兴。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复兴,复兴什么,怎样复兴都是需要科学引导和正确对待的。三是党的理论创新面临的挑战。我们党在“万花筒”般的社会思潮面前,怎样进行理论创新,怎样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党的理论体系无论在理念的科学性上,还是实践的有效性上都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满足发展的需要,这既是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回应挑战的必然。

社会思潮特别是有些错误思潮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侵蚀是非常严重的。为了避免那种局面的发生,党不失时机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一起提了出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态度上的坚持和指向。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才能保证我们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历史的选择和客观的要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进程。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绝不仅止于与社会思潮的交锋,其实它还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而急迫的主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解决通俗易懂的问题,也不仅只囿于解决实际问题,必须通过阶段性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群众产生将理论需求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的自觉。当然,这种理论创新既需要从上到下的创新,也要有从下到上的互动式创新。如果理论创新与“大众化”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形成一种文化需求,进而形成固定的文化形态,发挥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最终会使广大干部群众保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避免的误区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避免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割裂。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为地将三者分开,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其次要避免急躁情绪,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长期工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要群众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关键是要掌握这一理论,并能自觉运用和对其进行创新。但是,这一过程并非短期之功,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

最后,要在引领上下工夫,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前的社会思潮和谐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真理去引领和打动群众,不是用行政命令去禁止其他社会思潮的存在。

(作者为北京市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

注释

①李大钊:《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7页。

②丁守和,殷叙彝,张伯昭:《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3页。

③王继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④徐素华:《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史》,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第25页。

⑤艾思奇:《大众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14页。

⑥刘萍:“艾思奇及其大众哲学的消失”,《传记文学》(台湾),第72卷第2期。

⑦《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1页。

⑧《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3页。

猜你喜欢

思潮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