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
2012-04-29黄飞
黄飞
摘要: 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大学使命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大学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者通过分析新时期大学发展存在的文化障碍及成因,详细阐述了时代赋予大学文化建设的应然性和必然性要求,并结合当今社会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提出了改革的突破点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 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障机制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高校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大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影响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树立以文化建设推动大学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理念。
一、深刻认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是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的总和。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大学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决定作用,以更加自觉的姿态推动大学文化的发展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新要求。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事业发展的决定作用,把大学文化建设融入到大学改革发展的各个层面之中。
1.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了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内涵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不仅包含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人才队伍、设施设备等硬实力的竞争,更包括教育教学理念、共同价值标准、管理机制体制、人文环境等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这一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在大学的事业发展中最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2.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履行文化引领使命的必然要求
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又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引领文化的神圣殿堂。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各类消极思想不断侵蚀渗透,拜金主义思潮泛滥、诚信缺失、社会冷漠等问题十分突出。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以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人文教育,在促进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3.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
大学文化具有独特的教育渗透功能、目标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和行为约束功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能够有效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明确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为指向,在充分把握大学文化的内涵、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对大学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和规划。
1.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科学精神,凝铸大学精神,努力建设体现历史内涵、时代风格和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切实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促进大学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2.大学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把体现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人文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保障和实现师生的基本文化权益;(3)坚持文化创新,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大学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在传统中挖掘新意,融合传统与创新,为大学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积极推进精神、学术、制度、环境、行为文化协调发展。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1.大力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现代大学精神为引领,建设底蕴丰厚的精神文化。充分挖掘办学优良传统,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在继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基础上,凝练、塑造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1)创新办学理念。准确把握大学办学定位,确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加强大学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的宣传,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校师生工作、学习和行动的指南。
(2)凝练大学精神。进一步挖掘、总结、提炼大学师生在办学过程中显现的优秀思想和精神品格,不断充实大学精神的内涵,不断积淀大学文化底蕴,并将时代精神、时代风尚等优秀的思想、精神元素注入大学精神,在全校师生员工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科学价值观。
(3)加强校风建设。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勤政廉洁、敬业奉献、务实高效、创新学习”的良好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大力营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优良教风;抓好学生学风养成教育,培育爱学、勤学、精学、终身学习之风。
(4)积极做好大学标识系统的推广工作,实施大学品牌形象塑造工程,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2.深入推进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导向,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大学的本质与使命,传承大学的精神与传统,积极探索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制度;发扬民主精神,从制度上保证大学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大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3.切实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师生行为文化建设。教师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管理人员要做到政治合格、业务过硬、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履行职责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党的事业作贡献。后勤工作人员要做到文明耐心,精通技术,在优质服务中作贡献。学生要做到勤奋学习、勇于创新,遵纪守法、弘扬正气,诚实守信、严于律己,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强健体魄、热爱生活。
(2)以“廉洁勤政,执政为民”为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认真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文件规定,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建设好廉政文化网站,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
(3)以自主创新为导向,营造自由活跃的学术文化。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塑造求真务实、乐于钻研、勇于攀登、团结合作、民主宽容的价值导向,努力形成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的学术文化氛围。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学术道德规范体系,规范师生学术道德。
4.积极打造优质环境文化
大学的文化建设要以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载体,建设平安、和谐、优雅、文明的环境文化。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加强大学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为师生营造“绿色、优美、开放、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大学规划和建设,使大学设施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重视大学人文景观建设,在大学公共场所科学规划,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长廊、名人名言等文化景观,营造高尚健康的文化氛围。重视大学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广大师生开展大学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建设温馨和谐、特色鲜明、格调高雅的公寓文化,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集体观念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要切实建立和完善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1.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参与的大学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安排职能部门负责各项活动的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工作;各二级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文化建设,要制定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及年度工作目标和措施。
2.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进一步加强大学宣传阵地建设。对大学广播、校报、网络、宣传橱窗和各种自办刊物等校内宣传媒体规范管理,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提高校内宣传媒体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高度重视并积极研究社会对大学的评价,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好“教工之家”、“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以教职工俱乐部、协会以及学生社团为主体,开展特色鲜明的师生文体活动,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的凝聚力。
3.完善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大学文化建设要把建设经费纳入大学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努力培养一支大学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国骥.大学与大学文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1).
[2]覃嫔.论大学文化[J].文教资料,2010(07).
[3]吴建玲.大学文化对大学人发展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
[4]李志星.大学文化功能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21).
[5]李强.关于推进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