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之区域

2012-04-29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24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发展

职业教育是根植于地方经济的教育。地方经济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田沃土,地方政府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主导力量。没有地方的积极性,就不会有职业教育持续的生命力。

1 天?津

发展职业教育,天津有传统。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天津就成为中国最早举办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天津开展的“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也曾对全国教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天津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靠行业办学”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发展职业教育,天津有氛围。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行重点部署。新千年伊始,天津提出“用8年左右时间,在天津构建起高标准的职业教育新体系”的奋斗目标。2005年8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工学结合座谈会并与天津市签署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天津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职教改革国家试验区。当年9月10日,《关于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意见》出台,确定在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工培训制度、探索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等5方面开展试验探索,为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经验。

发展职业教育,天津有品牌。2008年,作为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项永久性赛事在天津定期举办。5年来,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与选拔的平台,并逐渐走向成熟。而通过承办大赛,天津的职业教育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大赛主赛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在这座总体规划37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已经首批进驻7所职业院校。同时入驻的还有国家西部民族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质量检测评估中心、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心等一批“国字号”重大项目。园区内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院校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行岗位技能培训包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一体化教学,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每年,从这里走出20万“金蓝领”,为天津乃至全国航空、电子、现代制造、精密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发展职业教育,天津有前景。2010年,天津市与教育部为期5年的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项目完成。为了进一步提升共建质量和水平,当年3月,天津市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示范区建设立足天津,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地区,为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从“试验区”到“创新示范区”,“天津职教”品牌的辐射效应日益凸显,“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天津市的崭新名片。

2 广?西

广西,既是一个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一个具有沿江、沿海、沿边区位发展优势的地区。早在本世纪初,区委区政府就依据广西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的实际,依托中国与东盟国家扩大交流合作的机遇,提出“广西要发展,人才第一位” 的理念,并将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放在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上。

2007年,广西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并召开职业教育攻坚大会,提出利用3年时间打造职教高地,激活广西在整个西南区域中潜在发展优势的攻坚规划。

开展职教攻坚,自治区各级政府既是主导也是主体。当地将职教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市长、县长是职教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逐级签订职教攻坚目标任务责任书,从经费投入、规模发展、基础能力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细化。

广西对开展职教攻坚坚持“一盘棋思路”。2008年初,广西成立职业教育攻坚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李康副主席任组长,成员包括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委、国资委、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等15个部门,明确规定了各部门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形成部门合力、齐抓共管。为保障攻坚工作的顺利实施,相继颁布了《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自治区职业教育条例》《自治区人民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规定》《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奖优扶先办法》《自治区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办法》等系列政策法规。

2009年,广西和教育部开展共建我国首个“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广西职教攻坚从地方探路上升为国家试验。通过攻坚,广西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持续扩大,连续3年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招生任务;基础能力显著提高,相继建成以柳州职教园区为代表的4个城市职教园区;教育扶贫作用明显,累计投入中职学生资助经费19.1亿元,惠及90%的在校生;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通过建立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启动中职学校名师工程等,提高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3 浙江宁波

论及长三角地区,大家基本有这样一种判断,即这里具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雄厚的人才力量,在这片土壤上旺盛成长的宁波市是区域内的经济中心,更是人才高地。而这被归因于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在宁波,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2002年5月,宁波出台中级工以上技工职业资格津贴指导价标准;2006年10月,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意见》,确定提高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职校生均经费标准按高于当地普高1.5倍安排,建立职业教育助学奖学制度,部分贫困学生可免交学费等一系列政策;2009年《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出台并实施,2011年《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颁布,宁波成为全国第一个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城市。

一个又一个政策的出台实施,不仅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技术工人的尊重。正是因为有了重视职教、尊重技术工人的良好氛围,宁波职教理念总能领先一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宁波职业教育的精髓;从“计划培养”转向“市场驱动”是宁波职业院校共识性的发展理念。在这一办学理念下,宁波各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围绕“五大产业区块、十大新兴产业”进行专业调整,解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紧,职业教育与市场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目前全市48所职业院校已与150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些企业还将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线搬进了校园。海天集团投资300万元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一个在国内同类设备中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该集团还出资1000万元建成海天学院大楼。2009年宁波市启动“2211校企牵手活动”,40多所中职学校、120多所成人学校走访企业(社区)3286家,51个行业协会加入活动,在职业学校新建8个技能站,新增几十个培训项目,培训企业职工或外来务工人员24万人次。“人才共育、就业共担、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宁波模式”引起全国职教界的关注,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4 重?庆

1997年6月18日,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挂牌。当时的重庆,经济总量为1315亿元,人均GDP为550美元;3000多万居民中,有366万绝对贫困人口。这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身的新兴直辖市,面临着众多“世界级难题”,被形象地描述为“小马拉大车”。

2012年6月18日,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此时的重庆,经济总量为10011亿元,人均GDP为5400美元; 366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脱贫。

在这15年“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辖以来,重庆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重庆积极实施职业教育“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服务”,“为扩大城镇就业、再就业服务”,“为库区移民服务”三大工程,使职教更加直接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2002年,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在重庆实施的职教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推广能力本位职业导向的职教理念,促进了政府对职教工作的统筹和协调,探索建立行业参与职教的机制,并在教学、课程、师资、教材等方面给重庆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2004年,重庆市教委与永川市政府共同规划在永川建设重庆职教城,在全国率先探索职业教育“城校互动、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2008年,重庆在永川、渝中、江北、南岸、大渡口、双桥等6个区开展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试点,加快了当地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进程。2010年,重庆着手从管理体制、区域发展、财政资源、国内外资源、社会资源、校企合作等8个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多年来,重庆职业教育形成的“城校互动、资源共享”“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城乡互动、联合办学”等模式,推动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经验。

2012年5月15日,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务必站在重庆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牢固树立抓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的思想,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重庆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

5 上?海

10年来,上海职业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为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了“做精做强,注重内涵发展”的理念,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保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调结构,构建“大职教”新格局。启动于“十五”期间的“百所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工程”,经过数年的建设,在“十一五”画上圆满的句号,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基本到位。数据显示,招生学校数已由“十五”期间的135所调整至86所;校均规模也从原来的1500多人增加到2000人以上;依托学校重点建设了100个专业(点),17个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80个覆盖主要产业、服务广大市民和全社会的开放实训中心,初步形成面向人人、资源共享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大职业教育”开始从理念走向现实。2006年,上海市的技工学校在原主办单位、经费渠道和教师编制等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其教育教学管理职能划归市教委统一负责,在全国率先理顺中职教育的管理体制。不仅使技校优质资源存量得到保存,并在整合过程中得到发展,进一步盘活并优化了职教资源,提高了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公共管理服务能效。

转模式,校企合作逐步走向深入。探索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是近年来上海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2007年,上海首个职教集团——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成立。集团突破了护理中、高职教育层次脱节的隔阂和重叠,实现中高职贯通,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构建了“立交桥”。此后,交通物流、电子信息、商贸、旅游等以专业为纽带的行业性职教集团和嘉定、徐汇、闵行、黄浦、浦东新区等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特点的区域职教集团也相继成立。10大职教集团已经形成了行业与区域纵横交错的崭新局面,集团化办学的聚集作用和辐射功能初步显现。

改课程,人才培养更显技能特色。上海市教委组织进行了2004-2007年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行动,其核心任务是在上海历史上首次以政府牵头开发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依托行业企业的专家资源,目前已制定并颁布了42个专业(含87个专门化方向)的教学标准,包括244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和357个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实现了职教专业课程与技能型人才工作岗位的对接。

促环境,政策调节形成积极导向。“十一五”期间,上海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覆盖所有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和所有在校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上海市奖学金、专业奖励和帮困助学等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农村、本市海岛和就读涉农专业学生接受免费教育。2007年至今,上海公共财政平均每年投入3.65亿元,用于中职学生资助及免费教育,惠及学生数超百万人次。另外,面对日益增多的外来人口,上海还探索面向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从2008年起,上海已经开放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校生达到8000多人。

6 山东青岛

青岛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环渤海经济区最具影响力的港口城市,青岛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商投资与创业的热土。这对专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青岛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

多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立了“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的指导思想。早在“九五”期间就实施了职业教育统筹教育结构、统筹经费、统筹重点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四统筹工程”,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2000年,青岛市全面实施以骨干名牌专业、名牌学校为主要内容的“双名牌工程”,通过统筹规划、集中财力,建成了一批与青岛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名牌学校和骨干专业。进入“十一五”以后,青岛市全面开展“现代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2006年,青岛市投资2亿元建设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全国第一个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投资建成的、区域共享、覆盖城乡、公益为主的大型公共实训基地。

在职教发展过程中,青岛市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积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逐步探索形成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双元制”,“集团化”等多种模式,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活力。2006年,教育部在青岛市召开全国“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推广青岛市职教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经验,会议指出此模式不仅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而且符合教育规律、教育方针,代表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青岛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持续推动当地职教改革创新。一是加强德育工作。2005年,青岛市在中等职业学校启动了旨在以“修健康之身、修心灵之身、修道德之身、修适者之身”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修身”工程。2010年,青岛市又创新“文明修身”品牌内涵,推出了“青岛职教义工”活动,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二是搭建校企高层互动平台。2010年,市教育局吸收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企业界人士成立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通过实地调研方式,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用发展经济的眼界,审视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指导委员会建立的委员与校长对话制度,为实现校企之间的高层互动搭建了平台。三是启动职教园区建设。2010年,青岛全面启动职教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目标是以建设职教园区为契机,建立健全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

7 陕?西

陕西省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7%,富余劳动力迫切需要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以及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培训;而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初、高中毕业生,也迫切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走上就业岗位。针对这一情况,多年来,陕西省始终把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通过“一网两工程”,增强职教服务县域经济能力。2003年,陕西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全面启动“一网两工程”。截至2011年,陕西省42个主要实施县(区)已引进各类致富项目364个,如咸阳市武功县职教中心瞄准传统的乡土工艺,开展土织布、刺绣专业培训,形成有700多个农户加入的民间手工工艺产业圈,人均年增收1610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把培训延伸到农业龙头企业,面向1016个涉农企业开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养殖、农畜特产深加工等农业高新技术培训,年培训8000人次。

二是通过“人人技能工程”,让新增劳动力顺利就业。2007年,陕西省政府印发《关于印发人人技能工程总体规划(2007—2010年)的通知》,提出全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学校(机构)每年至少培养培训50万人。截至2011年,陕西省财政共投入项目资金10亿元,其中仅县级职教中心专业建设就投入专项资金3.2亿元,推出一批紧贴市场需求和农村生产实际的新专业,共培养中职学历毕业生143.5万人,培训农村新增劳动力70万人。

三是通过实施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创新现代农业职教发展体系。2010年,陕西省开始实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成立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陕西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创建陕西现代农业职教发展工程示范县;以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成果的推广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建设10个高职学校、20个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点,并改革招生制度。目前,已有70所中职学校开设了涉农专业,涉农专业在校学生达到67203人。

8 吉林长春

长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脊梁”,长春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基本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长春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中心”这一目标,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整体优化升级。

顺利实现结构调整目标的前提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2002年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春在中国综合竞争力前47名的城市中位列32。其中人才竞争力不足是导致长春城市竞争力排位靠后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实现长春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扭转长春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长春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工程来抓。2003年,长春市相继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实施意见》以及《职业与成人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长春市政府还专门成立职业教育统筹委员会,由主管市长亲任主任,定期研究和协调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实现对职教工作的规划统筹、办学统筹、资源统筹和政策统筹。

以建设龙头学校为抓手,实现资源优化重组是长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02年,整合长春市11所职业学校优质资源,被誉为“职教航母”的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长春市政府在长职院建设初期就要求,学校要在5年内成为集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多功能、开放性、现代化的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为此,长春市政府从做好监管和服务的角度,全力支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助推学校于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长春市政府还十分重视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具有依托企业、面向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为充分发挥该校办学的品牌优势,长春市在2008 年将该校建设列入市政府建设发展计划。并于2009 年,实现学校移交长春市政府主办,市政府和一汽集团共同出资7.4 亿元异地建设占地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1万人的新校区,将学校打造成开放式、高水平、国际化的汽车职业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长春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职业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14万多人。其中80%进入长春市生产服务一线,仅向一汽、轨道客车集团输送技术工人就达8000多人。职业教育不仅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保障,而且直接创造了现实生产力。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长春市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提出职业教育要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转变,从较封闭的自我循环向开放的合作办学转变,从被动的适应市场向主动的服务经济社会转变的发展思路。2011年6月,长春市教育局、财政局和发改委联合印发《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行动计划》在内容安排上,强调“内涵”建设;在政策扶持上,强调体制机制“突破”;在推进方式上,强调以项目作为“载体”;在总体设计上,强调城市与农村、公办与民办、中职与高职、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把中、高职衔接的理念贯穿到各个项目之中,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截至2012年8月,投资7亿多元的合隆职教园区启动建设,投资2.6亿元的农业学校异地新建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机械工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全面展开;10个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增加投入5000万元;9个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得到资金支持;3所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启动;60个示范专业、130门精品课程、70个教科研课题立项并稳步推进;一大批校长、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得到选拔培养;中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开发完成;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中高职衔接、职普对接迈出坚实的步伐。

9 河?北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有行政村5万多个。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一直被当地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途径。其在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多项探索,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探路。

早在1991年,河北就在全国首先探索建设了融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农民中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一体,具有多种功能,既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又进行成人教育和新技术推广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并在仅一年时间里,就建成了总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的第一批60所职教中心,被称为“河北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2002年,河北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县级职教中心是全省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河北省政府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再次突出对各县级职教中心地位的肯定。当地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科教统筹、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专业布局、加强骨干专业建设、狠抓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领域改革,并在全省县级职教中心规划建设了10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出台了实行弹性学制和职教中心产业化发展等方案,在部分办学条件好的县级职教中心开办“3+2”或“五年制”高职班。河北的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为我国在农村地区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创新办学模式进行了体制方面的有益尝试。

2009年,河北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方面又出新举措。考虑到城市职业学校招生危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现代农民的大量需求,河北省教育厅出台《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的意见》,将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送教下乡”,一是面向农民招学生。河北省以农村中职招生改革为突破口,面向农村青壮年招收学生。“送教下乡”招收对象为初、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农民工等。至2011年,全省已有30万名农民重进课堂,边学习边通过实训发展生产。二是面向农业开专业。河北省要求农村职业学校按照农业发展的需要设置涉农专业,着眼于服务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扩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现代农民教育培训进行涉农专业建设。三是面向农村办职教。河北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利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等多种教育机构培训人才,实施新农村建设“领头雁工程”。四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河北省积极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的农村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河北省开展“送教下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突破了校园围墙的界限和时间的界限,将教育送到田间地头、农民家中,成为一项惠民工程,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提高教育综合效益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

10 广?东

无论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珠三角强劲改变世界制造业版图,还是广东面临经济发展转型的当下,大量的高级技工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珠海考察时所指出的:“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一切,都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此,广东决策层明确提出既要不断吸引外来人才,更要注重自我培养,特别是举全省之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本地的技能人才,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广东首先从扩大规模入手。抓住广东“双转移”战略实施的机遇,2006年至2010年,全省职业院校经费投入超过550亿元,带动了广东当地职业院校基础设施水平、办学质量的显著提高。这让职业院校毕业生越来越走俏,市场需求量大大上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6%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超过96%。“出口畅”拉动了“进口旺”,2010年,广东职业院校在校生、招生数分别达到295万人、125万人,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100%和90%,广东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位居全国首位。其中,广东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达102.3万人,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中职学校在校生达到230万人,约占全国中职在校生总数的1/10。

有了规模做保障,广东积极开展各项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职教内涵。广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动形成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全省民办职业院校177所,在校生达37.5万人,占20.6%。涌现了“校企双制”、“一校多制”、“企业校区”、“园区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加快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全省已成立7个行业性或区域性的职教集团,参与单位包括近60所职业院校和600个行业、企业、科研等机构,初步实现了招生、培养、实训、就业一条龙。举办技工院校“百校千企”合作大会,有1205家企业报名加入校企合作平台,达成合作意向3223个。扶贫扶志“双零”(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取得丰硕成果,受惠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超过4万名,每年解决学习、生活费用达3亿元以上。全国首创的“智力扶贫”模式共资助约9万名贫困家庭子女入读中职学校,80%的毕业生进入珠三角大中型企业。

目前,广东正在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纵向衔接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11年,高职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14所试点院校共招生3810人;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范围扩大,共有27所高职院校、10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0个专业大类参与试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工作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肯定,被教育部批准为 “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发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