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

2012-04-29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24期
关键词:高职生体系院校

职业教育法律内容系统化思考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崔炳建

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法,从立法意图到框架设计,从总则到实施措施,从法律主体到法律责任认定,从责任、权利、义务到罚则等,都必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完整体系,不能出现前后不一、理论基础和实践措施的脱节甚至背离等问题。本次《职教法》修订的重要突破之一就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需要观点和措施的有效对接。《职教法》(修订草案)提出了建立“适应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适应需要”是指外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内在适应人的发展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既“独立”又“开放”的特征;“中国特色、世界水准”则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界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外开放的现代意蕴。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化思想的指引和系列措施的配套。比如强调职业教育高、中、初有机衔接的系统性特征,就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技术基础,一方面区别于普通教育,一方面为发展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奠定基础;强调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方面的作用,就必须强调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的目标,不能只坚持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强调多元立交,就必须设计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沟通与衔接路径;强调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就必须明确职业教育不仅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且培养各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重新界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等等。切勿出现前后矛盾、观点不一等问题,从整个法律内容以及表述上体现出一致性、系统性。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五个不公平问题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董仁忠

一是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歧视,对高职生生均拨款要远低于本科生生均拨款。生均拨款普遍过低不仅使得高职生不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而且会造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二是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数量严重不足。中西部人均占有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远低于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众多地市级城市甚至没有高职院校。中西部地区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高职高专)的办学条件更是不可与东部地区同日而语,教育质量很差。三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导向不合理,未能向薄弱高职院校倾斜。一般来说,优秀高职院校和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往往更容易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而那些亟待政府支持的薄弱高职院校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却不容易获得各级政府的扶持。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人为地导致不同地区的人们不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远未完善,是一种封闭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未能疏浚高职生的升学和转学通道,高职生还不能根据自身意愿灵活地在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之间、大专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高等教育之间实现升学和转学。五是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特色不鲜明,模仿甚至照搬本科院校制度。其直接后果就是,高职生未能接受到与其期待、兴趣、知识和能力等相适应的教育,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强,这对高职生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的。

走出高职学生创业难误区

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严金发

对于高职学生创业难的说法虽然很多,但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个现实是:高职学生的创业热情的确是很高的。那么,影响创业的难道真的就是资金、项目和经验这三大“罪魁祸首”吗?其实不然。对于高职学生在校该不该创业的争论有很多,其中一说就是风险太高、风险太大了。众所周知,只有高成本才有高风险,只有大投入才有大风险。如果创业的成本不高、投入不大,那何来的风险高与大呢?高职学生从事创业项目从小到大、从虚到实,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可行之路。从小到大指的是规模,从虚到实说的是形式,就是从虚拟到实体。现在有一种现象:一方面渲染高职学生创业这也难、那也难;一方面又对高职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嗤之以鼻,指责那是低档次创业是就业型创业,是生存型创业,是没有科技含量的创业。其实,高和低是相对的,没有低哪有高?从低到高是事物发展的通则。求高、求大、求快、求全,才是高职学生创业的陷阱。先易后难、从低到高恰恰是创业成功的路径和要诀。高职学生创业能否成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要求一炮即响、一鸣惊人未免太过于苛刻。创业教育是很多高职院校新推出的课程,高职学生要学更要练,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不求人人创业成功,但求人人创业历练。通过学习和实践,有了创业意识、创业体验、创业技能,那就是好样的。高职学生在校创业不光是个人行为,更多的是集体行为、团队行为。所以,其创业成效如何,既与个人情况相关,又与学校的环境和氛围以及教师指导、课程支持、团队合作、政策扶持等密切相关。高职学生在校创业成功与否都是一时的,但创业的经历却是宝贵的、终身受益的。况且,现实生活中创业与就业常常相互交叉,有的先创业后来就业,有的先就业后来创业。只要创业的心思在,成功的希望就永远在。

为什么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徐涵

目前,从中央高层到地方政府,从职业教育理论界到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对建立从中级到高级(包括专科层次、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层次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体系,更多的是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如果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有可能导致建立起来的体系是与社会需求相脱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能有悖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即技术技能职业性。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驱动力源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无论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都是经济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类型诉求的结果,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为立足点,也就是说,职业教育高移延伸到哪一层次,不应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则,建立所谓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只能给教育自身、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因此,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明确:一是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只是其附属功能;二是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领域都需要办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制度设计时,需要科学论证、谨慎对待,否则会导致各个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不清、职业面向模糊。

猜你喜欢

高职生体系院校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