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2-04-29
我们不能培养只会干活的操作匠,而是要培养爱岗敬业、善于创新的真行家,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同时,要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激发自信的力量。
莱芜市高级技工学校钳工专业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吕学智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
专业是影响高职招生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要素,专业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后的待遇及发展前景好坏等,已成为考生报考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对考生没有太大吸引力,主要原因是其较低的学历层次和“断头教育”。
辽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董新伟的观点。
职业中学教育是我们培养技术工匠和中级工程师的地方,这是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着眼点,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打好,那么流向高校的生源也不会好。
就荷兰用人单位和职业技术中学联手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荷兰工商联合会发言人威利·伯伦岑进行了介绍。
发展行业职业教育,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支撑,必须把职业教育当作一项全局性工作来谋划,把职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使职业教育适应于甚至超前于产业经济发展。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指出。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者,不应只停留于技能的传授、关爱的传递、就业的解决,同时应让学生体会掌握技能带来的好处,得到精神上的快乐,唤醒学生的职业幸福感,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的激情与动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
宁波象山职业高级中学班主任林娅对学生教育的理念。
高考分数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是衡量生源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绝不是唯一标准,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高考分数的好坏与其职业技能的强弱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调研员罗金远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区别的关键不在分数,而在于“职业属性”。
中国高等教育既要加快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又要转变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更多地关注那些“不成功”的孩子,给他们提供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要方向的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员胡向东认为,以一元化标准发展高等教育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进入高职的学生普遍分数偏低,很多学生的高考成绩只有180分,但是,这些学生并不是不聪明,只是还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
山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周美栋建议,高职学校应了解学生情况,听取学生建议,记录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