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2012-04-29石萍
石萍
摘要: 兴趣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钥匙,是邀游音乐世界的翅膀。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学,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也会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更为主动地学习音乐。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音乐教学小组合作趣味导入人文情怀
兴趣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钥匙,是邀游音乐世界的翅膀。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学,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也会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更为主动地学习音乐。然而,在很长时期和很大范围内,由于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上的偏颇,认为音乐教育要为政治服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智力发展等观念人人皆知,导致音乐教育偏离自身的本质功能,难以发挥音乐审美作用。比如,在音乐教育非艺术化倾向的影响下,音乐老师过多地关注了音乐对德育和智育的辅助作用,而忽视了音乐的审美价值,又因为过多地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与发展,忽视了音乐审美观念的树立和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论与技能水平通常参差不齐,在一定的教学模式与进度之下,他们就很难得到共同的提高。因此,我认为,根据这种现实情况,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使理论与技能水平不同的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探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
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不仅利于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自信心的培养,加强其人际互动情感交流,体验合作实践的愉悦与成功,更利于音乐实践教育功能的最大限度地发挥。例如,在《民族的摇篮》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事先把学生分成几组,在课前安排各小组搜集关于“母亲河”的音乐资料,并制作成音乐课件。这促使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母亲河的资料。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小组搜集了埃及母亲河“尼罗河”的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了埃及的音乐文化,有的小组搜集了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的资料并且了解了俄罗斯的风土人情等。这种小组合作的方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还体现了人人积极参与、主动参与的自主性与合作性。
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把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向全班进行展示,增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同学展示了德国母亲和“多瑙河”时,他们找到了交响乐《蓝色多瑙河》和全班同学分享。教师问同学们《蓝色多瑙河》的创作背景和其他体裁熟悉吗?学生考虑、讨论后说出了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老师加以补充。这其中小组间的交流方式使同学们学会了借鉴其他小组的长处,对音乐的理解更真实、更生动、更全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二、趣味导入,叩响音乐学习的大门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育没有升学压力的背景下,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堂课的开始,如果教师用精心别致、动心触情的方式开头,则不仅能将学生很快带入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之深入其中。
1.教师才艺展示,引起学生兴趣。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要尽力熟悉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一个别具匠心的才艺展,这样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一节课的良好开端埋下伏笔。例如:在《劳动的礼赞》一课中,学生进入教室后,老师随着伴奏音乐为同学们演唱了歌曲《天路》,很快使同学们联想到了辽阔的西藏,并为本节课的课题歌舞赏析《洗衣歌》作了很好的铺垫。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
如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的得力助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幻灯片、课件、DVD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课堂内容,丰富教学方式。这种直观的带有图片、音乐的影响资料是同学们非常喜欢和感兴趣的。因此,在一堂课的开始,一个巧妙的多媒体情境导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不无裨益的。例如在《文化的交融》一课中,我播放了舞蹈演员黄豆豆的舞蹈《醉鼓》的视频,学生被舞蹈演员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舞蹈画面吸引,看得津津有味,很快融入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杂技与舞蹈。又如在《民族的摇篮》中,我播放了视频《美丽的长江》,在管弦乐《长江之歌》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一张张精美的、长江两岸景色的图片,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们如痴如醉地融入了母亲河的摇篮当中。在教师的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们乐于倾听、乐于参与音乐课堂中的各项活动。
3.学生才艺展示导入,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氛围对人情绪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不但能使他们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而且容易让他们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音乐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的设计,对于孩子们学习音乐兴趣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走进非洲》一课中,课前我安排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才艺展示。这个才艺展示可以是个人形式的,也可以是小组形式的。在上课时,请同学在班级里表演,学生们有的以小组形式表演了非洲人狩猎时的舞蹈,有的用打击乐表演了非洲人们祈雨时的音乐。这种才艺展示的导入不仅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音乐实践,而且营造了一种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为一节课的课堂有效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内外注重强化人文情怀
教学中渗透音乐审美与文化内涵的教育,即拓展现有课堂教学的内容。因为学生将来具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他们的知识结构就不能是单一的,他们的技能学习就不能脱离相关文化背景与知识的学习。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决定的,其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过程中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心灵得到陶冶。“音乐艺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为己任”。[1]因此,我认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各级各类音乐教育中。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构成音乐的各种不同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具体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歌唱、演奏、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也都应当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2]
此外,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学生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价值要远远大于提高音乐技能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重视自身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学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做到循循善诱,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始终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把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对不同个性学生的因材施教相互结合,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创造天性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确立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探索、启发引导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育。课余时间的各项音乐活动,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在课余时间,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了解学生心理,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并展示自己的创作,在交流中共同分享创造的愉快,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展示个人魅力,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使课堂内容达到延伸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事情,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学习放在首位,耐心细致地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以上方法,希望能让学生对每一节音乐课都充满期待,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中,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他们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使音乐学习的魅力之花永久绽放。
参考文献:
[1]查汪宏,章连启.走进高中音乐教学现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2]郑莉.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16.
[3]郑莉.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