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方式下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要素分析
2012-04-29魏颖
魏颖
摘要: 教育游戏展示是一项传播活动,它是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要将教育游戏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极致,以及把教育与娱乐更好地结合,就有必要解读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要素。在研究教育游戏运用的时候不能陷入教育游戏的形式主义的误区,而要真正地揭示教育游戏在展示的本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更加重视学习者对游戏中教育内容的需求、注意、认知等心理因素的研究,避免因当前许多眼花缭乱的游戏而沉醉于形式的组合。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方式教育游戏展示影响因素
一、“教育游戏展示”内涵的解读
展示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摆出来给别人看。“摆出来”、“看”都是信息的传播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展示是以人为对象借用各种媒介表达传播者意图的空间传播形式,只是它选用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广阔的、复杂的,这些承载信息的媒介有图片、声音、动画、电影、游戏、交互技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会产生更多的媒介,出现更多的传播形式,也将不断拓宽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在众多的展示类型中,教育游戏的展示只是其中之一。
展示即是一种传播过程,那么承载教学信息符号的教育游戏展示也是一项传播活动,它是将教学内容以游戏作为媒介进行知识的传播,它传递的信息就是学习信息,传播的对象是学生,传播者就是游戏设计者和老师,传播的环境就是教学环境。明确了这一点之后,能使我们不至于陷入教育游戏的形式主义的误区,或掉进炫耀手法的泥潭,而专注于教育主题内容的表达,更加重视学习者对游戏中教育内容的需求、注意、认知等心理因素的研究,避免因当前许多眼花缭乱的游戏而沉醉于形体的组合,也避免毫无意义的游戏内容脱离教学,使展示设计更加贴近学习者的需要。
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征分析
探究性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创新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让学习活动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探究性学习能够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手段都围绕学习者特点来确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继承和接受传统知识,更在于创造更多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探究性学习正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从各个领域使人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并学会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在活动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探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以下是具体的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分析。
1.在探究性学习下,学生的学习源于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个人的天性,它既能使学习者产生学习需求,同时又是一种学习动力。好奇心能够驱使人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奇心,所以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无数的潜能。这是由实践证明了的:萨其曼的“探究训练模式”可以说是探究性学习的先驱性的尝试。他在培养探究能力的小学理科课程的研究中做了三年的实践研究,他做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天生具有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学生能够自我产生分析问题的策略,以及运用这些策略进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头说教的效果远远不如让儿童亲身体验好,因而他非常重视让孩子从生活、直接经验或者间接经验中去获得和发现知识。根据卢梭的观点教育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子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了”。他认为儿童应该在行动中、在过程中直接接受教育,于是他大力倡导把儿童个人的经验、行为和个人的发现作为教育的基本手段。他一再强调:“我要不厌其烦地说明这一点: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他们在书本中是学不到他们从经验中学到的那些东西的。”从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来,卢梭视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关注探究对儿童发展的内在价值,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是围绕儿童的生活和实践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陆续被研究者们渗透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例如美国的大、中、小学也都在积极倡导“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project一Based.Learning)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一BasedLearning)、“把游戏带进课堂”等意义相近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活动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3.学生的探究不仅表现为学习者对事物的直接认识上,而且表现在对间接经验的获取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围绕核心问题在适应性学习环境中展开探究活动,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信息,根据信息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三、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调查结果
以下是关于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因素的调查结果如图示,图中纵坐标为选择每个选项的教师人数,此为多项选择题,一个教师可以选择多项。
图1学生、游戏方面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在影响教育游戏展示效果的学生和游戏方面因素中,选择最多的选项依次是兴趣、游戏难易程度、学习经验和能力、游戏趣味性、游戏内容。这四项是选择人数最多的,分别排在选项的前四位。
图2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方面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影响教育游戏展示效果的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方面因素中,选择最多的选项依次是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设备、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吻合、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吻合。
影响教育游戏展示方式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从教师因素来说,必须选择一款好的、适合的游戏,这一点需要教师做前期的学习者分析,需要从学习者年龄、学习能力和游戏时间与课堂时间是否冲突等,而且被调查者还提出了要确保游戏较好地展示应用。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及组织教学能力,所以涉及教学设计问题;从游戏方面来考虑就是游戏的趣味性、难易程度,游戏的时间要确保和课堂的时间吻合;学生因素方面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自觉能力和对游戏的操作能力及水平。
四、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要素分析
1.人力资源。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到了罗杰斯在学习论中阐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时务必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除了书籍、杂志和实验室设备等外,人力资源是不可忽视的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游戏的设计者、教师、专家、学习同伴等能够在学习中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的人。
(1)游戏设计者: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设计者是展示过程的间接传播者,他在游戏的展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游戏设定的目标、程序、游戏内容、游戏任务、游戏角色、游戏画面设计、场景设计等完全由设计者来完成制作与设计。设计者是展示过程中的第一传播者,设计师应考虑在展示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了目标和内容后给学习者设定游戏任务。设计者应赋予游戏本身积极的正面的内容,体现民族的科学的文化内涵,最终让使用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性上产生认识,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作为教育游戏设计师来说,应该多与学科专家及教师联络交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熟悉学习内容,制作出的游戏软件最好能够与学习教材同步。目前在游戏领域当中已经有很多与课程教材同步的游戏被开发并且被使用,这样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才不会陷入迷茫的误区,也不会盲目地去选择游戏。
(2)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下,教师在组织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方面,不同于传统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教师的功能成为了学习促进者,他不是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例如在给学生准备一款教育游戏时,教师自身要熟悉游戏的功能、规则、任务下达,而其最重要一点就是教师是游戏选择时候的把关者,既要实现寓教于乐的功能,又要确保游戏的内容是健康自然的,并且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另外教师是展示过程的监督者及促进者,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不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的方法,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具有监督及督促能力,注意观察学习者的学习进展及学习困难,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时予以指导、评价。
(3)学习同伴:同伴教学是罗杰斯倡导的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对学生双方都有好处。在游戏教学中同伴的作用表现为互助和激励,这给学习者与同伴之间带来一种促进和推动的力量,学习者在同伴的激励和帮助下会表现出更强的自信、更好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会促使学习者中的一些人学习更努力,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动机也更强烈。罗杰斯认为,同伴之间的讨论、互助的这种个别指导方式,不失为一种可以推广的、对所有人都有益的学习方法。
2.游戏任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具体而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完成这项任务。将多重教学内容或技能整合在这些具体的、复杂的任务中,它们有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决策和判断力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在具体设置游戏任务的时候要注意这样几点:①游戏中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必须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②游戏任务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或者是当前学习主题;③而且游戏任务的设置上应注意难易程度的适度,游戏任务如果太难,游戏者或者学习者达不到最终游戏目的,也就达不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者也无法在认知上上升到感性层面。反之,游戏任务也不宜设置得太简单,否则游戏者很容易就达到目标,完成游戏任务,也就无法达到学习者由认识层面到理性层面的提升。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育游戏的展示过程的桥梁及传播渠道。在教学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探究能力,这里提到的教学设计包括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再分析学习者的特点与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选择与教学内容相贴切的教育游戏,并设计好导入新课程内容的问题情境,设计好一堂课的时间安排,讲解时间、学生游戏时间、总结讨论时间等,好的教学设计还应包括好的评价方法。好的评价方法才能够检测出教学的效果、学习的效果、游戏的使用效果等。为此,做好教学设计是能够完成教育游戏展示过程的有效途径及改良渠道。教育游戏是固定的,但是教学设计是灵活多变的,有效生动地设计好一堂课的执行是非常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的,好的教学设计无疑给探究性学习方式下的教育游戏很好地展示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模式强调了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藉此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师和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教学环境。
这里所指的教学环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那就是各类资源和递授系统。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和教科书、其他书籍等。简而言之,就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学递授系统就包括传统课堂(包括学校图书馆、学校实验室和常用网络手段,如电子邮件等)。
下面是用示意图来表现的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
图3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要素关系图
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四大要素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哪一种要素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效果。分析展示要素的内容及其关系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赵海兰,祝智庭.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7.7.
[2]崔相录.研究中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石教英,金小刚.电子学习与游戏——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载《国际学术动态》2007,(1).
[5]罗亮.寓教于乐——教育游戏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2008,(10): 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