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水平
2012-04-29林赞穑
林赞穑
摘要: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呢?作者从改进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教学质量主体性教学智动式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讨论,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大幅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水准,培养学生知识、技术、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呢?下面我就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谈谈看法。
一、改进生物课堂教学
所谓改进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在有限的40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就是“改进”的过程。我认为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改进。
1.教学内容改进
内容改进无非在于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教学中,我们可设定一定的情景,自然地引出问题:植物依靠根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水分,叶片用水等物质做原料,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质。茎担任着根与叶之间的物质运输工作。那么茎是如何把水及溶解在水里的无机盐运到叶片上呢?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2.教学语言改进
如何把抽象的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在于教师对内容的理会,又取决于对教学语言的改进。教师语言的改进,应做到:(1)思路要非常清晰;(2)语言要生动、形象;(3)语言要简洁,不拖泥带水,不含糊。
3.教学媒体改进
媒体改进,就是在上课时需要多媒体的时候,使用最恰当的媒体发挥其最大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是越多越好,也并非简单地罗列重复,而是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又要防止媒体的“狂轰滥炸”,让学生无所适从。
二、组织初中生物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往往只把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当做一堆现成的知识成果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排斥了学生思考和个性,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呢?我们应当利用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通过探讨问题的方法进行主体性教学,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得学生自己设法发现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并解决一定的问题。把感性的知识化为学生各种能力要求,这样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要根据完成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应是有针对性和有意义的,不能是深不可测的,必须是能够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等活动或从可靠的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能予以解决的。例如:在学习“血液”时,三种血细胞的结构功能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精心给学生设置了问题:(1)红细胞偏少的人为什么常脸色苍白,四肢无力?(2)当我们身体受伤后,受伤部位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过一段时间之后,为什么红肿会自动消失?(3)当皮肤划破流血之后,过一会儿血就止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并配合上一些情景,达到生物主体性教学的目的。主体性的教学过程,是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为主线组织教学的过程,以基本教材为内容基础,使学生通过自己发现的主动学习的步骤进行,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三、实施初中生物智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智动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利用自身智力的潜质,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头脑、思维、双手三方面相结合,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实施生物课堂教学智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发现智动中的动点,激活学生。如何找到动点呢?我们可以利用氛围激发学生的“动点”。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如在探究人的反应速度时,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表演抛接乒乓球节目,一个、两个、三个,其中有成功、也偶尔有失败。成功时,同学们为老师鼓掌,失败为老师叹息。此时,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动点”,当老师刚停下,许多同学争着“试一试”,当即请两位同学上台比赛。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此时自然引出课题,再顺势启发:反应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想探究反应速度在哪方面的问题?学生:“反应速度与人的性格有关吗?”“反应速度与人的高矮有关吗?”“反应速度与人的年龄大小有关吗?”“反应速度与人的胖瘦有关吗?”“反应速度与手指长短有没有关?”等等。全班一下提出了40个不同的问题。好的学习氛围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动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本,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生物学知识,让学生爱上这门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凝.当代教师角色的转变趋势[J].中学生物学,2001,(7).
[3]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学法.
[4]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