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性教学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2012-04-29李锦云
李锦云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传授给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师们不断研究和分析的重要课题。
老师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不断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历史课进行探究性学习,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同时,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学环节精心设计,不断增加其艺术性。本文主要就初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的特点和途径,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1)初中历史教学以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运用知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历史课是一门综合学科,教学活动中学习重点的确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历史典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纠正学生学习思维上的偏差,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初中历史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以史为鉴,学习良好的待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历史典故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挖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利用发展的眼光以及辩证的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艺术性的运用
(1)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例如,在讲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时,就可以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例子进行分析。商鞅变法在当时受到多数人的支持,这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就如商鞅变法一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贴近社会和现实,同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就可以使初中历史教学富有生命力。
(2)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结构的限制,历史学科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死记硬背的学科,根本就不需要进行思维性分析。老师要根据这一学习现实,注重把历史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以及纵贯古今的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和启发性强的历史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对学习任务和目标进行自主概括以及评价。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增强历史教学的效果。
(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这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勤于探究的同时,活跃自己的思维。例如,老师可以通过阅读以及演示和竞赛的方式进行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和配合,并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还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僵硬的学习模式,让历史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4)对学习情境进行创设,寓教于乐。历史的学习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这门学科的问题都有着固定的答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缺乏理论的思维以及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缺乏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历史内容进行丰富,讲述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又或者是对于学生了解到的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问题的设计,然后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总之,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历史课进行探究性学习,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特长。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积极的思维。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这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以及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