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刍议
2012-04-29雷志轶
雷志轶
摘 要 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与应用的主体。通识教育以其独特的理路、方法以及操作模式适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因此研究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创新型人才 研究
1 通识教育的渊源及其简介
作为对近代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与实践,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该思想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19世纪教育家纽曼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中作出了系统阐述,他认为,大学是以传授文理知识为主,以正确的推理来培养人的思想,使之接近真理。19世纪中叶之前,西方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人文教育一统天下。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不强调有专业技能的自由教育因为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而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与此相反,楔合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专业化教育趁势占据了上风,且愈演愈烈。但俗话说:物极必反。这种专业过度的教育方式因为过于强调知识的工具理性,追求片面的学科分类,忽视教育应有的综合性和融会贯通,有使人类工具化、物化的倾向,并且主动割裂与伦理道德、情感关怀之间的关联,使人类走向另一个深渊。这是专业化教育公认的最危险的后果。为什么不能让两种各有缺陷的教育方式实现互补呢?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回到被遗弃的自由教育模式上,希望能够提出能与专业化教育兼容得比较彻底的解决之道来,由此产生的综合式教育就是现在所常论及的通识教育。
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说法纷纭。略举两例,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为致力于全人的发展而并非人力的建构。他倡导,在青年的教育过程中,首要的目标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习惯及方法,而不是仅仅灌输给他们一切知识。阿默斯特学院院长米克尔约翰认为,如果一所大学只教会他的学生一技之长,而无法造就出既具有渊博知识又在其专业领域具备较深造诣的人,那么这所大学就沦为简单的培养一般手工匠的场所了。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首次定义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即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总而言之,从广义上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为目标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其内容包括非专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从狭义上说,通识教育是指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准备的“共同部分”的那部分教育,即现代大学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
国内知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女士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她认为,通识教育的性质是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够且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其内容是指一种非专业性的、广泛的、全面联系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 何为创新型人才
近代以来,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社会制度之革新、科学的发现、工程技术的创新、各种新兴产业的兴起是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重要源泉。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现代,就是一个不断进化、持续创新的过程。之所以存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区和民族之间创新能力的不同是一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创造的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新突破,其中包括知识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及技术创新等。但不论哪一种创新,在本质上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创新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及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特质: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更好,创出更佳路径;其次,要有激情,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最后,要努力防范和控制失败风险,也要有承担失败后果的勇气。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高校不仅要传播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3 通识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必须重视教学创新改革,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动手能力以及日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上,通识教育的理念、方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创新型人才需要的素质,诸如富有个性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成熟的心理素质、开放的思想观念、良好的人文素养、广阔的视野等非常契合。上述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单一的专业教育很难实现,而通识教育则可达到其培养要求。
首先,通识教育强调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培养方面强调文理交叉,互相渗透,因而非常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合理的创新知识结构。其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大领域,既具备精深的专业功底,又涉猎广博宽厚的跨学科知识,为创新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其次,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品格。除了知识的积累之外,还需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诸如强烈的创新激情和动力、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仅仅依赖专业教育难以为继,只有通识教育具备此特点。
另外,“自由是创造的前提”。通识教育为创新型人才营造了宽松自由的理论与物质环境。良好自由、活跃宽松的软环境是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开拓思路、打破陈规,独立思考的重要前提。创新强调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也就是强调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建构在个性的充分发展上的。所以只有具有宽松自由的、不拘一格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才能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创新需要以自由为前提,没有自由就没有创新。通识教育承载着育人和文化功能,其首要本质就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培育。因此,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优于其他教育方式,值得应用和推广。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国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多元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核心要素。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高校的功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培养学生探究并获得知识的持续学习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创新型人才,这些都需要我们革新单一的工具性、实用至上的狭隘的教育理念,加强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构建与研究,为更好地培养综合性与专业性并举、创新性的自由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