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持续运行分析
2012-04-29雷勇吴桂军
雷勇 吴桂军
摘 要:校企合作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訓基地,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降低高校办学成本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导致该合作方式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难以可持续运行。通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训观、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机制,可以使校内实训基地持续运行。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对策
实训是高职教育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工作组织和成功开展,能有效提高学生技能,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决定作用。目前,各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建设实训基地、培养实操人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对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的积极的探索与努力,建立实训基地除了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还有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降低办学成本等优势,所以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重视。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在重庆市大力发展电子产业的背景下,我校与中国科工集团重庆煤科院、煌能科技以及爱申特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我校内建立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但由于指导思想、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原因,使得建设工作收效甚微,尚不能达到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如前文所述,“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正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重视,视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在客观上加速了这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与正规生产制造企业相比,存在如下方面不足:实训产品产能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在这种新模式面前,学校的培养方案和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都远远滞后,学校按自己的培养方案来安排学生教学任务,而企业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是动态的,这往往造成安排的学生实训期没有产品可生产,而企业需要大量出货的时候没有学生能参加生产。而且由于学生的技术水平的原因,限制了可生产产品种类且容易造成残次品,从而增加了产品成本。其次,学生的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产品生产,认为自己应该获得和企业员工相近的劳动报酬。这对刚起步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极为不利。以笔者所在院系的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例,我校去年底与前文所述三家企业签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并投入建设,今年三月建成投产,按照协议约定企业派出多名熟练工人到我校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培训。刚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踊跃报名参加,但由于生产性属于调试阶段,所接生产任务少且利润低,所给学生报酬较低,这直接导致后期很少学生愿意前往进行生产活动。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运行对策分析
要充分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优势,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运行,笔者认为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训观。让学生认识到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对其自身后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不应该太看重眼前经济利益。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可以让学生融入企业环境中,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了解企业的技术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规程和职业素质要求,亲身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让学生尽快从准职业人成为职业人,实现就业“零距离”上岗培养目标。引导他们把参加实训的目的锁定在学习操作、发展技能和培养企业工作理念上,从而淡化经济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生产任务作为学习任务下达给他们,并适当地给予他们一定的绩效提成,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协调机制。如前文所述,企业下达给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是动态的,为了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使生产性实训基地有企业的生产环境,有市场生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应该实行柔性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兼顾教学和生产服务,根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我系为例,原来的电子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如万用表安装调试,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以及收音机组装调试等内容,可以替之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简单电子产品的生产,合理安排专业群相关专业班级实训时间,即可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生产任务。随着实训基地的不断扩大和层次的日益提高,对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团队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会日益提高。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年轻教师下到生产性实训基地锻炼,接受培训,以此提升教师个体的实践技能。也要鼓励企业师傅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指导水平。同时完善优秀学生选拔机制,在一年级进行基础性生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定岗培训,进入二、三年级让他们指导一年级同学进行实训任务,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鼓励留在基地工作,这样保证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人才的良性循环。
(3)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机制。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的监控包括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和生产线师傅的教学质量,学生生产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绩效。因此,建立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协同机制,对于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产能和产品质量(包括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建立生产性实训指导人员管理与考核制度。对实训指导人员(企业员工和学校对应教师)的考核,要以到岗率、学生评教、企业评教和产品绩效作为主要依据。学校主要考核其指导下的学生生产产品的质量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进步情况,企业则考核其对生产工艺的改进、设备的维护及耗材的节约等产品绩效情况,以此作为教师年终评优和企业员工年终奖发放依据。其次,要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指导人员(企业员工和学校相应教师)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制度和学生的考核制度。产品质量考核由企业员工完成,主要考核学生生产产品的合格率以及耗材使用情况,企业要对产品合格率高而且耗材使用少的学生予以奖励。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考核,要以学生到岗率、动手实践积极性、爱岗敬业作为主要依据。主要考核其生产性实训任务的完成率,以此作为优秀学生定岗培训的依据。第三,要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竞争机制。学校可以参照企业管理严格对学生进行管理,把每天的工作状态、业绩和报损率等列入学生的实训考核指标,综合采用责令重修、评优获奖和按绩效分成等办法让他们积极投入生产,建立竞争机制。
总之,要使高职院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能够可持续运行,真正成为培养不可替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基地,还必须重视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解决好企业生产任务与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建立起长期性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和教师愿意到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雷勇,吴桂军.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J].成才之路,2011(11).
[2]童卫军.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2).
[3]高蓉.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l(1).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