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新课改中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2-04-29丁晓丽
丁晓丽
摘要: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意识,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生物新课改实验教学思考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针对高中生物实验课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意识。
在以往的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课前由教师准备好的,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甚至到结束时都没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也不允许他们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例如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中有多个实验要用到洋葱根,这样洋葱根的培养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除了按教材上的方法培养外,也可尝试其他的培养方法,如“沙培法”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培养洋葱根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有时,实验不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以往教师总是要求学生照搬正确操作的实验结果,其实此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可以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
例如,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有的细胞重叠在一起,看不清细胞的形态,我让学生分析可能是哪一步骤出现错误。通过分析,学生得出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解离时间短,二是制片过程压片没压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但对知识的引用能力和领悟能力却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培养了综合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在今后的实验中,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步骤,主动提出问题,对实验的某一部进行改革,增强了实验的兴趣,也培养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又如,学生在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经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征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观察材料的厚度就要越薄。因此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就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假如图像不太清楚,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像了。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另外,假如镜中有污染的花斑或异物,就会影响对微细结构的观察,清除花斑或异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一个方面。
再如,在质壁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按要求做了,却没有看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该引导这些学生寻找原因:引流方法是否正确,洋葱表皮细胞是否浸润在30%蔗糖溶液中?是否蔗糖液被渗出液稀释而造成浓度不够?取材时是否把洋葱表皮细胞扯破?是否由于视野太亮、反差过小而未能看清?是否取到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等等。教师启发,促进学生不断查找产生误差的原因,纠正改进操作方法,直至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3.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1)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葱?
(2)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的浓度实验结果会怎样?
(3)课本上要求用30%的蔗糖溶液,可不可以改用同浓度的其他溶液(如30%KCl溶液)来替代?
(4)质壁分离的条件是什么?
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解答。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用同种方法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比较两种溶液浓度的大小,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测定种子的含水量,等等。通过这一探索过程,学生一方面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能培养主体意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经常分析常见的生物现象,学生可以逐步提高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教师实验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学生实验预习的引导与监督,充分的实验器材准备,以及学校的实验室配置,等等。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靳玉东.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