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体育分层教学的探讨
2012-04-29张鹏
张鹏
摘要 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大都围绕“学生为中心”而展开,使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并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教学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学习速度、练习难度,以及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
一、实施学生差异分层
学生的差异尽管千差万别,但“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从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差异主要有自身体质、技术技能、知识水平、认知风格以及兴趣特长等因素决定的。由于这些因素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是综合性地表现出来的,并且存在着一些共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成绩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将学生按强、中、弱分为A、B、C三个层次。对A层学生强调练习的综合性和发展的提高性;对B层学生以“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尝试提高性练习”为主;对C层学生则强调以“学习性练习—复习性练习—应用性练习”为基本练习模式。当然这样的分层并不是给学生贴标签,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干预。随着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变化,随机进行调整归类,使这一分层成为动态的工作,以满足学生不断的发展需求。
二、实施教学目标分层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差异可以分别制定教学目标为创新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基本性目标。创新目标是指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大纲范围能有所拓宽,对教材内容能有所深化;发展性目标是指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基础上,对拓宽的内容有大致了解;基本性目标是指学生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实际上,目标分层并不是和学生的差异分层完全一一对应的,弹性的、动态的目标对全体学生才是适用的。由于体育课程内容不是唯一的,它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学习任务,因而这种分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求授课教师上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备好课,使课时具有周密的计划性和显著的针对性。做到细化目标梯度,降低台阶,提高成功概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自己的果子”。
三、实施教学指导、教学练习分层
面对差异,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指导和分层练习是差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根据分层目标,运用小组异步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A层学生采用启发点拔,让学生探究创新学习;对B层学生教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对C层学生教师要详细讲解,分解难度让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获得成功感受的可能,达到各自的目标。这一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形成有利于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氛围。
如何使各层次学生能真正从练习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练习手段的设计和运用至关重要。练习手段的设计要根据分层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手段。如在篮球运球教学基本技术传授完后,让学生自主选择的练习手段有:(1)自己原地基本姿势运球;(2)行进间运球;(3)一人运球一人抢球。这一环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切由教师主宰的模式,即学生做的练习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的做法,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四、实施考核评估分层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评估淡化了互相比高低的成分,改为目标参照的形成性评价,以学生纵向自我评价为主,结合小组评议来强化激励机制。所以,对学生要做到综合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补其所短,激励进步,要使后进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中等生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增强进一步努力的信心;优等生知道学无止境,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考核与评价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锻炼是否认真刻苦等方面为主,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考查和测验,并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间互相评价的意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综上所述,采用体育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个体差异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