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研究
2012-04-29李红梅
李红梅
摘要: 寻找高效和可行性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因为它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作者试从这种教学模式基本内涵和具体操作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少教多学”教学模式
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战场,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变化,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可是一些所谓“新”的课堂模式,漠视的是差异的“偏对话”,缺失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注重的是花花哨哨,所以课堂是一盘散沙,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教学依然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为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发现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必要且可行的。
一、“少教多学”的互动教学模式内涵解读
研究表明:课本中85%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学获得,10%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获得,只有5%的知识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所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将权力下放,多给学生时间来自学或生生间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得知识,这样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这种教学模式成功标志是实用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所以,所谓“实用”指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在实践中学语文,反过来将所学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只有这样,学生学语文才有动力,才有价值。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互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所谓“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学习,大胆地提问质疑,发表不同见解,也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意见、见解给学生指导、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互动性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构建积极有效的课堂模式就应该是“少教多学”,同时实用性和互动性兼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乐学、善学、勤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新局面。
二、“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1.明确目标
上每一节课,教师都必须首先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同时,告知本节课学习内容在整个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问题引领
这里的问题既包括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又包括学生的疑问。一方面教师要精心备课,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用问题串成教学主线,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疑问意识,学生自己提问,必然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里必须强调学生质疑的重要性,另外质疑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一堂课的开局、发展甚至结局。学生要想质疑成功就必须认真预习,预习虽在课外完成,却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能衡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标尺,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所以预习不能仅限于字词的记忆、文本的疏通和段落大意的概括,教师应精心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预习。
3.小组活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于是合作学习成为较好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必须加强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应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小组活动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落到实处,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多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这种动态的相互关系中能够积极主动,自由选择,彼此协作,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在这种相互合作中既能学到知识,又可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点拨导学
教师必须改变一讲到底的习惯,要学会放手,相信学生。一节课教师连续讲授的时间不应超过十分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课堂的主导,是学生的引路人。讲授重在点拨引导,做到精讲、互动与交流有机穿插进行,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教师必须关心爱护赏识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5.评价总结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用以调控教学过程的手段,准确、及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所以教师的评价应根据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本课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并与高考有机地联系起来,强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研究。
总之,新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育事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从教法设计转移到学法指导上来,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蒲银化.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思考.新课程,2009,(3).
[2]张守娣.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新课程研究,2010,(16).
[3]刘呈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