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之者”成为“好之者”和“乐之者”
2012-04-29吴梅花
吴梅花
儒学大师孔老夫子是教师职业的开山鼻祖,他的许多教育理念至今仍被教师界奉为圭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其中之一。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早就发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但这样一种认识,在中国的教育历史上,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我认为,“知之”、“好之”与“乐之”构成学习的三境界,即被动学习,苦中学知;激发兴趣,乐中得知;孜孜不倦,乐中觅知。目前来看,中国的大多数学生处于第一个阶段,学习被动,没有乐趣,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强逼着自己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这就是我们的中学生在国际大赛中常常能捧得奖杯,而大学生所获奖项却远远不如的原因,至于诺贝尔奖,更成了中国人遥不可及的一个梦。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也就丧失了持续进步的可能。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可怕的。
“孜孜不倦,乐中觅知”,是最高境界。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价值,主动地求知。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往往不仅会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还会延展深入到相关领域,甚至得出自己的创见,从而实现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
要达到这一最高境界,“激发兴趣,乐中得知”是关键。
早在教学改革之初,教育家们便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首先提出了改变以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可是如何才能真正地贯彻这一理念,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教师简单地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理解为让学生多发言、多讨论、多活动,于是乎,便派生出“满堂问”“满堂论”等怪胎,学生答是答了,论也论了,但答与问竟然陷入新的“应试”模式,多半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可谓徒有形式,换汤不换药,收效甚微。
如何才能使学生善于主动开拓,真正地学并快乐着,快乐并充实着呢?在语文教学中,我逐渐领悟到,动机是行为的诱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语文活动课的核心。学生是否是知识、能力、情操等的主动获取者,是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是衡量语文活动课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在学生主动参与上下工夫,寻找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的点,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的精神。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明白其兴趣点之所在。知道学生欠缺什么,不要在已知问题上浪费过多的时间。二是要了解文本,知道本课的重难点分别是什么,避免课堂热闹,却本末倒置,学生收获不多。三是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设计出不同的形式将前两者有效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在教授课文时,备完本篇课文所应达到的目标之后,就应当反复思考要达到此目标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方法是学生可以接受并会热情高涨地学习的。
在传统篇目《祝福》一文的讲授中,祥林嫂的死亡原因是一大难点。于是,我设计了一场法庭辩论,让学生分别充当公诉人、辩护律师及法官,问题围绕着谁杀害了祥林嫂这个问题展开。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要求充当法庭角色。我专门强调所有证据必须来源于鲁迅的文章(《祝福》本文或鲁迅的其他文章)。首先,由公诉人提出犯罪嫌疑人,学生想到了鲁四老爷、四嫂、婆婆、大伯、柳妈、鲁镇的人们,并提出了嫌疑所在;接着,由学生充当他们的辩护律师,为他们做脱罪辩护或减罪辩护;最终,学生们发现这些所谓的犯罪嫌疑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这场谋杀,但他们并不是幕后的真凶,幕后的真凶是——封建礼教、封建政权,只要这个真凶没被消灭,这种惨剧就永远不会结束。当他们成为文章中的“角色”时,不管是处于怎样的一个角度,他们实际上都很容易地找到了理解文章的金钥匙。
无独有偶,我曾看过一位南方教师上《石钟山记》一文,就采用了类似手法:告诉学生本文其实是苏轼做的一个调查报告,内容就是调查石钟山如此命名的原因,只是没有用现在的形式表现,于是让学生用现在所通用的调查报告的写法重新写一次。此法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全文,经过对比,找到不足与优点,同时对苏轼的亲身实践探求知识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由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灵活机动地改变上课模式,可以使课堂与学生的思维一起动起来。当学生在某一环节遇到困难或产生疑问时,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又与教师的“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不过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因为活动课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的了解,而且对学生的活动需要、活动能力等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方案、程序,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活动课中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活动课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那么问题教学法是否丝毫不足取呢?非也,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记得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曾看到好几位老师成功地采用了“问题教学法”。在学生学完全文的内容后,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刘兰芝可不可以不死?这个问题似乎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是呀,“死”的结局是否带有必然性呢?如果他们不选择殉情,还有什么选择?这一问再次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于是学生们畅所欲言:改嫁、私奔等想象都引发了出来,接着教师又用问题加以引导——如果她真的嫁到了府君家里,会不会幸福?做其他的选择是否就能获得幸福生活?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必然的结局呢?在这样的讨论之后,学生理解了刘兰芝的忠贞、焦仲卿的软弱及现实的残酷性。在兴趣的引导下,发散思维,结出了丰硕的智慧之果。
同样,在《项链》这一课中,问题“玛蒂尔德没丢项链会怎么样?”的提出也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动力,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原本似乎只是一个“借东西丢东西还东西”的小故事,隐藏在背后的是深刻的时代主题。通过引导性的讨论,学生明白了:在那样的一个社会,玛蒂尔德即使没丢项链,也很难获得幸福,她充其量只会成为某位上层人士的情人,在丰厚的物质享受中饱受精神空虚的折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问题引导法必须以兴趣作为触发点,讨论法也同样如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老师的主动主导作用,这与强调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中的主体性并不矛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是在活动过程中放任自流,而是要求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鼓励与培养。只有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既有直接明示,又有间接暗示。
在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学习中,关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优劣的讨论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阿Q精神到底在现实中是完全的“糟粕”,还是尚存在一些“有价值”的因素呢?对这样一个问题,多数学生是有很浓厚的兴趣的,同学间甚至不再是激烈的讨论,而是上升到了辩论,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说服了自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当然,上面所说的都是在课堂上的兴趣激发法,课外的兴趣激发就更多了,如成语接龙法、讲成语故事法、开新闻发布会、话题演讲、小品补“尾”法等。在设计语文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总之,语文活动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语),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做学习的主人的权利与快乐。
一堂好的语文课并不表现在老师讲得多么精彩,不在于问题阐述地多么有条理,而在于学生的积极性能否激发出来,通过老师的有意主导,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确实是一个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课题。语文教学,同样要使学生产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热爱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起点,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