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竞争力衰退影响因素分析

2012-04-29陈秀萍

时代金融 2012年3期
关键词:竞争力企业发展

【摘要】企业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综合实力,它即可反映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服务的质量,也可反映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化程度。本文仅就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企业竞争力衰退的影响因素等做了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企业 竞争力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了日趋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作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兴力量,国内企业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在经济实力、技术力量、产品研发等方面也明显落后于国际知名企业,进而导致竞争力的逐渐衰退。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若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就必须强化企业竞争力衰退相关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并且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寻求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企业竞争力衰退的理论分析

所谓的企业竞争力衰退主要是指在与其他对手竞争过程中,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趋向于衰弱,难以保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目前,国内外管理学界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企业竞争力衰退的定义始终不够明确,在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学理论研究工作中,将企业竞争力衰退列为企业经营或管理不善的范畴,进而展开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就国内外经济市场的总体发展状况而言,国内企业竞争力衰退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对于国内各类企业的发展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迈克尔•波特(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世界著名的管理思想家)在对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时,率先提出了企业竞争力衰退的相关因素,并且认为在企业的发展中此类问题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从企业生命周期论、企业进化论及产业生命周期论等现代企业管理学理论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企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中,都将面临竞争力衰退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既包括企业自身经营与管理方面,也包括外部经济市场环境变化方面。在马歇尔(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创始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中,首次提出了企业进化论的观点,他认为企业竞争力衰退符合经济学进化论的基本原则,而且与生物学研究的“适者生存”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企业在进化过程中,要经历资本积累管理升级、经营改革等步骤,但是随着各类新兴企业的出现,传统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压力将更为巨大,如果传统企业不能及时进行相关问题的总结与研究,必将因竞争力衰退而导致被市场所淘汰的局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阿尔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著有《进化与经济理论的论文》)、西德尼•温特劳布(英国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标志性人物)等在现代企业管理学的研究中,更多的对企业竞争力衰退问题进行阐述,他们认为企业如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必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与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基本吻合。由此可见,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进行企业竞争力衰退问题的研究具有可行性,而且体现了企业竞争力衰退的实质,即企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适应外部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无法与竞争对手进行抗衡,最终只有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以上观点来看,企业竞争力衰退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决定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因素。但是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发展,大量“百年老店”长期存在也是事实,例如:在国内外医药界驰名的“同仁堂”,虽然中医药行业总体呈现出衰退的态势,但是“同仁堂”作为一个具有较高声誉的企业,在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仍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这与企业自身经营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发展理念的创新都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虽然企业竞争力衰退具有必然性,但是企业在综合分析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机制,完全可以避免竞争力衰退现象的出现。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竞争力衰退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非线性变化过程,而解决此问题的根本在于企业能否通过有效的途径实现盈利。由于盈利指标是判定企业是否出现竞争力衰退的关键,因此必须引起企业高层管理者及财务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企业竞争力衰退的影响因素

与欧美、日本、韩国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衰退问题更为严峻,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家族式企业而言,由于受到竞争力衰退的影响,而导致企业的生命周期明显短于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因此,在对我国企业竞争力衰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一定要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基本原则。只有在准确查找出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才能引导国内企业积极进行改革,有效预防企业竞争力衰退问题的出现。笔者结合国内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认为我国企业竞争力衰退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储备与研发能力不足

从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本质特征而言,知识储备与研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现代企业展现自身特色的先决条件。现代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建立于知识储备和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才能保持企业竞争力的持久性。但是从国内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很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者文化素质偏低,未经过系统的管理学培训,在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也多是凭借主观判断,而少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管理。同时,我国传统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普遍面临着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以及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这必然导致企业的知识储备和研发能力不足。在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中,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将明显下降,仅是依靠价格优势即可占据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消费者在各类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中,更加注重企业的高科技研发能力,更加注重产品中的高附加值,消费者对于知识储备和研发能力不足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会普遍存有疑虑,这种消费观念的进步无疑也会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但笔者发现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科学、合理战略规划的缺陷,这与企业决策层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管理层的执行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国内企业管理者多数缺乏危机意识,认为战略规划的制定只是“表面文章”,而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才是最为重要的。正是这种错误理解的普遍存在,而导致国内企业呈现出竞争力衰退的迹象。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但是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国内出口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逐渐减弱,而企业管理者没有结合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适时的开展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从而导致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整体衰退,有的企业甚至面临淘汰的命运。由此可见,国内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不仅会造成国内企业在人力、资金与技术等方面优势的丧失,甚至会严重制约其竞争力的提升,直至造成企业完全被市场淘汰。

(三)企业文化模糊

在我国企业竞争力衰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企业文化模糊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全员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但是国内企业管理者多数重经济指标、轻文化建设,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即使部分企业开展文化建设,也多照搬国外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欠缺考虑其针对性和可行性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现实发展状况的不相适应。更有甚者企业因忽视了工作的全面性和具体性,很多员工并不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基本内容,造成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贯彻和实施,所有这些问题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四)企业信用缺失

近年来 我国企业逐渐凸显出诚信缺失、信用紊乱等问题,特别是部分企业为了追求暴利,而不惜做出违法、违规的事情。在新时期的国际贸易中,外国企业对于合作伙伴的信用十分看重,而中国部分企业却暴露出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导致很多国外企业不愿意与我国企业合作。由于企业信用缺失问题的存在,必将导致我国企业的整体社会信誉严重受损,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赖度也将无形中降低,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其影响将更加巨大。例如: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三鹿奶粉、双汇火腿等食品安全事件,由于企业在生产与经营中缺乏必要的社会信用,出现问题后也未能履行承诺及时进行事件的处理,而导致上述企业的声誉严重受损,竞争力衰退也是必然的。

(五)企业过度追求多元化发展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尚未构建完善、高效的生产体系,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大环境下,部分企业过度追求多元化发展,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而且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与国际知名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在资产、规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企业不切合实际的多元化发展,其后果只能是纵向产业链过长、横向产业跨度过宽、核心产业虚弱,企业有限的资源在分散后,很难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导致企业原有的竞争力逐渐衰退。另外,企业多元化发展中,对于管理者的经营水平、管理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管理者不具备足够的能力进行运作管理,无论是在产品或服务质量,还是在企业竞争力方面,都不具备构建实际意义上企业集团的条件,企业长期处于这种的发展环境中,竞争力的持久性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发达国家都呈现出了经济发展放缓甚至下滑的现象,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社会经济形势总体趋于平和,这为国内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但是国内企业长期存在的竞争力衰退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本竞争力就相对较弱的企业而言,更要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否则将难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针对国内企业竞争力衰退的影响因素,笔者提出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的以下几条主要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中,必须认识到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的中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具有的保障作用。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经营与管理制度改革,而不少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问题仍然存在,这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必须继续加强企业制度改革的力度,促进企业各项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提供必须的管理环境。同时,企业还要注重组织结构的合理设计,科学配置现有的人力资源,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理念、工作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全面创新,进而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战略是现代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方向,企业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要认识到战略在企业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意义。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同类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所在。企业发展战略必然包含竞争战略,在竞争战略的制定中要突出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的阻隔特色。唯有如此,企业最终才能突破众多竞争者的重重,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竞争战略,并且带动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三)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展现了全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其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针对国内企业文化构建的现状,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企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分析,而不是仅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宣传和思想教育手段。在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要有机结合各种内外部文化资源,特别要注重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以激励来促进企业员工的精神塑造。因为只有强化企业全员的精神塑造,才能实现文化体系功能的全面化。另外,在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中,要塑造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企业形象,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加强技术的创新

究其本质而言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核心还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技术才是竞争的本质,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很难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引入,并且在现有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关键技术、专有技术的攻关,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实现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从而在同行业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五)培育忠诚、稳定的顾客群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而培育忠诚、稳定的顾客群则是我国企业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只有通过优质产品、诚信经营、周到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在心理、情感上的信任与依赖。顾客忠诚度的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自然会越来越强。因此,我国企业一定要善于运用宣传、公关、营销等手段,尽量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体,并且坚持动态分析的意识,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根本需求,适时进行自身经营与管理策略的调整,从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综上所述,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竞争力衰退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若想完全破解此问题,我们务必加强造成企业竞争衰退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析,结合国内外经济及企业发展形势,积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发展应对策略,在促进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企业自身经济发展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包晓闻.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33-141.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37.

[3]蒋学伟.持续竞争优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9-218.

[4]施炜.企业战略思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46-51.

[5]王天佑,兰云.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建设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6,(10):15-17.

[6]李华中.国内企业经营失败的预警系统研究[J].财经研究,2001,(10):57-58.

[7]解玉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关思考[J].管理论坛,2006,(07):79-82.

[8]胡昱,秀贞.竞争力评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98-204.

[9]彭莉莎.企业统计、评价与诊断[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9-62.

作者简介:陈秀萍(1969-),女,福建闽清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工作。

(责任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竞争力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