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速度利用率研究
2012-04-29田敏程昊陆宇明
田敏 程昊 陆宇明
摘要:以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助跑起跳阶段速度利用率的研究为出发点,通过专家访谈了解该项目运动员在助跑时对于器械的控制能力、助跑可控速度的能力等专项能力的现状;采用实验测量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杨雁盛、刘飞亮在助跑起跳阶段速度的利用率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以期更好地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男子;撑杆跳高;助跑;起跳;速度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8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73-04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elocity utilization rate in run-up and takeoff of Chinese elite men''s pole vaulters, the authors learned about vaulters'' device control ability and speed control ability in run-up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method,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velocity utilization rate of Yang Yansheng and Liu Feiliang, Chinese elite men''s pole vaulters, and got relevant data with view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aches.
Key words:men; pole vaulting; run-up; takeoff; velocity utilization rate
撑杆跳高是由持杆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伸展、拉转推杆和过杆落地等环节系统组成。这些技术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撑杆跳高技术。持杆助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最后一步脚触及地面瞬间产生较高的水平速度,获得适宜的动能,并使运动员在插穴起跳时处于最佳位置。持杆助跑的最后四到六步对整个助跑到起跳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持杆助跑最后两步是助跑向起跳的过渡阶段,对起跳、弯杆及运动成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衔接,具有“纽带”的作用,插穴起跳是助跑的动能转变为撑杆势能的重要环节。在当今优秀的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中,持杆助跑及起跳的速度已成为影响最终成绩的主要因素,运动员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控
收稿日期:2012-01-18
作者简介:田敏(1962- ),女,教授,研究方向田径运动训练与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Jinan 250102,China
制和把握好持杆助跑的速度、节奏、步长,将有利于水平助跑速度向垂直起跳速度的转化。助跑起跳速度利用率是指运动员在助跑起跳过程中对自身最高速度的使用水平,通常用运动员助跑中最高速度与平跑中最高速度的比值来表示。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手段把运动员的绝对速度最大强度地转化为助跑中的可控速度。提高助跑起跳速度利用率,可使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在助跑过程中得以很好地发挥,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全国纪录保持者杨雁盛,前全国纪录保持者刘飞亮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两名我国现役的撑杆跳高最高水平运动员助跑起跳的技术、速度、节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速度利用率的运用效果,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的一般性规律与特征,为该项目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和查阅图书馆,收集我国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发展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需要,对男子撑杆跳高高水平运动员攻关服务的科研人员和相关专家进行专访,获得本课题研究的材料。对两名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访谈,了解其技术的特点、一般身体素质指标、平跑、持杆助跑的最快速度。
2.3 实地测试法
采用松下T180型号摄像机,进行定点拍摄。摄像机高1.2米,主光轴距离插穴起跳点的垂直距离为11米,拍摄频率为25帧/s。在完成课题研究所需助跑测试距离的两端,放置测速仪,启动机器,读取、记录即时速度。
将实地测试所得资料,通过录像播放的形式,采用APAS System和会声会影软件对所取片段进行剪辑,统计、测量出有效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助跑运动学分析
撑杆跳高项目是一个技术结构比较复杂的项目,对运动员的速度、弹跳、快速有效控制身体各环节的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助跑速度是撑杆跳高技术中的关键性技术环节之一,有效的持杆助跑是合理完成后续技术动作的基础,持杆助跑环节的好坏决定了运动员能否获得理想速度,跨越一定的高度。在实践当中,有时完全可以从运动员助跑技术环节的表现来准确推断试跳的结果。撑杆跳高项目中,不同序列的技术环节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如握杆点的提高对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十分重要,但要提高这一指标,也必须以提高助跑速度为基本保障。助跑速度是运动员获得动能的主要阶段,不断提高助跑速度就有可能腾越更高的高度,为了适应高握点的需要,运动员就需要获得更大的动量。前苏联的教练员一直很重视这一环节的技术研究和训练,他们认为,助跑速度能建立起一定的动能储备,它决定着可能跳过的高度,并指出,不断提高助跑的速度才有可能在握杆点提高和杆子硬度增大的情况下,保持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动作不变形。
运动员的握杆高度、撑杆硬度都与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杨雁盛的成绩、握杆高度、腾起高度、撑杆硬度及降杆阶段都落后于刘飞亮。降杆阶段尤为明显,在助跑过程中降杆过早,会增加持杆阻力,使得水平速度的损失过大。
助跑阶段的步长大小,影响着助跑速度。尤其是最后两步的步长,更是直接反映了助跑最后阶段的步幅和节奏,从而影响了助跑速度及速度损失的状况,进而影响着起跳的效果。通常,倒一步步长较倒二步步长要小,运动员在助跑的最后一步缩短步长,通过积极下压起跳腿使倒数第一步的步长缩短,此时运动员起跳脚接触地面时因制动引起的水平速度的损失小,运动员在起跳时就能获得尽可能大的水平速度。运动员为减少在起跳过程中速度的损失,应相对缩短最后一步的步长,以尽量减少地面对人体的制动力。如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变化不大,甚至出现“拉大步”的现象,这必将会影响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的水平速度,同时也不利于运动员后继的起跳动作。另外,良好的技术也要求起跳腿主动积极地下压扒地,争取以较快的速度进入起跳,所以最后一步步长要短于倒数第二步步长。
由于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差异,本研究选取了步长和身高比例的指标作为对步长变化的补充。在撑杆跳高助跑阶段,要求运动员尽可能获得较大的动能并为撑杆积蓄能量,因此,对持杆助跑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运动员在持杆助跑的最后一步,通过有效地缩短步长,积极下压起跳腿以满足起跳技术对步长的需要,使运动员起跳脚在触及地面时避免因制动相对较大而造成水平速度损失,在起跳阶段获得相对较大的水平速度。据相关资料显示,持杆助跑时最后两步步长差距 10~15厘米为宜,最后一步步长比倒数第二步步长短10~15厘米是高水平运动员一种有意识的积极起跳行为。如果最后两步助跑步长的差值过大,就会导致运动员重心突然降低,从而影响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的利用率,同时不利于运动员后继起跳动作的完成。由表3、表4可知,杨、刘在助跑最后两步步长上变化值相对较大,说明其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较弱,因此,应在最后两步助跑中加快起跳动作,加强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进而达到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
在助跑的后程阶段,运动员在插穴前要降低撑杆完成插穴等动作,助跑速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水平速度保持情况尤为重要。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运动成绩随助跑水平速度的提高而提高。也就是说,助跑水平速度越快对创造优异成绩越有利。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变化的参数能较客观、较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在助跑最后阶段获得的水平速度情况。所以,本研究选取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变化作为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由于从助跑的倒数第四至六步开始,下肢不但要继续保持快速的助跑,同时上肢还要进行降杆、举杆及维持身体平衡等一系列动作,并且运动员要集中精力准备插穴起跳,因此,运动员在举杆过程中助跑速度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如果运动员在最后两步助跑中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必将影响后继起跳动作的质量与效果。从表5中可以看出,从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的差值来看,杨、刘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的差值分别为 0.21米/秒和0.22米/秒。这两步水平速度的差值,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该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衔接的紧密程度以及降杆、举杆等动作对助跑速度的影响程度,表5数据说明刘飞亮最后两步助跑衔接得比杨雁盛较好,杨雁盛降杆阶段时间过早,但举杆及维持身体平衡等动作衔接流畅,而没有造成下肢动作的减缓,速度利用率保持也较好。
3.2 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起跳是撑杆跳高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关系着能否将助跑中获得的动能尽可能转化为人体向上的动能和弯杆、竖杆的能量,同时,起跳动作的质量又关系着后继的悬垂摆体及杆上动作的成败。
3.2.1 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
根据参考文献查阅得出法国选手维涅隆(前世界纪录保持者)在越过 5.96米的横杆时,起跳过程中的水平速度损失值仅为 1.69米/秒;世界男子撑杆跳高纪录保持者,前苏联优秀运动员布勃卡在越过 6.14米的横杆时,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值也仅为 1.57米/秒。从表6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刘飞亮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值为1.81米/秒,明显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水平速度损失值;而杨雁盛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值则更大,达到了2.11米/秒。在起跳离地瞬间,维涅隆身体重心腾起垂直分速度值为 2.22米/秒,而刘、杨在起跳离地瞬间的身体重心腾起垂直分速度值分别为 2.72米/秒、2.51米/秒,均高于维涅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撑杆向前的运动速度及撑杆弹性势能的储备,最终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该项研究数据也提示了我国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尚需在水平速度的保持上做进一步的努力。
3.2.2 起跳过程中的双手举杆的速度
研究表明杨、刘均属于右手上握的运动员,在起跳离地瞬间双手举杆时,左手臂要顶向前上方,右手在举杆的同时还要有一个逼压撑杆的动作,因此,运动员右手的举杆速度略低于左手的举杆速度。运动员在起跳离地瞬间,如果双手举杆没有达到相应的速度,一方面表明运动员的起跳点过近,另一方面表明运动员下肢向前运动速度过快,影响了起跳动作的质量和后继长摆的效果。运动员双手举杆速度不够,还会造成使运动员肩、肘关节紧张,容易造成肩、肘关节的运动损伤。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在起跳离地瞬间要尽可能地加快双手举杆速度,这样肢体才会得到充分伸展,起跳才能更加充分,同时也提高了后继的长摆效果。
刘飞亮在创造 5.71米纪录时的起跳与插穴时间差也为-0.02秒,从数据分析看出,刘飞亮采用了自由起跳技术,而杨雁盛的插穴时机也就是撑杆下端触及穴斗底部的用时较长,在起跳技术上还存在差距。起跳点的位置可以用来评价“自由起跳”的实现情况,所以也是评价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经分析得知,杨雁盛的起跳点位置不同程度地越过了撑杆握手投影点(距离起跳点较近),这将对起跳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训练中强调将起跳点后移可以促使自由起跳技术的形成。
4 结论
4.1 杨雁盛和刘飞亮在最后两步助跑的步长变化都呈现减小趋势,属于合理技术。杨雁盛最后两步助跑的水平速度最大,但两步之间的变化差值较大,对速度的损失也较多,不利于速度的充分利用。刘飞亮最后两步助跑技术相对合理,但最后两步助跑的衔接技术还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4.2 目前杨雁盛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助跑过程中降杆过早,起跳点的位置相对靠前,如能保持最后两步助跑的紧密衔接,降杆、举杆的技术动作有所改善的话,他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刘飞亮的训练重点应为继续改进起跳技术,确定稳定合适的起跳点,改善踏跳时身体的姿势,强化“自由起跳”的动作意识,可以将减少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的损失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
4.3 杨雁盛和刘飞亮在起跳瞬间的双手举杆速度均较慢,起跳与插穴时间差可以反映插穴起跳技术的好坏,起跳与插穴时间差越小插穴起跳的效果更好。杨雁盛选定起跳点至穴斗前沿距离与刘飞亮相比较近,插穴起跳技术并不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但从对插穴起跳细节的把握与控制能力来看,我国这两名运动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467-471.
[2]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436.
[3]徐政.中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98-101.
[4]杜艳,张玉泉.布勃卡撑杆跳高制胜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7-10.
[5]孙南.对撑杆跳高起跳方向的正确认识 [J].田径,2004,(9):44.
[6]周铁民.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及起跳有关技术指标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7]阎松华,刘学贞.对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插穴起跳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33-635.
[8]张云龙,葛云.水平速度损失对撑杆跳高运动成绩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1999,21(1):5-7
[9]孙南.论撑杆跳高的自由起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83-984.
[10]曹雅琴,李世明,刘运祥,杨桂志.女子撑杆跳高持杆助跑与起跳的速度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3):42-44.
[11]张智敏,刘冰,孙南.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杨雁盛最后三步助跑及起跳技术分析——以2006年郑州国际田径大奖赛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62-65.第28卷第3期2012年6月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Vol.28 No.3June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