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中的教育信息化
2012-04-29管颖
管颖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一个关于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的艰深命题,也是我国教育界和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它既是一个有关教育的命题,更是一个关于文化的命题。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只有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教育文化,并对破解“钱学森之问”有所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翻开人类文明的历史长卷,人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文明的进步与跨越,总是和新技术、新发明密切相关。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先后两次改变了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载体,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400年前,西方人发明了望远镜,它对人类文明所起的作用更是超过一切其他单件的工具——人类正是通过它了解到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否定了神,建立了牛顿定律,并在这个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的生活从此日新月异。在当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文化和行为方式正发生历史性变革,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信息文化已然形成,技术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成为文明进步、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有学者预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必将成为人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不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更是技术对教育文化的重构,其本质是教育生产力的进步,而技术对教育施加作用和影响,则需要通过文化这一重要的中介。教育信息化必然引发属于文化学范畴的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革,以及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的一系列变革。因此,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就必须从文化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和观照,分析探讨文化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这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的文化观照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都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一方面扮演着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接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深刻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反思和探究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经验和教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变革与创新:信息化对教育文化的影响
从文化和哲学的层面上看,信息化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由于新技术的介入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的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教育等,也将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传统社会中,阅读、写作和计算是文化的三大支撑,也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基石。然而,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文本阅读,电子书刊、检索式阅读等从根本上革新了人类的阅读方式;计算机的普及代替了纸和笔,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在数字化时代,计算能力的强化训练已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所有这些,都使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也从根本上动摇了教育的根基。仅就教育目标而言,我们现在培养的这一代人所处的文化背景明显有别于他们的前辈——在农业或工业社会成长起来的一代,两代人不仅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而且兴趣爱好、学习媒介和学习方法也不同。如果不改变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那么,很难想象当今的教育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
其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课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引发师生关系的重大改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文化。“学习文化是一个人群惯常的学习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一种学习风气,它突出地表现在学习者与学习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在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文化得以重构,“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那种口传身教的教育方式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它为师生提供了与以往全然不同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学环境,“使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又是知识的消费者”。教师的角色从说教者转变为管理者和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和个性化学习者。
再次,信息技术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改变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信息化社会,人们生活在被技术包围的环境中,技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在物理环境和精神活动上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知识更新的速度如此快捷,信息来源的渠道如此丰富,信息呈现的方式如此生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如此便捷——这一切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也使人们面临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当新技术成为无法回避的生存环境时,改变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就成为人们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的必然选择。唯有如此,人们才能适应并驾驭这个被技术改造的世界。仅举生活中的一个简单例子:春节期间,如果不用手机短信,面对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上千的关系人群,人们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拜年问候呢?因此,面对信息爆炸和社会生存环境的日趋复杂,我们要让技术,尤其是电脑和网络,成为我们感官的延伸,成为我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成为提高我们办事效率和思维能力的有力助手。于是,“在信息时代,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将会取代人们个人为主的思维方式”,通过人脑和计算机的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提高人的思维效率,从而增强人的智慧。为此,信息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否则,我们培养的人只能是这个时代的低能儿。
最后,信息化助推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是未来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竞争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一定的文化环境为基础,包括社会的大环境和个体的小环境。信息技术使这两种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优化。大环境上,信息技术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得以最大化,使更广大的人群能够有机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获得良好的教育。小环境上,人的智能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借助电脑得到了极大提升,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使人的创造力得到增强,每个个体的才能有了更充分的施展空间。当然,信息化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它只是提供了更优化的文化与学习环境,外因还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实现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策略和方法的“鼎力相助”。
2.束缚与影响:传统教育文化对信息化的制约
(1)传统教育文化观念的影响
任何文化都是某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当新的文化和技术发生作用时,原有文化在惯性的作用下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制约和限制新文化的作用。首先,我国的文化传统向来比较保守,对新事物、新技术总是抱着怀疑和不合作的态度。在中小学校,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更倾向于黑板、粉笔等传统媒体,不愿意了解和尝试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固步自封,思想僵化,甚至“夜郎自大”,排斥和拒绝信息化。其次,传统文化讲究整齐划一,注重整体,忽视个体。表现在教育领域,更相信集中在一起的学习,相信以班级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对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不信任和排斥,导致人才的培养缺乏个性。在信息化进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远程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方便和成熟,逐步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强调集中统一与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之间的文化冲突,潜在地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再次,传统文化看重和相信实际存在的事物,所谓“眼见为实”。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各种游戏的大量涌现,让越来越多的虚拟事物充斥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传统教育工作者对虚拟事物有着天然的怀疑和排斥,而受教育的对象——广大学生,天生就与互联网和虚拟世界有着不解之缘,其生活和学习方式带着网络时代的深深烙印。于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冲突就不可避免。所有这些,都将长期制约和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
(2)传统教育体制对教育信息化的束缚
信息化的推进必然产生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比如,远程学习、网络研修、网络学院等新的学习形态和组织形式就是很好的尝试。但受班级授课制、集中面授培训以及学校体系等固有模式的影响,人们已形成了既定的衡量标准,对网络学习和培训的质量表示怀疑,网络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受到歧视。再如,传统的评价体系,尤其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导致学校施行的是“应试”教育。面对高考,学校和家长没有选择,考试科目成为主宰,占据了师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失去了提高素质、发展能力的本义,教育信息化在评价体系和升学压力面前只能“缴械投降”。此外,对学校的现有评价体系没有将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和教学水平、师生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纳入其中,因此,在制度这张大网的疏漏下,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忽视教育信息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文化观照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实际上是在新技术、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文化的重建。就其策略而言,可以从文化的三个主要层面——物质形态、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精神形态)来探究。
1.重建价值观念
认识问题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推进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无论在哪一个层面上,如果不能首先解决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工作的开展就失去了应有的前提。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信息化能否搞好,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认识是否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既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因此,要大力宣传教育信息化,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浓厚的信息文化氛围,尤其要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和学校领导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并给予高度重视。
2.建立新的行为范式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与旧事物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了全新的方式,它在许多方面与传统价值观念是相悖的,显现出现代社会的诸多特征。比如,最典型的莫过于虚拟空间的出现使信息代替了物质,虚拟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状态。在虚拟空间中,社会成员的匿名状态使其言论可以更为自由开放、无拘无束。也许这为民主开辟了一个重要的阵地,为了解民意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但也不能否认这是一把双刃剑——言论的偏激和非理性,甚至谩骂和人生攻击,导致民主意义的丧失和对公共事务的损害。因此,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所节制,都要把握和控制好度;任何行为都要受社会责任、道德准则和法理制度的约束。于是,建立新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便成为既迫切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因此,我们在大力提倡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中小学校中,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虚拟空间的负面影响,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在校园内形成健康文明、规范有序的信息文化环境。
3.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物质环境
信息化离不开以技术装备和软件资源为基础的物质环境。由于思想认识上的诸多误区,一些地方信息化物质环境建设不尽合理或浪费严重的现象十分普遍。最典型的是,以为信息化就是技术装备,而且装备越先进、越高档越好。这种认识割裂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尤其是忽视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殊不知,技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的先进与否,更在于使用者驾驭技术水平的高低。同样的技术,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不同,其结果将截然不同。技术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怎样使用技术才是关键。因此,我们在建设信息化硬件环境时,一方面要注意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着够用、好用的原则,不盲目追求设备的先进,更不应该喜新厌旧,在厂家的推波助澜下频繁地更新设备。实际上,许多所谓过时的技术媒体,如幻灯、广播、电视等,仍然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些媒体至今还在被广泛地应用。可惜的是,国内的不少学校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热潮下,早就把这些曾经花了不少钱、现在依然可以使用的设备“打入冷宫”,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更新的大屏幕、平板和高清。另一方面,要在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素质提升上下大力气。我们应加强研究,探究硬件配置、软件资源、教师素质之间的关系,改变单纯硬件建设的思路,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构建与新时代教育文化观相和谐统一的信息化物质环境,使教育信息化健康、科学地发展。
参考文献
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5).
胡小勇,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的学习文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
戴汝为.社会智能科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王冬梅,解月光.文化对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影响[C].//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2003:971-974.
南帆.虚拟的意义:社会与文化[J].东南学术,20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