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自觉与行为实践

2012-04-29王莉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王莉娟

摘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提出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引导职能,激发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通过高校的管理、激励机制增强大学生体验认同的途径,使大学生在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两个方面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理论自觉; 行为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85-02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基础,具有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以及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是我国价值体系的基石和支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容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内化信念、外化实践,积极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自觉与主动践行,是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和思想实际的价值观建设路径。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价值理念认同所蕴含的理论和实践张力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是将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与现代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所需要的价值认同,是遵循社会意识发展规律的自觉。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促进人类精神觉醒、人格提升的重要作用。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保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二、科学培育——增强大学生理论自觉

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就要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从多渠道入手,坚持科学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其认知积极性,增强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意志。

1.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首先要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学生的参与需求,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其次,要重视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因为专业课程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展示着人类追求的理想和价值取向,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要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教学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科学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有效性。要发挥学科教学的多重功能和独有的优厚教学资源,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核心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2.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殊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影响力强、持久力强、吸引力强等特点,对广大师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具有持久的继承性,因此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结合,要重视审美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与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以及校园制度文化环境的合力作用,以校园环境的有序结合产生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就要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力量之源激发高校文化创造的活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形成培育校园文明道德风尚的内在动力。

3.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营造良好内化的环境氛围

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尤其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属性,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校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橱窗等载体,开辟专栏,面向大学生宣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宣传像沈浩、杨善洲、郭明义那样的先进典型,用人们信服的榜样来进行引导,用令人景仰的模范来进行示范,增强人们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践行力。同时要开发网络潜力,把现实生活的教育与网络教育平台结合起来,运用网络技术,利用其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可以开设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为主旋律的专题网站,将网络、手机飞信、QQ群、微博等信息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工具,实现理论灌输与互动交流的良好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体验认同——增强大学生行为实践自觉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得良好的内化效果,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就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增加情感认同体验、坚定信念,从而实现行为自觉外化。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增强体验认同

高校学生管理是指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一期间学生学习、生活、行为规范的管理过程,其基本管理内容包括学籍管理、课外活动、校园秩序、奖励与处分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以上管理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体验认同的积极作用。在管理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的切身实际利益挂钩,运用管理为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学习、实践体验结合起来,通过管理这个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能更好地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深入、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积极指导大学生角色承担,促进行为外化

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是辩证的统一,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大学生只有到社会中去实践、去锻炼,借助社会已有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体验自己承担的社会角色,深刻地理解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传播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抽象理论为具体行为,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高校可以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民情体验活动以及各种社团活动,团日活动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做到用思想指导行动,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落实到实际行动。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为生动的道德实践。

3.构建科学的践行激励机制,增强制度保障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力保障。高校要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健全和规范奖惩制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绩效进行评定,找出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积极制定进一步的优化措施。要制订科学的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将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等环节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社会反响给予定性定量评定,将评定成绩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使符合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受到制约,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陆昊.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8-06-1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2-03-02.

[3]涂小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政工研究动态,2008(11):22-23.

[4]李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

[5]王艳华,于卫军.应对变化与挑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53-55.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