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安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护的思考
2012-04-29张素英
张素英
国家法律是公安警察执法权力产生的基础,公安警察行使执法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侵害、妨碍公安警察执行公务是犯罪行为,因此积极推动维护公安警察执法权益的立法制度,是保护公安警察依法执法、树立国家公安权威形象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一、我国公安警察权益保障的运行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二十多年来的日臻完善,公安警察队伍素质不断加强提高。以“公正、严格、文明”为本,我国公安警察的权益保障机制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但是,从一些公安警察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历史记录来看,警民关系还是非常紧张的。据统计,2001年仅一月份到七月份公安部接报的暴力袭警案件就高达86起,共68人牺牲,3248人负伤。
二、我国公安警察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公安机关被寄予厚望,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局部矛盾并呈激化状态,从而导致袭警事件发生。对公安警察执法权益立法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公安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建构我国公安警察权益保障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为了确保公安警察的执法力度和公安警察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要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保护公安警察执法权益的相关条例制度。
(二)加强法制宣传
为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应该从一些妨碍司法公正的典型案例抓起,使社会各界对事实真相能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对公安警察执法工作做出公正客观地评价,从而使公安警察的执法工作得到正面的宣传。
(三)加大武器装备的投入
为了提高一线公安警察的防护装备和警械枪支的安全性,需从公安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来改善和研制警用装备,以提高武器的科技含量。
(四)加强教育培训
公安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是依法执法、依法维权,所以一定要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使其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以使公安警察的执法力度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防范是安全意识之本。以往,公安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遭受谩骂侮辱以及伤害后,大多采取忍让的态度。现在,公安警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观念,保持头脑清醒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安全,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公安警察的执法权益要想得到合法的保障,要依据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警察执法宣传,增进警民和谐关系,以高科技武器装备为防护设施,时刻保持自我保护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任文国.对警察执法权益屡遭侵害的思考[J].西部法制报.2004,(6).
[2]周耀.警察维权——一个不轻松的话题[OB/OL].http://www.subaonet.com.
[3]张志勇.兵团成立民警维权委员会,保障警察正当执法权益[OB/OL].http://www.chinaxinjiang.cn.
[4]孙莹.暴力袭警案件见频发铁血盾牌尊严几何[OB/OL].http://www.china521.net.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