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时代困境与实现路径

2012-04-29杨威张会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困境思想政治教育

杨威 张会静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价值导向、品格塑造、行为规范等功能。社会急剧变迁给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挑战,面临着功能弱化、功能链运转不良等现实困境。思想政治教育要寻找有效路径,有机融入到家庭、学校、单位、大众传媒、日常生活等社会化场域中,形成社会化的合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化; 困境;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19-04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人的社会化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课题,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独特功能,就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主要表现

作为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导向功能

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知识、技能传授和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传导和内化的过程。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内化,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社会化都是不可或缺的。价值观念在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价值导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价值观念日益多元且急剧变迁的转型期,人的社会化面临着价值观念冲突、价值取向模糊等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时常遭遇到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人迷失在物质享受的消费文化中,失去了精神价值的依托和信仰。青少年在多元冲突、急剧变迁的价值生态中,经由正确的价值观指引顺利完成社会化的难度日益增大。诸如此类的现象,反映了价值观建设在文化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观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化中的价值导向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主流文化的支撑;主流文化的建设又离不开主导价值观念的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传播的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更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和价值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障着我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二是对个体价值选择的导向。个体要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主导价值观是个体在面临价值冲突、进行价值选择时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传播主导价值观,从而确立起个体对主导价值观念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确立和强化个体对主导价值观念的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个体日常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文化建设和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既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也会在促进人的社会化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

2.品格塑造功能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2]人格是在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个体自我意识与社会文化影响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格尤其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素质的综合体现,不仅对于人的整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而且对于社会良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危机的时期,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莫过于近百年来欧洲社会传统的集体纪律已经丧失其权威。”[3]他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已经混乱,社会处于“失范”状态。涂尔干适应时代要求,提出建立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模式,培养社会成员的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这说明了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道德教育对于塑造新型人格、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塑造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实践活动,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和道德素养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在塑造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里存在的信仰失落、道德失范等现象,为新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许多新课题,大力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塑造“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行为规范功能

使社会成员学习、认同并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前提条件。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形成了各种社会规范体系,主要包括道德、法律、制度、习俗、礼仪等,它们构成了人们社会行动的依据。这些外在的社会规范只有内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规范意识,才能真正发挥对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功能和社会秩序的保障功能。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无规则现象折射出人们规则意识的淡漠,也提出了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时代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规范的个体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的规范认同。外在的强制力是不能形成真正的规范认同的,只有在社会成员内心确立起对规范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才能在行为方面达到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规范的内在价值、把握规范的社会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规范意识,在内心确立规范认同。法制宣传、纪律意识的培养等都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形成人们的规则意识,提升社会的文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养成人们的规范行为。将人们内心的规范意识外化为具体的行为,是社会化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塑造人们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要引导人们将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外化和体现到具体的社会行动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行为养成教育和实践教育,给社会成员提供将规范意识付诸实践行为的机会。礼仪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具体体现。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实现的困境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给人的社会化环境带来了复杂而剧烈的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增加了难度。

1.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挑战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正经历着剧变,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发生着复杂的变化,给如何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提出了挑战。首先,家庭结构的变迁和家庭环境的变化给儿童的初始社会化带来了挑战。家庭是儿童进行初始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第一任教师。随着家庭结构和人们婚姻价值观念的变化,儿童的早期社会化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双薪核心家庭逐渐成为当前主要的家庭结构类型,独生子女日益增多,隔代抚养成为普遍的模式,溺爱和孤独导致了孩子自我意识的膨胀;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不适当,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针对这些变化,如何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成为家庭社会化中的一个难题。其次,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弊端使青少年的预期社会化面临着诸多问题。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智育至上、分数至上,德育的地位、作用遭到削弱;沉重的课业负担、巨大的升学压力,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主要组织环境,学校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复次,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带来了消极影响。大众传媒是信息时代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同时也给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未成年人对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所传递的各种信息缺乏相应的甄别能力,对大众文化缺乏相应的批判精神,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无法从大众传媒的感官幻象和短暂满足中抽离出来,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4]最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成年期的继续社会化带来了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年人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要学会在多元的价值观念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当前,婚姻破裂、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各种问题不仅给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带来挑战,而且间接地影响到家庭中对儿童的初始社会化。因此,帮助成年人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正式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有所弱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大多为“单位人”,社会生活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个体对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等正式组织的依附性较强,这些正式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组织渠道渗入个体的家庭、工作、社会生活等领域,对个体的社会化发挥多方面的主导功能。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过去的大量的“单位人”从正式组织中游离出来,成为“社会人”。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自主性、选择性得到了充分释放,其对正式组织的依附性大大降低,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更多地受到组织外因素的影响。这些变化导致了正式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的覆盖面、作用力遭到了削弱。社会成员流动性增强,就业形式呈现多样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覆盖到所有的社会成员和个体生活的全部领域,出现很多“盲区”,如在外企工作的白领阶层、外来务工人员等。另外,由于个体接受思想影响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其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自发因素特别是某些消极因素,如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消费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影响等,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链存在着运转不良的现象

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向必须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耦合的功能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断裂或者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着矛盾,都会导致整个功能链条的运转不良。当前,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位,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一个“软肋”。社会生活领域里,官员腐败、诚信缺失、道德冷漠等现象,恶化了青少年社会化的社会氛围。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正面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可能被某些负面影响完全消解。学校德育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在社会化功能方面难以在方向上形成一致,在力量上形成互补,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实现的路径

在急剧变迁的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介入人的社会化进程,充分发挥社会化功能,必须寻找合理而有效的路径。

1.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家庭社会化之中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榜样示范、情感渗透、行为导向的功能,对于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当前,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道德教育成为社会化功能链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教育中。首先,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创造家庭美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家庭文化建设在社会文化传承和个体文化内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文化建设中,通过创建文明家庭等多种形式,发挥社会主流文化对家庭文化的引领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家庭美德,这些都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家庭文化建设,能够强化主流价值观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形成家庭美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家庭社会化中的文化熏陶功能。其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放任自流、过分溺爱、重智轻德等误区,迫切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主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而家长正确教育理念的形成、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针对家长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在孩子道德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是家庭社会化的一个中心环节,也是家庭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最后,引导家庭成员以身作则,发挥道德示范的作用。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性格特质、道德品格等对于孩子的道德社会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道德态度、道德行为是孩子道德学习的直接对象。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的问题往往折射出成年人道德社会化的失败。因此,提升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发挥家庭成员的道德示范作用,也是当前家庭美德教育的重点。

2.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社会化之中

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接受社会化的最重要、最正式、最系统的场所。通过学校教育,学生习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在与同学、朋友等朋辈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从而实现预期社会化。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学校社会化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虚置和功能空转,导致学生在学校社会化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实和融入到学校社会化中。一方面,要提升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质性地位,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社会化中的育德功能。必须深刻反思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改革应试教育的制度模式,真正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认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改变过去德育内容设计上过于注重政治性内容,单纯强调社会价值的倾向,更加地突出生活性内容,着力解决个体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使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共振,从而融入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体系中。在教育方式上,要综合运用学科渗透、社会实践、心理疏导等多种德育方式,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工作单位等其他生活领域

工作单位是检验个体前期社会化成果并继续进行成年时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工作单位,个体不仅增长职业知识、发展职业技能,而且要践行职业伦理,承担职业角色。当前,以权谋私、行风不正等职业伦理问题的出现,迫切要求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个体职业生活领域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公共空间是个体公共生活的场域,也是生成和发展个体的公共道德、孕育和形成社会公共伦理的重要场所。我国公共伦理建设相对滞后,个体的公共文明素质和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有待提升。随着我国社会公共场域的拓展,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构建社会的公共伦理准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将公共空间作为形成公民美德、构建社会伦理的重要社会化场所,通过价值引导、行为养成等多种形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生活领域的社会化功能。当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导致了人的社会化方式的变革。大众传媒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感觉方式,从而型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但是,大众传媒的市场化、传媒信息的多元化、大众文化的娱乐化等,又为青少年受众的社会化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等。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社会化中的积极功能、避免其消极功能,必须增强大众传媒在传播主流文化、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等方面的功能,同时,也要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高其自主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社会化的意识和能力。

4.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教育力量,形成社会化的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要做到全方位和全过程覆盖,关键在于调动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并使之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组织在社会化中的统摄作用。党委及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增强在社会化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主动加强和拓展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广泛引入各种积极的社会化力量,做好协调、沟通和引导工作。其次,学校教育必须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从横向上有机衔接起来,做到全方位覆盖。学校教育要在社会化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主动吸纳来自家庭、大众传媒、社会组织等各种积极教育力量。最后,要立足于人的社会化全过程,从纵向上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做到全过程覆盖。必须重视童年时期初始社会化和成年时期的继续社会化在人的生命历程的重要作用,使之同青少年时期的预期社会化在时序上形成正向衔接。在学校社会化中,也要注重将不同阶段的社会化目标特别是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有机衔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有机系统。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03-104.

[2]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8-25.

[3]Emile Durkheim,Moral Education[M].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61:1.

[4]于波.青少年网瘾的外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129-132.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社会化困境思想政治教育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困境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