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

2012-04-29刘燕宋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间性培育

刘燕 宋进

摘要:信仰是人类生活的理性基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是一个迫切的时代课题。主体间性超越了传统哲学实践观“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更加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关系。本文基于主体间性之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性,探究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方法、文化建构和实践方式。

关键词:主体间性;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15-04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而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是真正智慧文明的民族、有着光明前景的民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1];党的十七届六中会全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2]。然而,受当今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冲击。如何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主体间性视域下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有效路径,提供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特征以及主体间性理论与信仰培养的契合性

1.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主体间性理论最先是由胡塞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则意味着自我共同体。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与主体的一种平等的关系。主体间性超越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更进一步地讲,主体间性强调由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向“主体—主体”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的转变,更加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性、交互性。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在主体间性的关系中,不同主体通过共识等表现的一致性,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第二,主体间性是以交互性作为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交往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具有物质内容的互动的生活过程。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和人的解放旨趣,他认为,人类的存在并非以独立的个体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做起点。也正因为交互性,使得交往双方在相互认可、相互理解的关系中不断重构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观点等。另外,主体与主体之间在进行相互的交流活动时,合作关系也得以加强。没有主体与主体间的合作,主体只能孤立地成为单子式的主体,作为个人的主体性也就会妄自膨胀、扩大而最终失去主体间性存在的本初意义。第三,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和发展,具有开放性。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并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中不断确认自己的“主体”地位与身份,人作为主体存在,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断生产和扬弃他们的社会关系,从而开创新的社会历史。与主体相关的主体性,是在主客体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即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所显示的自觉能动性。而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并非哲学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强调对主体性的扬弃和发展。主体间性所面对的既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以其揭示的内容更加全面、深刻、开放。且主体间性直接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结构,反映了当代哲学发展的一般倾向,即回到生活,回到现实,回到人的真实生存本身。

2.主体间性理论与信仰培养的契合性

主体间性理论是从主体性理论发展而来,其结构是“主体—客体—主体”模式,这一模式超越和扬弃了传统哲学实践观“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实现了传统实践观的变革。主体间性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对话、交流而达到充分沟通,彼此理解,最终把对象认识变成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变成对象认识,从而加深并拓宽对事物的理解、把握世界的意义。西方哲学中的许多思想家和哲学流派从认识论、知识论、生存论、伦理以及社会历史等各种不同的切入视角对主体间性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哲学探索,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揭示出主体间性是任何一种哲学形态都必须正视的问题,是解决人的认识问题、生存问题以及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着眼点。信仰是人类独有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对人生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超越方式。《辞海》中将信仰定义为“人们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苏联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指出信仰是主体在情感层面接受或同意一个命题的心理状态;有学者将信仰定义为使主体个性坚强、行为持久、态度真诚、意志集中的一种知识形态。从这些对信仰的定义可以看出,对信仰问题的研究无不以信仰主体为出发点。从主体间性视域下来定位大学生信仰培育路径至关重要,关系着大学生能否真正从主体地位以及主体间关系来认真审视自身的信仰缺陷,能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并主动地接受、树立、形成、坚定积极正面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身和周围的关系,从而决定他们信仰选择的出发点。一个真正的信仰应当是信仰者将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又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经过理性的批判和选择的结果。如果大学生没有主体性意识,在信仰生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结果:要么就是在选择信仰的时候更多是顺从于这种外在的事物,忽略了“我”的主体存在;要么就是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完全独立的主体,没有看到自己与周围的关系,在选择信仰的时候就会更多的从个人利益和需要出发,忽略了“我们”,则会造成大学生信仰选择以自我为中心,信仰走向功利化和实用性,忽视了社会共同体的需求。因此,教育者在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候,应该注重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主体定位,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主体,而且自己还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从而能够做到理性地批判,审慎地选择。

二、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实践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性

1.间性思维之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性

间性思维是一种互动的建构性的“对话”式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群体,对各种知识、思想总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较之以前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身在其中深受影响。对大学生的信仰培育以一种灌输的方式进行,收效甚微,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时代的交互性已经告诉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必须要有间性思维,即一种交往的思维、互动的思维、对话的思维。当下,大学校园里出现的社会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悄然在大学校园里散播,这无疑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不小的冲击,其危害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这些思潮主要是通过网络交往、社会实践交往等方式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播,其传播方式的交往性、互动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将其传播方式应用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过程中将事半功倍。随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沟通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互动交流的愿望日益增强,单纯依靠理论灌输来完成信仰培育的任务越来越不现实,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培养间性思维。

2.社会交往实践之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性

主体间性思维落实于实践中,便体现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近些年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2010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然而,部分存在“迷失”甚至“危机”情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功利化色彩严重。适当的功利是无害的,它可以激起人们的兴趣和对事情的关注度。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就存在着过分功利化的取向。譬如,大学生的入党动机问题就具有代表性,这一判断在现实中得到了数据的佐证,调查显示:在“为何要入党”这个问题上,有11%的人选择“为了将来好找工作”,有10%的人选择“为了能够被保送读研”,有7%的人选择“为了获取政治资本”。[3]其二,政治认同感缺乏。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推进,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日益复杂化。全球化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新潮时尚的多元经济、文化产品,一起带来的还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侵入,从而引起了大学生对国家利益的淡漠、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对政治的淡化。据有关调研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态度是:认同但不关注,了解但不理解,拥护但不维护,践行但不宣传。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解决问题的出路需要社会交往实践的介入,从而彰显的人本价值和集体主义价值。其一,社会交往实践具有重要的人本价值。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追求生活的本质与意义。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自由和解放”实质上也应该是教育所应达到的终极目标。而当前高等教育所存在的功利性导向,严重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这种功利性的导向强调经济、强调理性,使得大学生漠视社会交往。而恰恰只有通过积极正面的社会交往实践,大学生才能自觉地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逐渐树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不以经济、功利为主导,引导其处理好各种交往实践关系。其二,社会交往实践具有重要的集体主义价值。不同主体通过社会交往而互相满足需要,从而出现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同主体通过对话、协调、共事,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大学生通过社会交往,明确社会交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明确社会交往的目的首先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以回馈社会,其次才是个人利益,这样,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就明确了。通过交往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系,将促成大学生在交往中感悟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光荣,先大家后小家,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向。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方法路径

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方法

首先,强化间性思维,提升大学生伦理道德。基于大学生信仰培育的重要性,提升大学生伦理道德显得尤为迫切,这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信仰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最高层次,正面积极的伦理道德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这两者之间应是前后铺承的关系,而决不应是断裂的。贺麟先生指出:“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里,现代绝不可与古代脱节。任何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文化或历史虽然不免经外族的入侵和内部的分崩瓦解,但也总必须有或应有连续性。”[5]强化间性思维,培养大学生整体性、动态性、连续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将会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伦理道德,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其次,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民族自尊和自信。民族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形成,中华民族从小小的原始部落,不断地和其他部落联合、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凝聚力强的民族。在漫长的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无数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是重要的核心力量和粘合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如包容苍生的天下观、“求同存异”的民族国家观、以价值高度认同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观、尊卑有序的民族秩序观等。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民族交往、家国同构是民族繁荣发展的前提。自大一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产生了共同的民族意识,汉族和其他民族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荣辱与共的民族意识形成,这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也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反对分裂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当下,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着某些功利化、信仰缺失的现象,必须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民族自尊和自信,呼唤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加强民族互通与交往,使其认识到自身所被赋予的振兴民族的责任、引起共鸣,这将大大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

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文化建构

首先,以互动建构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极大的冲击。社会思潮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而当今社会思潮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起正面积极作用,要在间性思维的指导下,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先进性。其二是互动性。再先进的价值体系,不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实际需要,与人们没有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动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结果还是等于零。所以,在甄别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排除扼制其影响,另一方面一定要不断寻求在大学生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基础。其次,以真切积极的校园文化稳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来说,是承载各种社会文化的载体,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在校园里以不同的维度传播。积极的校园文化促使大学生主体得到社会认同,是稳固大学生信仰的可靠保障。校园里,新媒体时代带给校园文化以时尚潮流的冲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通过虚拟网络,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学习、购物,似乎数字化的年代,网络已经无所不能。这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从而让大学生离不开网络;其二,网络让大学校园文化日益缺乏与社会互动的特征。这就需要在间性思维的引导下,倡导大学生接受并传播现实生活中真切积极的校园文化。从第一个影响来说,时代的步伐是不能阻挡的,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确实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少正面的影响,使得大学生能够更高效率地完成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故而,为了调动大学生主体接受积极校园文化,需要真正切合大学生的主体需要。从第二个影响来说,要进一步从大学生主体需要的角度,在网络之外开发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帮助其形成正面积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践方式

首先,以“对话”思维方式创新情感教育实践。方式方法是实现信仰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对信仰教育的效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是引进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中注重间性思维和社会交往实践,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情感为人类信仰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同时也为信仰的强化与扩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凝聚力和驱动力。

其次,大学生信仰教育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联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纽带和桥梁。在间性思维中,主体认识世界、体验世界的坐标不再是以“我”为核心的点,不是一种出于道义或理性上的由“我”及彼,而是以“我—你”、“我—他”或“我—我们”之间关系为认识坐标的,这种种“关系”为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体验提供了多维角度。真正的信仰生成是通过实践,达成知行合一,从而实现从信仰到行为的转化的。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深入社会的平台。学校社团是学生面向社会的窗口和试验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会积极参与各类社团,并通过参与社团活动锻炼其社会交往的能力,并在其中形成社会认知。在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应从大学生本体出发,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与外部世界建立各种正面、积极的联系,与各种社会实践平台建立正面且发散性的“关系”,保护好其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地积极探索社团建设的新模式,对社团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摆脱社团建设的学生官僚化倾向,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主要阵地。

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6]古今中外,一切社会,一切人,都有一个理想信念问题。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最高层次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培养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推动实践活动的精神力量。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传统哲学实践观“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更加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关系,给我们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7.

[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8.

[3]崔华前,王亚球.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6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

[5]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贺麟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6]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4.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间性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现代化视域下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关系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态思维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