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2-04-29刘英基

理论月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

刘英基

摘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已有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协调、产业跨区域转移、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的,主要说明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特征分析,明确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深入和细化研究依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复杂系统;区域经济差异;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3-0126-04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明显,2009年我国GDP总量与1978年相比平均增加了71.14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和浙江的GDP分别增加了192倍和174倍,远远高于西部各省的发展速度(金相郁、武鹏,2010)。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十二五”规划要求消除区域间的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区域之间的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通过各地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使区域经济构成了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为此,本文根据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反馈性和涌现性特征,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思路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及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是集成了生产制造、市场需求、金融服务、交通物流体系构建等各类经济活动,涉及到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企业区位选择、产业转移等多层次的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动态变化的复杂性网络体系。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而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在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进行不断的学习和适应性变化,进一步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适应性特征。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在由众多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构成的网络体系中进行的。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分布在不同的产业与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进行行为决策。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又存在着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互动作用与业务联系,一定区域范围内各行为主体之间具有典型的网络结构分布特征。区域内部的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彼此交错,存在多种网络互动关系结构,形成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复杂性特征。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是在一个开放性系统中进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要求。外部环境的改变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的运行机制、要素构成、规则标准发生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改变,进一步使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复杂性程度增加。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动态适应性过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而言,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行为规则和资源优势都在持续进行着动态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一些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随之发生持续变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呈现出时空构成上的多阶段、多层次的动态结构特征和自适应性特征。为了有效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必须根据环境变化的要求提升学习能力进行自适应,通过优化运行机制、结构体系以充分利用资源,不断提升应对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整体优化。

第四,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及区域之间的动态协同特征。区域与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存在着决策行为的自治性特征,有各自的运行机制、规则标准和发展模式。在复杂适应性系统条件下,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既竞争有合作的关系,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竞争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变化,各方将基于一定的契约关系构建一种合作性协同发展的超边界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打破行政界限,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区际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区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及其行为主体充满着复杂性决定了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可能性和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的复杂性。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

协同是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协作、相互作用和有机地整合的状态,强调在差异基础上实现各要素(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坚持差异与协同的辩证统一,最终实现整体协同效应。协同发展要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有高度的协调性和整合度,在相互平等和开放的条件下,共同对外开放,在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和功能有机整合中实现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区域经济组织在结构形态、发展模式呈现出来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自组织特征和行为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程度不仅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的个体特征,更取决于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状态与机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的产物和效应,是通过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众多经济行为主体自下而上产生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作用提升复杂适应性系统整体功能的体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区域及区域经济组织在开放环境条件下具有耗散结构组织特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可以纳入自组织和协同理论的研究范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本质是资源、要素与产业的协同,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讲,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管理。协调各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要素与产业的流动。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使其协同运转,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将区域各经济部门的所有经济行为主体视为复杂系统的要素,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自组织运转或者外部调控产生的涨落机制作用,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实现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资源、要素与产业的合理分配与优化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有效优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的整体功能,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部最优与整体最优的最佳结合。有效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既能够帮助区域各经济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实现预期经济发展目标,也有助于增强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层面,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从整体和全局出发,通过组织和调控,把区域之

间或者区域内部各经济部门的相互关联而又相对分离的资源、要素、产业及经济行为主体整合为一个系统。并对其进行战略优化布局,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简单相加之和的系统优化效果。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层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及市场竞争要求推动区域资源、要素和产业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发挥区域各经济部门、经济行为主体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的最佳结合。在运行机制上需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机制来增强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战略目标。

三、我国区域经济难以协同发展的原因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使地区利益协调困难、基础建设重复布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导致商品和生产要素区域之间难以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区域比较优势难以体现、区域经济未能有效实现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等。区域之间恶性竞争与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程度过高,缺少特色经济,有研究表明,我国中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度高达93.15%,中西部之间工业结构相似度达到97.19%(马广琳、刘俊昌,2005)。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本身是建立在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等基础之上的,需要国家对各区域的协调管理和区域内各级政府机关及产业部门的协作配合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对各区域子系统的协同管理的难度系数很大。即使建立了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机制,在全国大系统中进行运作也可能存在滞后效应,这就导致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效果很难在短期体现出来。推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的运行效果评价也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期内难以实现协同发展,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梯度因素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区域协作困难。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大,经济发展梯度层次多,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特征还存在交叉分布,各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观念差异显著导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较为困难。由于缺少合理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各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在工业结构中没有体现出来,其促进作用就更不用提了。再加上根深蒂固的保守文化思想和落后的发展理念的存在,与现代开放性市场经济发展理念要求不适应,导致区域经济交流与协调的障碍较大。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加大了各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难度。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也叫区位粘性、区域经济发展的锁定效应,如果在某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初始选择了特定的发展路径,在以后较长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当时的多种因素和行为方式适应了这种发展路径,短时期难以改变,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被锁定。由于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或者锁定效应的存在,除非有强大的外生冲击,单靠这一区域系统的内生力量是很难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状态的。也就是说,当某区域经济发展处于路径依赖的稳定均衡状态时,短期的政策变动或修补是不可能改变这种状态的,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力实施力度很大且持续的经济政策才能奏效。

三是不合理的政府干预加大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难度。不合理的政府干预破坏了市场机制所倡导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和比较优势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打破了基于上述原理而形成的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导致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降低和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由于各区域之间是平等的经济发展和行政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在中央政府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各区域之间反复磋商、相互让步才能实现。在强制性且不合理的政府干预下,很难形成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导致区域之间处于无序的自然状态。

四是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难以实现协同发展的原因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框架,提出了相互密切联系的“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三种力量的产业聚集力的存在决定了可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和强度,可流动生产要素的持续流入能够持续强化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形成具有区位优势的强势地区的循环累积过程。循环累积效应的存在使初始资源禀赋对称区域之间开始分化最终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等。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引起的各种生产要素聚集或分散,进而产业集聚的变化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五是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分割是区域经济难以协同发展的根本性体制原因。我国的中国行政区划、财税体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的结合决定了各区域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体,地方政府追求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和市场分割现象趋于更加严重。市场分割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积极追求GDP政绩过程中,忽视市场规律,采取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保护本地弱势产业阻止外地商品进入,阻碍了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使本地工业化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

四、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要求在中央政府指导下加强各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具有一定意义的自组织内部各系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整体推进,是在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实现各区域功能整合发展的过程。

第一,建立和完善超越地方利益的区域协调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一种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协同发展机制和制度框架。实施跨区域协调操作。在目前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严重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有调控能力的协调机构和组织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约束;推进各区域协调互动,建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信息沟通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网络系统;打破市场分割,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在各区域之间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模糊各区域的行政区划界限,培育密切的区域空间协同关系,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各区域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发挥全国经济的整体优势最大化。

第二,建立跨行政区的点轴开发与增长网络体系。在进行跨区域协同和合作过程中,要结合点轴开发理论,注重充分发挥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空港等具有较强的跨区域带动辐射能力的经济增长“点”,健全交通运输体系,健全由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江海航运干线等“轴”连接起来的经济协同发展的“点轴体系”。积极对“点轴体系”进行科学开发一方面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点轴体系”的跨区域联动机制有助于冲破区域合作中的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行政藩篱”的特殊作用,建立具有实质意义的跨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第三,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国整体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各区域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子系统,必须构建有效的不同层级有效衔接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和相互促进与带动机制,各区域子系统扮演好基于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角色和作用,通过城乡统筹机制和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为各区域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序参量,进而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高效协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推进中心城市或增长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要积极防范回流效应导致的中心城市在近期可能不利于邻区发展。在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要注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建设中小城镇,发挥市县对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而在防止回流效应的基础上发挥中心城市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不会扩大的特征,积极实施“跨区域城乡统筹”战略。

第四,通过“政策梯度”,推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可流动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不断流向发达地区、持续强化聚集力较大区域的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是导致区域发展难以协同发展的核心因素。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有效构建合理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政策梯度”,在落后地区实施与发达地区不同的政策,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选项。这些政策包括差别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安虎森、李锦,2010)。构建“政策梯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实现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商品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特别是有效实现区域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终实现代表区域协同发展最重要的形式的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第五,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科学合理的要素投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吸引来自发达地区和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对于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特别重要。由于我国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长期累积效应,尽管在小尺度中出现了劳动力和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缩小情况,但在中长尺度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呈现出扩大趋势,因此。各区域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时要注意保持人才引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在积极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实现良性互动,通过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转移机制。促进东中西之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协调发展,带动相关经济区域共同成长,缩短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积极承接符合本地要求的产业的转移,也是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能够有效的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五、结语

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某一个方面着手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过程。区域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力,提高了产业的发展活力和效率;区域间的合作有助于推动要素流动和区域产业转移,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国家经济系统整体的发展效率和水平。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显著,迫切需要推进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转移。并且要在转移过程中,帮助中、西部地区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中部地区需要积极探索对内搞活、开发本土市场的内生型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接纳能力。西部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升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当然,对建立在竞争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参考文献:

[1]Haken H.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fion:AMacroscopic Approach to Complex Systens[J]Journalof Management,1988,(11)

[2]金相郁,武鹏201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基于GDP修正后的数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0,(1)

[3]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

[4]谢志忠,赵莹,刘海明,黄初升,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5]安虎森,李锦,适度的“政策梯度”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J],学术月刊,2010,(1)

[6]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7]冷志明,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5,(4)

[8]柯善咨,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J],经济研究,2009,(8)

[9]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经济研究,2010,(4)

[10]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11]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12]杜传忠,曹艳乔,李大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对策[J]东岳论丛,2010,(5)

[13]洪兴建,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J],经济研究,2010,(12)

[14]蔡昉,王德文等,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9)

责任编辑梅瑞祥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
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河北省对接京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研究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