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毕生有缘更有爱
2012-04-29雷建华曹培红
雷建华 曹培红
碧生源在高雁的带领下默默地做了很多公益贡献,通过中国红十字会“京华天使基金”捐款,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兴建村级博爱卫生院;参加窦店镇手拉手“扶残助学”工程;支援窦店镇“新农村建设”;赞助房山区“碧生源”杯中小学足球比赛;向北京市房山红十字会捐款;每年在窦店镇向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捐助助学金。
早春二月,北京的一个温暖的下午,在北京房山区碧生源总部的一个低调而不失奢华的办公室,碧生源副董事长高雁给本刊记者展示她陆陆续续花了半年的时间创作而成的一幅油画,这是她十几岁时候的爱好,现在终于有机会再捡拾起来。
我们谈话的时候,那幅精美风景油画,一如它饱含高雁繁忙之余深深向往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街角小憩场景,在默默地注视着一个公司的爱与公益的时光。
点滴成大爱
从2000年北京房山区窦店镇一个仅640平方米的厂房,到2010年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碧生源用短短的10年时间成就了中国功能保健茶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
创业伊始,高雁就引领公司全程赞助中央电视台和国家卫生部共办的“情系老区 ——延安行”活动,为延安革命老区送医送药活动。后来,公司财务略有起色又为印度海啸灾害捐款,为北京“华夏爱幼慈善基金会”慷慨解囊,针对河南艾滋病遗孤进行定向捐助、为“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捐款。在四川大地震后的次日,碧生源向销售系统发出捐款赈灾的倡议,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对灾区的救援行动。从高级管理层到一般的职员,无论在北京、天津,还是在广东、湖北,碧生源人都心忧灾区,情系灾民,都曾经为他们经历的悲痛感同身受过。
除了对大灾大难慷慨解囊之外,董事长兼CEO赵一弘、副董事长高雁还时刻倾心公司所在地的公益慈善事业,多次通过房山区工商联、窦店镇政府、房山区个协等单位向弱势群体奉献爱心。2011年,偶然听到公司媒介中心的负责人说起自己家乡小学的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高雁又代表公司拨款30余万元,为广西省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渔洞小学援建了舒适、功能齐全的学生食堂……
在公司总部所在地房山区,碧生源在高雁的带领下默默地做了很多公益贡献。通过中国红十字会“京华天使基金”捐款,在窦店镇兴建村级博爱卫生院;参加窦店镇手拉手“扶残助学”工程;支援窦店镇“新农村建设”;赞助房山区“碧生源”杯中小学足球比赛;向北京市房山红十字会捐款;每年向窦店镇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捐助助学金。
2010年,碧生源公司上市后,财务要求非常严格,来不及申请资金的时候,高雁就常常自己掏腰包。在贵州她用自己的工资捐款为贫困家庭修水窖。她每年都坚持去福利院看望孩子们,孩子们一看见她就往她怀里钻,和她有说有笑。连福利院的院长也说,孩子们已经和高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离不开她了。
也许就是这点点滴滴的爱成就了高雁,成就了碧生源,坚持“爱”的初衷,化理念为行动,落实关怀,带来希望,在这样坚持不懈的专注耕耘和辛勤的付出下,碧生源怎能不得到社会的认可,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真爱从身边做起
作为一个女人,高雁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优秀的老公、帅气的儿子,可爱的女儿,成功的事业,超然的气质、精炼的才干……她实在是一个幸福而又完美的女人。总之,在高雁的身上,你似乎看不到任何遗憾。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个女人呢?是命运的眷顾吗?决不仅仅如此。在逐步了解高雁、了解碧生源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了她对家人,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爱。可以说,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高雁从来没有忘记过爱和感恩,而爱和感恩,也是高雁主编的企业内刊《碧生源》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
在采访过程中,高雁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先帮身边的人,如果身边的人都不帮,还跑那么远做什么秀。所以公司划拨专门资金成立“碧生源慈善基金会”设立慈善基金来关心、帮助公司家庭困难、忽遇重大疾病的员工及员工家属。每逢年末、年节,高雁都会亲自走访公司生活相对困难的员工家庭,并给他们带去年货。
2010年6月28日,华南大区的员工乔丽萍的父亲被查出得了肝癌,当时这位员工已经完全陷入惊恐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首先是当地的办公室主任、后来是广州办、再后来是省办、再后来是总部,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同事的一份份爱心和沟通帮助这位员工度过了人生的难关。后来,这位员工以题为《敬碧生源、敬我可爱的同事们》为题目写了一篇长文发在公司的内刊上。文中写到:
“当我收到公司爱心基金的时候,我的心沉甸甸的。除了说谢谢,除了眼眶止不住的泪水,我真的无以表达。我唯有发条短信表示我的感谢,希望你们能感受到我的真诚。”
类似的事情,其实在碧生源公司的内部很多,小到家庭矛盾、大到买房就业,高雁总是像一个亲姐姐一样关心着公司每一位员工的成长,让这个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处处充满了爱。
自2002年起,“碧生源商学院”不定期针对员工开展专项培训;组织“碧生源家庭时光”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凝聚力;发行《碧生源》内部期刊,搭建沟通交流的企业文化大平台。
碧生源的团队,主要是自建团队。在碧生源公司里有一种文化叫做“不避亲文化”,也就是说如果员工觉得自己的亲人适合进入碧生源,那么这个意见会在第一时间被企业采纳并考核。因此,碧生源公司有很多的员工都是兄弟姐妹。高雁自己,则常常被公司的员工私下称作大姐。高雁自己,只要回到公司,也常常到车间或办公室关心员工的家庭有什么困难需要公司出力,需要她个人出力。
在碧生源,还有一种独特的“回归文化”。这种文化说的是,有的员工干了几年,觉得自己想到外面去闯一闯,就辞职,公司挽留不住,就开联欢会为员工饯行;在碧生源,只要员工自己乐意,无论何时何地都欢迎员工们回归碧生源。因此,碧生源公司的员工亲切地俗称某某是“二进宫”、某某某也是“二进宫”。
正因为有这样的亲情与爱的氛围,相对自由的工作发展空间,碧生源的团队往往能成功地创造出许多行业的第一次,使碧生源的产品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企业社会责任
什么是企业成功的支撑点?什么能够真正让一个企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成就百年老店,甚至在国际上闯出一番天地?是创新?是执着?是信念?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那样,用创新改变世界,还是像沃伦•巴菲特那样用敏锐的眼光和嗅觉挖掘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升值的潜在空间,用钱生钱,或者可以靠自己坚定的信念,用永不放弃的精神专注一件事情,直到取得成功。有信仰的人才是幸福的,因为有了信仰,精神才会有方向,生活才会有目标,灵魂才不会漂泊无依。
在记者问及碧生源以后的公益思路的时候,高雁首先肯定地说,“公益之路一定要走下去,因为,公司有利润,一定是要回馈社会的。一个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自己发展壮大,不能忘记社会,这样一个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
在碧生源,很多的员工来自于公司总部所在的窦店镇。如今,当地的百姓都以到碧生源就业为荣,而因为碧生源这个企业的存在,当地好多家庭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当记者采访部分员工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外来的企业工作的时候,这些员工几乎都有一个类似的回答:“当初来也是试一试,但是,马上发现,这个公司从来不拖欠工资。”于是,当地人来得就越来越多。
碧生源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碧生源产业研究中心,为高校科研及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此前,碧生源从山东科技大学以及其他高校招聘了很多应届毕业生,当许多企业希望聘用有经验的人好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的时候,碧生源却坚持自己培养大学毕业生。
伴随着公司的发展,高雁自己逐渐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阶段,她说,我曾经穿过名牌,但如今已不需要名牌,我曾经开过好车,很多时候,我觉得开个捷达也很快乐。
高雁说,“现在,给我带来最大的快乐就是付出,帮助别人”。
在碧生源的内刊上,她说,我们要感恩社会,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有了社会这个大熔炉,才有我们发挥的空间。
在公司,高雁是专管企业文化建设的。从企业人格化的角度,结合碧生源的企业文化内涵构建起了碧生源特有的CSR理念体系。碧生源深深意识到:企业的CSR理念深刻揭示了企业存在的理由。体现各个利益主体的权利和利益,并接受他们的监督和检验,是碧生源永葆青春的捷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碧生源从一款产品、一个区域市场发展成一系列产品、基本完成全国性的战略布局,并开始走出国门,出口海外。高雁说在未来的日子里,碧生源将一如既往地做适合我国消费者的好产品,更会坚持做一个感恩社会的好企业。
高雁,名字像是在在高空中奋力前进的大雁,现实中她和爱人赵一弘也满怀着鸿鹄之志带领碧生源不断前行,短短十年在香港成功上市,超越了人们对保健品市场的认知,稳稳地把持着中国功能保健茶龙头的位置。在公司一点一滴壮大的同时,高雁也用赤子之心一点一滴的回馈着社会,在高雁的倡导之下,碧生源没有忘记自己应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怀抱感恩之心反哺社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在教育公益、扶贫助弱、灾难救助等方面恪尽企业职责。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一味地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在关注社会公共问题和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人们自然会关注你的品牌,产品销售已经不是问题。对保健品这类服务行业来说,只有真心“爱”我们的消费者、“爱”我们身边的人、“爱”自己的企业和事业,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人们的支持,企业才能真正做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碧生源意为碧绿生命的源泉,同时意为与消费者有毕生的缘分。而这毕生的缘分必须是以关爱消费者的身体为前提的。谈到企业的发展,高雁说,“碧生源虽然之前陆陆续续作了很多资助与捐赠,但是我觉得还不够成体系,碧生源乐意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