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丹佛南普拉特河绿道建设及其启示

2012-04-29王珺周亚琦

广东园林 2012年3期
关键词:丹佛绿道建设

王珺 周亚琦

摘要:近年来,“绿道”建设正在我国逐步兴起,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将绿道的建设列入实际规划之中,成为我国建设绿道的先行地区。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理论研究以及实际经验相对缺乏,需要对国际上一些优秀的绿道建设经验进行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丹佛南普拉特河绿道的建设背景、资金来源、提升途径等,以期为我国正在兴起的绿道建设提供一点些启示。

关键词:绿道;丹佛;南普拉特河绿道;建设;非赢利组织(英文相应)

1. 导言

绿道(greenways)的理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并不陌生。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中认为: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路等的人工线型开敞空间。国外关于绿道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特别是美国,已经开始形成全国综合绿道网,延绵4500多公里的东海岸绿道,从缅因州的加拿大边境一直延伸到佛罗里达州。而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在绿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伦敦周边近300个绿色项链状的开放空间; (“又如”二字删掉)德国鲁尔区利用绿道建设带来了百年脏乱老工业区的复兴;日本仿效西方建设大片的绿道开放空间,并通过滨河绿道建设来连接自然景点。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理论研究开始在我中国大陆国城市规划、景观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逐步兴起。但实践活动在我国国内还才刚刚开始,浙江省曾于2005年开始建设浙江省域绿道网的尝试,但该项目仅处于规划阶段,后因种种原因而夭折。2010年1月,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促进宜居城乡建设,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率先在珠三角进行绿道网建设。随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和《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根据规划,从2010年起,广东将用三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长约1690公里的区域绿道,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场所,直接服务人口约2565万人,能增加约30万个就业机会 。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对于绿道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国外的绿道优秀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将有助于国内绿道建设在我国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因此,本文将介绍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南普拉特河绿道(South Platte River Greenway)的建设状况,以期为国内我国的绿道研究及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2. 南普拉特河绿道总体概况

丹佛在美国西部,位于一片紧邻洛矶山脉的平原上,南普拉特河自北向南贯穿该市,而河东岸就是丹佛的市中心。丹佛绿道系统全长80英里,由南普拉特河绿道(South Platte River Greenway)(11.32英里),樱桃溪绿道Cherry Creek Greenway(12.8英里)、沙溪绿道(Sand Creek Greenway)(14英里)以及熊溪绿道Bear Creek Greenway(13.55英里)等绿道组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普拉特河绿道(见图1)。

南普拉特河绿道沿着南普拉特河蜿蜒而成,风光秀美。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该河流曾经污水横流,被垃圾侵占,被人们忽略,甚至与丹佛隔绝。1965年发生了一场大洪水,这场灭绝性的灾难唤醒了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在丹佛全市人们的支持下,在志愿者以及一个非盈利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1974年6月,建设普拉特河绿道的活动开始了。

当时的丹佛市长Democrat Bill Mc Nichols,成立了普拉特河开发委员会(Platte River Development Committee),并邀请共和党的参议员Joe Shoemaker主持工作。委员会指出240处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在委员会的努力下,一些诸如往河流倾倒垃圾的不良行为被制止,一些影响环境的企业被要求搬迁,铁路线也被改线。另外委员会被分为多个不同特性的团队,每个团队负责河岸的一部分。这个方法很快产生了许多特性不同的小公园或小的节点,并用步道将这些节点联结起来,形成了南普拉特河绿道。

南普拉特河绿道包括17个河畔公园,多个漂流船的滑道,并由步行系统将其连接。绿道沿着河道穿越桥梁、道路,绿道贯穿南北;被建筑废料侵占的河岸变为富有生活气息的积极的休闲空间,人们在其中漫步,骑脚踏车,滑板……(见图2、3、4)。

由于绿道的建设,如今的南普拉特河生机盎然,环境优美,适宜娱乐,并成为大丹佛地区的居民为之骄傲的地方(见图53、64)。同时,南普拉特河绿道也成为丹佛绿道建设的样板工程,在促进丹佛市绿道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南普拉特河绿道经验总结

总结起来,南普拉特河绿道在以下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3.1 绿道的资金支持

南普拉特河绿道的成功得益于一个非营利的基金组织——南普拉特河绿道基金会。该基金会成立于1974年,专门用以保护南普拉特河水道并促进南普拉特河的复兴。

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州政府。另外,绿道基金还接受个人的捐赠以及各类志愿者的帮助。所有筹募到的资金会被投资到一个安全可靠的长期的项目中,将累积的利息用于资助所有保护与振兴南普拉特河绿道的活动。

基金会年度预算平均在45万-50万美元,其中50%用于绿道保护信托(Greenway Preservation Trust),每年大约20万美元,另外50%中,8.5万用于青年教育,4万用于青年就业,2.5万用于免费的文化活动,5万用于河流以及周围地区环境的持续改善,如岸线的整理,沿河自然保护等。

3.2 设计结合自然

在绿道建设方面,南普拉特绿道与樱桃溪绿道、沙溪绿道、熊溪绿道等形成综合性的整体绿道环境。南普拉特绿道更是充分利用南普拉特河秀美的自然风光,依傍南普拉特河畔建成多个有特色的河畔公园,以及多个漂流船的滑道,并通过四通八达的人行道系统有机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优美的风景网络,不仅绿化的城市环境,更是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人们举行各种重要活动的一个好场所。

南普拉特绿道建设经验表明,绿道建设的过程不是纯粹的人造环境的过程,更不是破坏自然,完全按照人的意志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而是结合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保护原有环境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人工改造,形成天人合一的绿道环境(见图7、8)。

3.3 绿道的活动组织

绿道将自然环境与市民的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河道里有游船服务,在船上能够观赏南普拉特河两岸美丽的景色,在非机动车道上可以骑车、滑行、徒步休闲。

为丰富绿道内户外活动的类型,基金会还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免费公共活动,这些活动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逐渐成为城市的传统活动,包括7月份的Confluence 音乐会和8月份的“River Flicks”,这些活动都在Confluence公园举行。还有每年秋天由志愿者自发组织的的流域清理活动,被称之为南普拉特河清扫“South Platte River Sweep”。这些活动帮助丹佛市民更好的了解这条河流,并且帮助他们理解保护珍贵环境的重要意义,推动绿道建设持续发展。

3.4 推动教育的发展

基金会还开展了一个被称为南普拉特河环境教育的青年教育项目(South Platte Riv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简称S.P.R.E.E.),通过这个免费的项目,向数以万计的游客介绍了这座城市中伟大的自然资源,也向他们宣传绿道建设的意义。

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六万名年轻人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许多学校成为“S.P.R.E.E. Schools”,学校课程的每一个方面都已经以某种方式与这条河流融为一体。这些学生,也很享受各种各样的河流实地活动,包括探寻幽灵城、淘金体验、在Confluence 公园发掘丹佛的诞生地等。此外,基金会还为年轻人在暑假提供若干个工作机会,来自当地各种学校的中学年龄段的学生,被训练成导游,在这个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短途旅行中为更年幼的学生作导游 。

绿道建设结合了环境教育,培养了下一代的生态意识。在南普拉特河沿岸的Overland Pound公园里,SPREE组织了儿童钓鱼活动,工作人员叫小孩子们钓鱼的礼仪、钓鱼的安全、钓鱼的技术等等,练习完这些技能,学生才允许在池塘边钓鱼。这种钓鱼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特别的体验,使得他们建立起对大自然浓厚的热爱,对于鱼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野生动物的关注与爱护 。

3.5全方位的后续维护工作

南普拉特绿道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绿道风景,并长盛不衰,这和丹佛市在绿道建好之后的合理利用有着莫大的关系,也是丹佛市合理维护工作做得极其出色的一个体现。在绿道建设建成以后,不仅有相应的委员会和非营利性的基金组织参与绿道维护工作,而且他们还对绿道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并利用绿道对人们进行环境教育等。这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绿道资源,而且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加的绿道的人气,依靠大众的力量对绿道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使南普拉特绿道成为丹佛一道亮丽的风景。

南普拉特绿道卓有成效的后续维护工作表明,单一的绿道维护方式的效果不是最佳的,只有集各方的力量对绿道进行有效的综合性维护,才是使绿道保持长久生命力的不二法宝。

4. 对我国绿道网建设的启示

绿道建设的意义与作用,这是包括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已经探讨过的问题。对于如何规划建设绿道的硬件设施(包括道路、环境小品的设计与建设),我国并不缺乏经验。但丹佛的南普拉特河绿道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却是在绿道的各类设施建成之后,如何对绿道进行持续发展与提升。

4.1 建立非营利基金会用以完善绿道的持久建设

绿道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完工之日即可大功告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哪怕绿道建设成功之后,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对其进行维护。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不太可行;而依靠企业行为,又恐怕非其能力所能及;因此,需要介于两者之间的机构——非赢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来完成。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完全可以借鉴丹佛的经验,建立一个绿道保护基金会,政府提供一部份资金,民间企业提供一部份资金(作为回报可提供冠名权等广告回报或者减少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及个人的捐赠。将这部分资金作为本金,将其投入到长期、安全且有固定收益的项目当中,将其收益作为绿道保护与提升的配套资金。这样一来,绿道维护与提升的最大难题——资金问题便有望得到有效的解决。

4.2 因地制宜,建设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绿道

绿道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造人工泉、树立人工雕塑等这样一些没有内涵性的工作。绿道建设的目的不是打破一个自然环境,建造一个人工环境的过程,而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对整个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使之合理升级的过程。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尽快作出非同凡响的政绩,时常大搞速成的形象工程等。绿道等风景建设因为看得见、摸得着,不仅能够使领导的政绩一目了然,而且建设期限不长,是速成形象工程的一个不错的选择。结果,我们有些绿道建设不仅没能够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的作用,反而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给当地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并留下严重的后患。

因而,在绿道建设方面,借鉴南普拉特绿道将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经验,我们要接受过去的教训,对绿道建设的可行性作出评估,并在绿道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监督,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维护生态平衡。最终使绿道真正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的作用。

4.3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升绿道知名度及其社会价值

绿道的建设除了有一定的生态价值以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而这种社会价值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当中,往往被忽略。风光秀美的河岸,配套齐全的公园,要么因为昂贵的门票无法让市民接近,要么因为人气的冷清而逐渐被人遗忘。而任何场所如果离开了市民的活动,都将丧失存在的意义,只能成为城市中供人参观的摆设。因此,各地政府应该结合绿道资源以及本地特色,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如免费的展览,免费的户外电影,免费的文艺表演等等,让市民积极融入其中,活跃绿道气氛。

因为绿道在城市中具有渗透性特点,在绿道中举行这些活动,对于解决珠三角地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问题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并使市民生活真正与绿道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提升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正面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4.4 加强与学校建立联盟,提升绿道的教育意义

绿道的价值提升,还需要与教育相结合。绿道基金会可以与当地学校进行联盟,将绿道作为学习、考察、调研以及实习的基地。一来可以向学生宣传绿道的价值、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绿道及环境的保护具有可持续性;二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大自然的场所,如辨析各种植物,让学生抛开书本,将课堂搬到实地。三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如设立各种岗位,如导游、活动组织者、参与者,这对于教育来说,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4.5 全方位的后续维护,使绿道真正常绿永在

绿道有效的后续维护不是简单地靠哪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很好地完成的,而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力量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来维护绿道的良好环境,保护绿道的生态平衡。一方面,我们要依靠各方面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非营利性的基金组织对绿道进行有效的维护,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对广大群众加强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共同来维护绿道的常绿永在。

这对于我国很多绿道等风景建设之后就无人问津,成为摆设,成为慢慢损耗的对象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要在绿道建成后,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合理利用绿道资源,并持久地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保护绿道环境。

4.6 作为精神文明窗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世所公认,但精神文明的建设却相对滞后。绿道作为人们理想的休憩和娱乐公共场所,是人流大、群体性集中的重要场所。基于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绿道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绿道上,不仅可以举行各种展示性的教育活动,也可以举行一些全民参与的教育活动,在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行动能力,营造精神文明氛围,将十分有利于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结语

南普拉特绿道是国外成功绿道的典范,其成功的经验有许多是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因地制宜地借鉴的。目前我国珠三角绿道网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我们期待着通过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带动广东省其它地区,甚至全国其它省份的绿道建设;我们期待着通过绿道建设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城市美化、城市活力、国民素质等的大力提升;我们更期待着以绿道建设为契机,真实而有效地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当中。

致谢:文中部分图片由Robert Searns先生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

1.[美]Loring Lab. Schwarz等著,余青等译. 绿道规划·设计·开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2~25

2.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紧张. 生态学报,2006[9],P3108~3116

3.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2010.1,P2~7

4.http://www.pps.org/great_public_spaces/one?public_place_id=57#

5.SPREE http://www.spreeweb.org/fishingforkids/index.html

6.http://www.greenwayfoundation.org/home/contribute.html丹佛绿道基金会http://www.greenwayfoundation.org/home/contribute.html

猜你喜欢

丹佛绿道建设
绿道上的“风景”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Active Resistance of Asia in Globalization Process
美国夏季户外运动用品展在丹佛举办,引发关于关税和运费的探讨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