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29张小燕
张小燕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决定了它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及区域性的特点,研究范围宽广,研究内容复杂、抽象,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是初中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门课程。而现代教育中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形成过程等,通过情景再现或创设情境,动画演示等方法都能予以很好地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它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在课堂上可以动静结合,声画同步,实现情景再现或有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在讲授《黄河的治理》这节课时,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黄河景观视频,配以气势磅礴的黄河钢琴协奏曲。通过创设情境,上课之初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不同河段的特点和气势,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西双版纳》,播放一段西双版纳的旅游宣传片,学生全被其中丰富奇异的热带自然景观以及多样的民族风情所吸引,然后将世界同纬度的北美洲南部、非洲北部、西亚等地区干旱的自然景观用图片的形式一一展现出来,西双版纳与这些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感叹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同时,更是激起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并且高效。
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地理学研究范围宽广,许多是学生无法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的,而且初中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弱,因此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往往成为学习的难点。而多媒体通过动画演示,用模拟、定格、拉近、放大、闪烁等方法,根据需要把地理现象、地理原理产生的过程清清楚楚呈现出来并且可以不断重复,形象直观,从而突破难点,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传统教学中教师口头讲解半天,即使加上板画,很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Flash动画可以轻松突破这个学习难点。首先画面是拥有陡坡和缓坡的一座山脉,显示山脉上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海拔的各点闪烁并连接成线,出现不同海拔的等高线。然后山脉消失,各条等高线投影至水平面形成等高线地形图。短短几秒钟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表现得清清楚楚。最后山脉实体图出现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上方,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得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多媒体技术直观、立体地表现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既形象又快捷,大大缩短了学生对抽象地理原理的认识过程,轻松掌握学习难点。
多媒体技术以它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方式的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是初中地理教学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可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没有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而是通过大量的幻灯片全部呈现给学生。一节课播放了四、五十张幻灯片,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这么做的结果是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媒体而不是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看似热闹,但学生真正落实的内容却很少。这样应用多媒体技术,非但没有发挥辅助作用,还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其次,多媒体教学容量大,节奏快,很多学生跟不上记笔记,对后面的复习造成困扰。最后,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用电子板书替代传统板书,虽然省时,但电子板书停留时间太短,远不及传统板书可以长时间给学生传递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多媒体的使用不在多而在于精。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