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向韩寒讨个说法
2012-04-29马人人
潮男夜话·马人人专栏
白天小清新,晚上重口味。新浪微博@马人人
韩寒于我,是位十分重要的作家。以前我这样说,以后我还这样说。
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是十几年前的《新概念作文》上《书店》、《求医》和《杯中窥人》三篇文章,才气逼人,刻薄、灵动,处处流淌着自由奔跑的气息,放在一本中学生作品选集中,无形间就甩了同龄人几个身位——当其他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还在抱怨代沟、体验初恋,在师长夹击的缝隙中,挤压一点忧伤、一点明媚的文字时,韩寒已经在嘲讽大人的世界了。
2000年《三重门》问世,第一时间收入囊中,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就把它看完。兴高采烈地与所有人分享,印象中,那是那个年代太少见的,描写中学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
《三重门》之后,韩寒成了明星。因为他可以挂7门课,连高中都没读完,依然可以当作家。对于叛逆期的我来说,简直是太完美的榜样,至少,给了令我深恶痛绝的应试教育,一记重重的闷棍。那时起,韩寒在我心中,就是个战士。
我对《书店》、《求医》等几篇成名作,可谓烂熟于心,厚厚一本《新概念》,就那几页纸的边缘被我翻得格外黑。对于文章中那种耍着小聪明的尖酸劲儿,实在有说不出的喜欢。看久了,自己也不再愿意写中规中矩的“应试作文”,甚至对写作产生了一点兴趣,喜欢表达一点独到的见解,还喜欢在文章里讥讽一些平时看不惯的人和事——到现在都还保留着这项不太厚道的习惯。
初三时换了个语文老师,是个胖胖的老太太,要求我们写“周记”,题材、文体不限。我就有意无意地模仿韩寒的笔触,把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分门别类,吐槽或者感慨。老太太大概没读过韩寒,看我写的东西挺新鲜,总是念给同学们听,甚至有一次给我的评语是:“这是你自己写的么?我觉得写得真好!”
当时年轻气盛,怎么看都觉得这评语刺眼,干脆用后一周的周记机会整篇反击。再后来,为了证明自己的“创作实力”,连语文考试里的作文,也都按自己喜欢的风格来写。不再引用黑格尔、托尔斯泰的名言,也不再心灵鸡汤、根正苗红,虽然才华、胆识都赶不上韩寒,但至少在文字上,要做一个像他那样飞驰的少年。至于分数,竟没有想象中糟糕,试过之后我才明白,原来老师们的品味,也不是那么死板。
我在韩寒身上学到最可贵的品质,一个是叛逆,一个是质疑。
韩寒的叛逆自不用说。学生时代,十几岁的年纪,谁内心没有点讨人嫌的反叛呢?可是大人们都教我们把棱角磨圆,唯有韩寒不仅不磨圆,还把棱角赤裸裸地展示给世人看,仿佛在宣告:不用磨,光靠这几根棱角,我也能活得挺好。
韩寒的质疑精神,则需要从他的文章里来感受的。至少在刚才提到的那组成名作中,是一个对教育制度、分配制度、等级制度,甚至每一个出场人物的“表”和“里”,都抱有质疑习惯的作者。这种质疑,是通过对生活微小细节的持续观察,而沉淀得出的。
虽然中学之后,不再继续阅读韩寒的文章,但14岁那年起,韩寒对我的影响,就似乎一直未曾远离。到如今码字为生,都在心里感谢他,让当年的我认识了写作,这样真实而有趣的表达方式。以至于每当有读者在微博上留言,把我比作武汉的韩寒,都让我有点小小感动。
不读韩寒的日子里,听说他做了赛车手,听说他成了“公知”,听说他当了爸爸,听说他写了论民主的“韩三篇”……但这些,似乎都离我太远,因为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普通人了,偶尔看一篇他的博文,也都是观点加上俏皮话,少了点灵动。
年少时的偶像,知道他过得还挺好,就遥遥地祝福、默默地崇拜吧。直到今年春节期间,“韩方大战”在网上打得轰轰烈烈。质疑、悬赏、笔仗、起诉……半个月之后,截止我写这篇专栏的时间,都还没有出来一个结果。
其实感性上,我是无限希望韩寒能取得这场口水战的最终胜利,即便会让“打假斗士”方舟子失一次手。毕竟没有人,会希望在长大之后,得知自己年轻时视为精神领袖的人,是个骗子。
但正因为这个精神领袖是韩寒,那个教会我叛逆和质疑的天才作家,我不愿盲目地、无条件地去相信他,我所喜欢的韩寒,不会喜欢我这样做。
也有人劝我,不管有无人代笔,受到那些文章影响的你,现在过得很开心,不也殊途同归?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书店》、《求医》、《三重门》这些不是出自一位少年之手,那么当年在精神世界里默默指引我的人是谁?如果他身上的棱角是一场精心制作的巨大的秀,那我的崇拜是否如《楚门的世界》般荒唐?如果……我不敢想下去。
更可怕的是,《书店》、《求医》、《三重门》这些作品,正是被方舟子们第一批拿来打假的对象。
面对质疑,韩寒当然可以选择不回应,继续写字,让时间稀释流言。可是他回应了,大张旗鼓的悬赏之后,又搬出了法律武器,亲属、好友、同学、合作伙伴纷纷站出来表态力挺。
而反观“倒韩派”,以方舟子为首的彭晓芸、木子美等人,不仅每一篇分析帖都根据韩寒父子的创作和言论而来,绝少带有针对性能力、外形的攻击。
几天的网络大战下来,随着韩寒反击手法和力道的孱弱,连我这个资深“韩粉”都逐渐变成了“骑墙派”。而当韩寒提出“作家无法自证”的委屈之后,我甚至不自觉地站到了方舟子一边——因为作为一个同样以写字为职业的人,如果有人质疑我的文章是否有人代笔,我都至少可以想出来3种方法来证明自己。
韩寒于我,是位十分重要的作家。以前我这样说,以后我还这样说。
因此面对这次公众信任危机,我一定要向韩寒讨个说法。希望那个我喜欢的韩寒,能像17岁时的他那样,站出来,让所有人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