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

2012-04-29曾璜

中国摄影家 2012年3期
关键词:汤姆逊闽江摄影家

曾璜

博涛(Bertall)

法国博涛照相馆拍摄的“参加1867年世界博览会的中国茶姑”图中人物:念亚彩(右),周雅妮(音)。 1867 (华辰拍卖供稿)

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关“福建茶叶生产”的照片。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人参加世博会的影像记录。

博涛(Bertall)是19世纪法国著名绘图师、木刻师、石印师及插图师 Vicomte Albert dArnoux的笔名,为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起。博涛承担了1867年中国世博会参展人员的CDV照片的拍摄。CDV(carte de visite)可称“名片格式肖像照片”,是1854年在法国发明并在全球流行的照片形制,通常是以一张大小约5.4×9厘米的蛋白照片贴附在6×10厘米的卡纸上。

2010年6月18日,《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约翰·汤姆逊后的福州和闽江》展(下简称《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在福州古街三坊七巷静静地拉开了序幕。据不完全统计,在12天的展出期间,这个没有开幕式,没有剪彩仪式的展览吸引了3万多人前来参观,写下了16本留言。展厅里挤满了络绎不绝、流连忘返的观众,耄耋老人带着沧桑的回忆向身边陌生的年轻人述说着曾经的历史,时尚的情侣细细品味着100多年前的服饰和建筑,懵懂的孩子在大人们兴致勃勃的讲述中憧憬着未来的美好,远道而来的外宾则留下了一长串外文表达对古老中国变迁的感慨。

一、18万美元的摄影画册和遗失的影像

2006年,一本《福州和闽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摄影集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18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引起了中国摄影界的关注。这是一本出版于1873年的摄影集,作者是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纪实摄影家的苏格兰人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福州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作为当年国际上最重要的茶叶和瓷器集散地,它很快就吸引了外国殖民者的目光,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员的流入,加之政治、文化的渗透,使整个城市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1870年前后,汤姆逊慕名来到福州,于1873年在伦敦出版了《福州与闽江》摄影集。据史料记载,该书共印制了46本,目前有案可稽的共有6本,分别收藏于欧美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古籍善本库中。因此,《福州和闽江》入选世界摄影史上最重要的画册,也成为最昂贵的中国摄影集。

1870年以后,随着汤姆逊的照片广为传播,许多外国摄影家循迹来到了福州和闽江流域拍摄,其中包括德国的恩斯特·柏斯曼(Ernst Boerschmann,1900s),美国的汤姆·希拉(Tom Sila,1900s)、威廉·盖洛(Geil, William,1910s)、唐纳·曼尼(Mannie, Donald,1920s)、亨利·法兰克(Harry Franck,1920s)和纳福·格尔登(Ralph Gold)、西德尼·甘博(Sydney David Gamble),法国的丘希尔·法拉维尔斯(Chusseau-Flaviens),英国的辛希勒·约瑟夫(Cecil Beaton)等人。日本人也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中国进行过系统的影像采集,其中包括福州和闽江流域。史料表明,二战期间停靠在黄浦江上日本军舰的大炮,可以对上海的建筑物“指哪打哪”,原因就是他们曾对中国做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其中包括系统地拍摄照片。解放后几十年来,这些与殖民主义有着某种瓜葛的珍贵影像,在岁月的流逝和政治的挤压下,被人为地屏蔽和无意地忽略了。

二、让影像说

2009年,中国特稿社和海风出版社在三年调研的基础上,开始了《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展具体实施和拍摄。这些拍摄于不同世纪的影像,将述说怎样的故事?

自古以来仓山、中洲岛和台江就是闽江流域最重要的码头,也是国际上茶叶和陶瓷的主要集散地,1870年的照片和资料显示这里是一个泊有千帆的繁忙大港,大批外国淘金者聚集于此,并在租界里建起了洋楼、俱乐部、图书馆和网球场,形成了当地最主要的外国人居住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显示,解放前的100多年,这里的景观没发生太大变化。改革开放的30年里,福州港下移,闽江两岸陆续又建成了福州最大最好的住宅区。

早在明朝,天主教就传入福州,鸦片战争后,大批外国传教士再次来到福州,建起了名目繁多的教堂,用洋文、中文,甚至福州方言传教。由英国传教士于19世纪50年代建造的石库教堂位于闽江南岸的山上,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庙宇隔墙相望。重建于1933年的仓山泛船浦教堂现在是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并作为福建教区的主教堂,与其他众多教堂一同在仓山地区构建出颇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宗教人文景观。福州郊区长乐福东村春节传统的游神活动中,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神”在村口西式教堂前载歌载舞,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活动在福州共存共融,交相辉映。

在外国摄影大家的镜头里,福州的女人强壮、健康、勤劳,她们光滑的黑发上佩戴有各种银饰和鲜花,服饰简朴,不裹脚,套着美丽的绣花鞋,还从事着包括摇船摆橹在内各种各样的劳作;20世纪中叶的福州知青,则安然从容地面对着命运的安排;2010年春节游玩于福州街头的女人们,在展现健康时尚的同时,还透露着一派妩媚和自信。

19世纪福州街头铜匠铺的工匠,以其精湛的技艺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而21世纪出自福州白沙镇的工艺品则远销欧美,这里一家工厂就可能拥有近万名员工,年产值过亿美元。

福州地区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全城曾建有千姿百态的古桥近800座,位于福州南郊的合浦古桥建于宋代,是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古桥。有600多年历史的万寿老石桥仅留存下影像,而几十座现代化的大桥、特大桥、高速公路桥和铁路特大桥横跨了闽江各个支流……

福州是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过去的140年里,它作为中国的缩影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涉及了闽江流域历史地理、社会生活、文化宗教、人文景观、民俗名胜、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城市从19世纪中叶的被迫通商口岸,发展成为20世纪对外开放城市、21世纪现代化的生态型宜居滨海城市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外国摄影师留下的珍贵影像和当下摄影家的艺术作品,见证着中国从封闭、迷茫到自强、自立的沧桑巨变。

三、数码网络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和数码影像的出现和普及,挑战着摄影记者的生存方式和报道摄影的营运模式,但同时也提供了开放互动的平台和全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互联网为“福州和闽江”项目收集老照片和历史资料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可能。18万美元天价的《福州和闽江》就是在索斯比网站上获取的,对约翰·汤姆逊研究和早期来华摄影家的找寻也主要通过互联网实现。当了解到汤姆逊的原始底片保存于伦敦的WELLCOME图书馆后,我们也是通过网络查找图书馆的资料,并与他们取得联系。图书馆威廉·舒巴赫馆长很快就回信支持项目的实施,并提供了出自汤姆逊原始底片的数码影像。

《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还利用互联网的互动传播效应,通过网络公开征稿,得到了远在纽约和香港学者的帮助,他们不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讯,并参与了历史资料收集、考证和翻译工作。网络作为活动开放的平台,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最终有20多位摄影家参加了拍摄,其中包括10位受主办方邀请的台湾摄影家。

新兴的数码影像输出技术,为展览提供了传统摄影展所没有的,或过于昂贵而无法实施的材质和介质,让《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展具有了特殊的展示效果,其中有仿铂金黑白照片,仿蛋白调棕照片,还有采用宣纸打印的影像,波拉一次成像染色法、针孔相机、8×10座机和6×17相机大底片拍摄的影像等等,其中仿铂金黑白照片和仿蛋白调棕照片在国内是第一次在摄影展览中采用。

当代影像艺术创作的一个趋势是对传统摄影术的重拾和利用。《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在选择作品时,鼓励摄影家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福州和闽江”。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还借助社会力量,从市场上购回了一批20世纪早期的原版老照片,为福州保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新华社将《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作为2010年的国庆特稿提供给中国驻外使领馆展示,并向海内外发稿,海风出版社将出版同名大型画册,而展览也将于今后数年里在国内外巡展。

沧海桑田,一个地域在不经意间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何况摄影这个高科技的行业。在应对数码网络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中,摄影人可以通过对摄影史上珍贵资料的找寻,对视觉表达多样化的鼓励,对高端摄影技术技法的鼓励,对新兴数码输出技术的应用来提升竞争力,这是我们策划和实施这个展览后得到的一点有益启示。

(右下图)仓山和中洲岛 1870s

1870年,在闽江边的仓山和中洲岛外国人居住地居住的外国人已有相当的规模。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是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茶叶市场之一,大批外国淘金者蜂拥而至,一座座小洋楼在这里拔地而起,还建有俱乐部、图书馆和网球场。

(右上图)福州万寿桥 1870s

福州万寿桥(位置为现解放大桥)为闽江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它的前身浮桥算起,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这座巨大的用花岗岩建造的石桥,除了石栏杆外,没有过多的装饰,表现了建造者方便和实用的设计理念。

西德尼·戴维·甘博

(Sidney David Gamble)

西德尼·戴维·甘博(1890~1968)是美国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办人。从1917~1919年、1924~1927年以及1931~1932年,甘博曾三次用社会学和现代人类学先进的研究方式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了问卷调查、实地访问、拍摄照片及影片,后出版了五本有关中国社会的书。他的学术著作和摄影作品表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历史眼光、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对异国民族善良、友好的品格。1989年,他拍摄的中国照片首次在北美19个城市及中国内地13个城市巡回展出。而拍摄于福州的照片是第一次在中国展示,由美国杜克大学提供。

一、18万美元的摄影画册和遗失的影像

2006年,一本《福州和闽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摄影集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18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引起了中国摄影界的关注。这是一本出版于1873年的摄影集,作者是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纪实摄影家的苏格兰人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福州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作为当年国际上最重要的茶叶和瓷器集散地,它很快就吸引了外国殖民者的目光,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员的流入,加之政治、文化的渗透,使整个城市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1870年前后,汤姆逊慕名来到福州,于1873年在伦敦出版了《福州与闽江》摄影集。据史料记载,该书共印制了46本,目前有案可稽的共有6本,分别收藏于欧美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古籍善本库中。因此,《福州和闽江》入选世界摄影史上最重要的画册,也成为最昂贵的中国摄影集。

1870年以后,随着汤姆逊的照片广为传播,许多外国摄影家循迹来到了福州和闽江流域拍摄,其中包括德国的恩斯特·柏斯曼(Ernst Boerschmann,1900s),美国的汤姆·希拉(Tom Sila,1900s)、威廉·盖洛(Geil, William,1910s)、唐纳·曼尼(Mannie, Donald,1920s)、亨利·法兰克(Harry Franck,1920s)和纳福·格尔登(Ralph Gold)、西德尼·甘博(Sydney David Gamble),法国的丘希尔·法拉维尔斯(Chusseau-Flaviens),英国的辛希勒·约瑟夫(Cecil Beaton)等人。日本人也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中国进行过系统的影像采集,其中包括福州和闽江流域。史料表明,二战期间停靠在黄浦江上日本军舰的大炮,可以对上海的建筑物“指哪打哪”,原因就是他们曾对中国做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其中包括系统地拍摄照片。解放后几十年来,这些与殖民主义有着某种瓜葛的珍贵影像,在岁月的流逝和政治的挤压下,被人为地屏蔽和无意地忽略了。

二、让影像说

2009年,中国特稿社和海风出版社在三年调研的基础上,开始了《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展具体实施和拍摄。这些拍摄于不同世纪的影像,将述说怎样的故事?

自古以来仓山、中洲岛和台江就是闽江流域最重要的码头,也是国际上茶叶和陶瓷的主要集散地,1870年的照片和资料显示这里是一个泊有千帆的繁忙大港,大批外国淘金者聚集于此,并在租界里建起了洋楼、俱乐部、图书馆和网球场,形成了当地最主要的外国人居住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显示,解放前的100多年,这里的景观没发生太大变化。改革开放的30年里,福州港下移,闽江两岸陆续又建成了福州最大最好的住宅区。

早在明朝,天主教就传入福州,鸦片战争后,大批外国传教士再次来到福州,建起了名目繁多的教堂,用洋文、中文,甚至福州方言传教。由英国传教士于19世纪50年代建造的石库教堂位于闽江南岸的山上,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庙宇隔墙相望。重建于1933年的仓山泛船浦教堂现在是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并作为福建教区的主教堂,与其他众多教堂一同在仓山地区构建出颇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宗教人文景观。福州郊区长乐福东村春节传统的游神活动中,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神”在村口西式教堂前载歌载舞,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活动在福州共存共融,交相辉映。

在外国摄影大家的镜头里,福州的女人强壮、健康、勤劳,她们光滑的黑发上佩戴有各种银饰和鲜花,服饰简朴,不裹脚,套着美丽的绣花鞋,还从事着包括摇船摆橹在内各种各样的劳作;20世纪中叶的福州知青,则安然从容地面对着命运的安排;2010年春节游玩于福州街头的女人们,在展现健康时尚的同时,还透露着一派妩媚和自信。

19世纪福州街头铜匠铺的工匠,以其精湛的技艺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而21世纪出自福州白沙镇的工艺品则远销欧美,这里一家工厂就可能拥有近万名员工,年产值过亿美元。

福州地区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全城曾建有千姿百态的古桥近800座,位于福州南郊的合浦古桥建于宋代,是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古桥。有600多年历史的万寿老石桥仅留存下影像,而几十座现代化的大桥、特大桥、高速公路桥和铁路特大桥横跨了闽江各个支流……

福州是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过去的140年里,它作为中国的缩影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涉及了闽江流域历史地理、社会生活、文化宗教、人文景观、民俗名胜、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城市从19世纪中叶的被迫通商口岸,发展成为20世纪对外开放城市、21世纪现代化的生态型宜居滨海城市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外国摄影师留下的珍贵影像和当下摄影家的艺术作品,见证着中国从封闭、迷茫到自强、自立的沧桑巨变。

三、数码网络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和数码影像的出现和普及,挑战着摄影记者的生存方式和报道摄影的营运模式,但同时也提供了开放互动的平台和全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互联网为“福州和闽江”项目收集老照片和历史资料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可能。18万美元天价的《福州和闽江》就是在索斯比网站上获取的,对约翰·汤姆逊研究和早期来华摄影家的找寻也主要通过互联网实现。当了解到汤姆逊的原始底片保存于伦敦的WELLCOME图书馆后,我们也是通过网络查找图书馆的资料,并与他们取得联系。图书馆威廉·舒巴赫馆长很快就回信支持项目的实施,并提供了出自汤姆逊原始底片的数码影像。

《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还利用互联网的互动传播效应,通过网络公开征稿,得到了远在纽约和香港学者的帮助,他们不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讯,并参与了历史资料收集、考证和翻译工作。网络作为活动开放的平台,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最终有20多位摄影家参加了拍摄,其中包括10位受主办方邀请的台湾摄影家。

新兴的数码影像输出技术,为展览提供了传统摄影展所没有的,或过于昂贵而无法实施的材质和介质,让《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展具有了特殊的展示效果,其中有仿铂金黑白照片,仿蛋白调棕照片,还有采用宣纸打印的影像,波拉一次成像染色法、针孔相机、8×10座机和6×17相机大底片拍摄的影像等等,其中仿铂金黑白照片和仿蛋白调棕照片在国内是第一次在摄影展览中采用。

当代影像艺术创作的一个趋势是对传统摄影术的重拾和利用。《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在选择作品时,鼓励摄影家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福州和闽江”。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还借助社会力量,从市场上购回了一批20世纪早期的原版老照片,为福州保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新华社将《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作为2010年的国庆特稿提供给中国驻外使领馆展示,并向海内外发稿,海风出版社将出版同名大型画册,而展览也将于今后数年里在国内外巡展。

沧海桑田,一个地域在不经意间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何况摄影这个高科技的行业。在应对数码网络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中,摄影人可以通过对摄影史上珍贵资料的找寻,对视觉表达多样化的鼓励,对高端摄影技术技法的鼓励,对新兴数码输出技术的应用来提升竞争力,这是我们策划和实施这个展览后得到的一点有益启示。

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

曼尼的闽江风光照选自唐纳德·曼尼(1899~1941)的摄影画册。

曼尼曾任上海A.S.Watson & co.公司总经理,是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企业家之一。1920~1941年,酷爱摄影的他在旅居中国期间,拍摄了大量风光、民俗作品,出版有多本画册。

曼尼在拍摄上,并不注重特定内容,无论是晨雾、湖泊、江河、风光,还是桥梁、街市、胡同甚至灰尘漫天的篷车队,他都十分注意光影、质感与层次,且喜好侧逆光,具有明显个人风格。有些照片还具有国画般的情趣,可以作为中国文人画意摄影的参照物,感受东西方摄影文化的差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曼尼从未出现于中国摄影史中,不过他拍摄的原版照片为包括大英图书馆在内的欧美各大机构所收藏,2008年曼尼作为北京国家图书馆举办的《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展中的摄影家,引起了学者和藏家的关注,是民国中国摄影史上一位被“遗漏”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摄影家。

曼尼的画册在制作上相当考究,照片采用珂罗版印刷,手工粘贴入预留的空白页上,封面彩色织锦。曼尼偏爱凹版,但也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来印刷画册,包括手绘印刷,突出照片的木纹及织纹,让人想起铜板画和雕版画。在曼尼众多的画册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北京盛景》(the Pageant of Peking), 收录了66张作品,是老北京大型摄影画册中的经典;最珍贵的当属《扬子风景》(The Grandeur of The Gorges),该影集的内容是摄影家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长江流域,尤其是三峡宜昌至重庆段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该书虽不如《北京盛景》厚重,但收入的50帧图片中,包括有12张原版手工上色的银盐彩色照片,是民国时期摄影艺术的精品。

恩斯特·柏石曼

(Ernst Boerschmann)

恩斯特·柏石曼的《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3 (影易时代收藏)

恩斯特·柏石曼(1873~1949),德国建筑师。1902年,他首次来到中国后,产生了考察中国古建筑的想法,并在德国政府支持下,于1906~1909年游历中国12个省,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后出版了多部专著。1923年德文版《中国的建筑与景观》是柏石曼对中国古建筑全面考察和研究后,按照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建筑分类出版的精选图文集,其中包括有拍摄于福州的照片12幅,内容涉及了闽江、鼓山、三都澳和福州郊区的数个大墓。

郭晓丹

郭晓丹,采用针孔相机、低反差、绸缎输出的方式,用水墨效果来表现她心中儿时的福州老城区。

(上图)位于福州西湖风景区林则徐读书处的花园。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成为中国的民族英雄。

针孔摄影、绸缎输出 2010s

(中图)位于福州宫巷林聪彝故居的花园。这是一座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的福州最大的私宅之一。林聪彝,林则徐次子,曾随林则徐充军新疆,后扶病逝他乡的林则徐灵柩回福州。

针孔摄影、绸缎输出 2010s

杨婀娜

罗星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位于福州马尾港罗星山顶。后来成为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世界邮政地名称为“塔锚地”(Pagoda Anchorage),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寄达。1869年汤姆逊就是从这里进入福州的。

一、18万美元的摄影画册和遗失的影像

2006年,一本《福州和闽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摄影集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18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引起了中国摄影界的关注。这是一本出版于1873年的摄影集,作者是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纪实摄影家的苏格兰人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

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福州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作为当年国际上最重要的茶叶和瓷器集散地,它很快就吸引了外国殖民者的目光,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员的流入,加之政治、文化的渗透,使整个城市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1870年前后,汤姆逊慕名来到福州,于1873年在伦敦出版了《福州与闽江》摄影集。据史料记载,该书共印制了46本,目前有案可稽的共有6本,分别收藏于欧美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古籍善本库中。因此,《福州和闽江》入选世界摄影史上最重要的画册,也成为最昂贵的中国摄影集。

1870年以后,随着汤姆逊的照片广为传播,许多外国摄影家循迹来到了福州和闽江流域拍摄,其中包括德国的恩斯特·柏斯曼(Ernst Boerschmann,1900s),美国的汤姆·希拉(Tom Sila,1900s)、威廉·盖洛(Geil, William,1910s)、唐纳·曼尼(Mannie, Donald,1920s)、亨利·法兰克(Harry Franck,1920s)和纳福·格尔登(Ralph Gold)、西德尼·甘博(Sydney David Gamble),法国的丘希尔·法拉维尔斯(Chusseau-Flaviens),英国的辛希勒·约瑟夫(Cecil Beaton)等人。日本人也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中国进行过系统的影像采集,其中包括福州和闽江流域。史料表明,二战期间停靠在黄浦江上日本军舰的大炮,可以对上海的建筑物“指哪打哪”,原因就是他们曾对中国做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其中包括系统地拍摄照片。解放后几十年来,这些与殖民主义有着某种瓜葛的珍贵影像,在岁月的流逝和政治的挤压下,被人为地屏蔽和无意地忽略了。

二、让影像说

2009年,中国特稿社和海风出版社在三年调研的基础上,开始了《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展具体实施和拍摄。这些拍摄于不同世纪的影像,将述说怎样的故事?

自古以来仓山、中洲岛和台江就是闽江流域最重要的码头,也是国际上茶叶和陶瓷的主要集散地,1870年的照片和资料显示这里是一个泊有千帆的繁忙大港,大批外国淘金者聚集于此,并在租界里建起了洋楼、俱乐部、图书馆和网球场,形成了当地最主要的外国人居住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显示,解放前的100多年,这里的景观没发生太大变化。改革开放的30年里,福州港下移,闽江两岸陆续又建成了福州最大最好的住宅区。

早在明朝,天主教就传入福州,鸦片战争后,大批外国传教士再次来到福州,建起了名目繁多的教堂,用洋文、中文,甚至福州方言传教。由英国传教士于19世纪50年代建造的石库教堂位于闽江南岸的山上,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庙宇隔墙相望。重建于1933年的仓山泛船浦教堂现在是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并作为福建教区的主教堂,与其他众多教堂一同在仓山地区构建出颇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宗教人文景观。福州郊区长乐福东村春节传统的游神活动中,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神”在村口西式教堂前载歌载舞,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活动在福州共存共融,交相辉映。

在外国摄影大家的镜头里,福州的女人强壮、健康、勤劳,她们光滑的黑发上佩戴有各种银饰和鲜花,服饰简朴,不裹脚,套着美丽的绣花鞋,还从事着包括摇船摆橹在内各种各样的劳作;20世纪中叶的福州知青,则安然从容地面对着命运的安排;2010年春节游玩于福州街头的女人们,在展现健康时尚的同时,还透露着一派妩媚和自信。

19世纪福州街头铜匠铺的工匠,以其精湛的技艺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而21世纪出自福州白沙镇的工艺品则远销欧美,这里一家工厂就可能拥有近万名员工,年产值过亿美元。

福州地区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全城曾建有千姿百态的古桥近800座,位于福州南郊的合浦古桥建于宋代,是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古桥。有600多年历史的万寿老石桥仅留存下影像,而几十座现代化的大桥、特大桥、高速公路桥和铁路特大桥横跨了闽江各个支流……

福州是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过去的140年里,它作为中国的缩影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涉及了闽江流域历史地理、社会生活、文化宗教、人文景观、民俗名胜、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城市从19世纪中叶的被迫通商口岸,发展成为20世纪对外开放城市、21世纪现代化的生态型宜居滨海城市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外国摄影师留下的珍贵影像和当下摄影家的艺术作品,见证着中国从封闭、迷茫到自强、自立的沧桑巨变。

三、数码网络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和数码影像的出现和普及,挑战着摄影记者的生存方式和报道摄影的营运模式,但同时也提供了开放互动的平台和全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互联网为“福州和闽江”项目收集老照片和历史资料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可能。18万美元天价的《福州和闽江》就是在索斯比网站上获取的,对约翰·汤姆逊研究和早期来华摄影家的找寻也主要通过互联网实现。当了解到汤姆逊的原始底片保存于伦敦的WELLCOME图书馆后,我们也是通过网络查找图书馆的资料,并与他们取得联系。图书馆威廉·舒巴赫馆长很快就回信支持项目的实施,并提供了出自汤姆逊原始底片的数码影像。

《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还利用互联网的互动传播效应,通过网络公开征稿,得到了远在纽约和香港学者的帮助,他们不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讯,并参与了历史资料收集、考证和翻译工作。网络作为活动开放的平台,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最终有20多位摄影家参加了拍摄,其中包括10位受主办方邀请的台湾摄影家。

新兴的数码影像输出技术,为展览提供了传统摄影展所没有的,或过于昂贵而无法实施的材质和介质,让《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展具有了特殊的展示效果,其中有仿铂金黑白照片,仿蛋白调棕照片,还有采用宣纸打印的影像,波拉一次成像染色法、针孔相机、8×10座机和6×17相机大底片拍摄的影像等等,其中仿铂金黑白照片和仿蛋白调棕照片在国内是第一次在摄影展览中采用。

当代影像艺术创作的一个趋势是对传统摄影术的重拾和利用。《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在选择作品时,鼓励摄影家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福州和闽江”。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还借助社会力量,从市场上购回了一批20世纪早期的原版老照片,为福州保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新华社将《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作为2010年的国庆特稿提供给中国驻外使领馆展示,并向海内外发稿,海风出版社将出版同名大型画册,而展览也将于今后数年里在国内外巡展。

沧海桑田,一个地域在不经意间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何况摄影这个高科技的行业。在应对数码网络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中,摄影人可以通过对摄影史上珍贵资料的找寻,对视觉表达多样化的鼓励,对高端摄影技术技法的鼓励,对新兴数码输出技术的应用来提升竞争力,这是我们策划和实施这个展览后得到的一点有益启示。

(上图)建于宋代的金山寺位于福州城西的闽江下游支流乌龙江中,因形状类似于江苏镇江的金山寺,故曰“小金山”,现存的金山寺重建于1934年。

(下图)福州南郊合浦古桥榕树。合浦古桥建于宋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福州闽侯县。

猜你喜欢

汤姆逊闽江摄影家
闽江雨情
沈葆桢题闽江仰止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机智的汤姆逊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狙击手的誓言
想要照相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