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持有,胜过快进快出
2012-04-29钟洲
钟洲
2011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井喷的一年。单拍卖市场在上半年的成交总额就达到428亿元。2011年的春季拍卖会上,总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了112.71%。无论总成交额还是单品拍卖价格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在房地产和股票行情并不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下,艺术品投资开始逐渐成为部分有实力的投资者的青睐对象。与此同时,艺术品的特殊属性,也让它呈现出了与其他投资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艺术品玩的是兴趣和经验
位于汉口胜利街的泰兴里,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处由汉口燮昌火柴厂创办人叶澄衷所建的住宅群,安静地躲在闹市中间,自得其乐。对于武汉市一些爱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这里的泰兴里7号是他们的常聚之地。
进入到泰兴里7号,不禁会被屋内民国的装饰风格和各种考究的装饰品而吸引。“屋子里摆放的东西基本都是我陆续从各种展览或者朋友手中买来的。”泰兴里7号的主人林沫汝女士说。在这栋具有典型民国特色的建筑内,有秩序地摆放着不少当代艺术作品。
作为文化产业投资人的林沫汝,已经有十多年的艺术品收藏经验。每一年里,她都会拿出一笔资金来专门购买艺术品。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这笔资金的额度也在不断提升。
“去年的艺术品市场十分热闹,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林沫汝说。她以古玉为例,往年几千元就能买到某些古玉,而去年1万以下的古玉在市场上则很难找到。
2011艺术品春季拍卖会的火爆,让她这样的长期收藏人士也不得不加大了资金量,全年的投入约数百万元。购买的类型涉及玉器、瓷器、国画以及当代艺术作品。“从购买范围上来说,我并没有特定的限制,”林沫汝说,“主要以自身喜爱为前提。”
其实,对于个人收藏群体而言,2011年是能感受到压力的一年。由于艺术品价格的快速走高,机构收藏和基金收藏经过多年的酝酿终于纷纷登场,同时大量的机构资金和基金资金入市又抬高了成交价格。
长期持有可以降低风险
不过在林沫汝看来,即使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到艺术品市场,个人的投资与收藏仍然能占据一席之地。“用直接的金钱方式来衡量,我这十多年买的艺术品在市场上的价值最少都已经翻倍了。”林沫汝说。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因为自身喜爱,林沫汝就陆续购买艺术品,主要以古玩和字画为主。“最初大多在朋友圈子里购买,”林沫汝回忆道,“2000年以后,才开始去参加一些拍卖会。”林沫汝去的第一场拍卖会是由武汉本地某家报纸承办,当时的艺术品市场远没有现在火爆,拍卖会现场的多数作品都被她收去。其中,湖北某位老一辈画家的作品只花费了数千元。
文化产业投资人的敏感,让林沫汝隐约感受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中蕴藏的机遇。在2000年以后,林沫汝对艺术品加大了自己的关注度,每年年初都会制定一个购买预算,金额从最初的十几万涨到现在的上百万。不过,这个预算通常都会被突破。林沫汝笑道:“当看到一件中意的艺术品时,会很难压抑住自己想要拥有它的欲望,因此有时候多花钱也在所难免。”
每年花费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到艺术品市场中,也一度让林沫汝的一些商人朋友感到不解。在他们看来,这些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更多收益。不过林沫汝并不这么认为。“首先是因为我特别喜欢收藏,看到一件好的艺术品总会爱不释手。”林沫汝说,“其次,如果要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我购买的这些东西也增值不少。”
长江商学院曾在2008年发表过一份报告,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是:在过去10年里,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超过了股票。同时,短期持有艺术品的回报率波动性明显大于长期持有,而且,较长的持有期可以降低风险而不会影响回报。
林沫汝对于报告中的结论表示认同,近两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速度也让这份报告得到了更多支撑。在她看来,个人收藏并不适应快进快出。通常来说,一件艺术品的价格在3至5年内都会成倍增长。
在艺术品交易方面,林沫汝并不是一位积极的参与者。只要条件允许,她更愿意长期持有入手的艺术品。她在2005年以1万元买入了某位当代画家的油画,4年后以17万卖出,但却因此难过了一阵子。“这个东西不像股票,升值立刻就打算洒脱地卖出,你对它是有感情的。”林沫汝说。
除了感情之外,在林沫汝看来,艺术品投资和股票等金融投资的另外不同就是交易的方式。从根本上,艺术品买卖更能由买家自己掌握,而股票完全不是个人能掌控的。“如果你真的想出手,一件好的艺术品是不愁买家的。”林沫汝说。在进行交易时,收藏者们一般更愿意卖给理解这件作品的人。
初次入门者应多看多学
的确,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件好的艺术品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不难出手。但在鉴定证书漫天飞、作品鱼目混珠的当下,如何鉴定“好”或者“真”,就成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林沫汝在这方面无疑是一位成功者。在十多年的收藏生涯中,她几乎没有买到过伪作,而且还往往颇具眼力,在作者未大红大紫前以较低价格购入其作品。在2005年之前,林沫汝就以现在看来很低的价格收藏了湖北知名画家周韶华、曾梵志的作品。后者的面具系列画作曾于2008年拍出7000万元的高价,其他作品的价格也随之暴增。
不过,并非每位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都能有林沫汝这样的眼力和运气。2011年的“金缕玉衣” 巨额贷款诈骗案、徐悲鸿习作事件,不由使人们对于进入艺术品市场忌惮三分。
即便如此,林沫汝认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领域是大势所趋。“去年一年来,我明显感觉到武汉进入到收藏圈子的人越来越多。”她说。
的确,按照国际发展惯例来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整个社会往往会出现收藏潮流。当人均GDP达到5000至8000美元的时候,则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期。如今,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800美元,京津沪三市都已超过1万美元,开始收藏与投资艺术品的个人不断增加。
对于进入到艺术品市场上的风险,林沫汝认为是可以有效降低的。她建议初次介入者多读美术书籍,多看艺术展览、进拍卖行看拍卖都可以积累相关专业知识。更专业些的要求就是,要知道艺术品的价格、体系,多关注各大画廊的零售价以及拍卖会的竞拍价信息。如果是纯粹投资,建议选择有一定市场流通率的艺术家作品。
“真正进入到这行之后,你会发现它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的提升。”林沫汝在总结自己多年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之后,颇有深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