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从大片场到一亩田
2012-04-29苏达达
苏达达
从事影视行业相关工作,每天能听到多少遍“横店”这个词,你已经习惯到不会去计算。它就像一个符号,是拍片子的地方,演员的GPS定位、媒体探班扫场的首选;它是一个影视生产的集结地,是影视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横店的群众演员,每年有几万人横漂在各种影视剧中。一次次在影视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场景,还有一个个熟悉无比的专业群演脸,加上每次去横店之路的漫长颠簸,三伏三九的极端天气,也会折磨你的神经。影视产业化是发展的必然,新鲜血液的不断涌入,机场在建,横店一直在良性发展,之前横店也许是个大片场,可如今它变成能种多种作物的一亩田。横店影视产业基地的发展就像滚雪球,越强越强,越快越快。
后期大工厂成长之路
当年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何其幸
运,他被允许在北京皇帝的住所紫禁城里
拍摄了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等9项大
奖的《末代皇帝》。如今的电影人可没有
他这份福气了,紫禁城不能再那么拍了,
不过,横店后来满足了这些需求。
横店是浙江东阳市城郊一个群山环
抱的小镇,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都只修
到附近的义乌。但电影人趋之若鹜,因为
那里有“紫禁城”、按1:1比例复制的天
安门城楼、各种年代剧所需要的小桥流水
人家。1996年,导演谢晋要赶拍《鸦片战
争》,急于搭建具有19世纪末布景的拍摄
场地。当时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文荣承揽了
这个项目。4个月之后,曾经的荒山荒土
成为占地20公顷、拥有160多处建筑、纵
横交错的广州古街道,而且居然还有“珠
江”穿城而过。1999年前后,中国影视制
作的不景气,加上横店地理位置闭塞以及
有限的知名度,几乎再也没有剧组光临。
最严重的时候,影视城一年亏损5000万
元人民币。徐文荣做出一个令同行瞠目的
决定:横店所有拍摄地一律不收场租费。
果然,这一决定迅速吸引了大批剧组的目
光。他对“潜在客户”说:“你只要给我
图纸,我就能给你盖出来,多大的场景都
没关系。”而横店影视城在2004年账面
上才有微利,算盘是这样打的:影视城的
成本基本上是固定的,一旦赢利,滚动起
来就不得了。这样,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
可以在横店找到合适的“外景”。而对许
多影视人来说,横店的魅力绝不仅仅是场
景的完备,它意味着更多,比如效率和便
捷。
两年前,横店影视基地开始尝试成
立产业化实验区,东阳长城等九家影视企
业进入了上市主导期,一路高歌。横店是
一个典型案例,它有一种集合效应和凝聚
效应,从影视后期摄影棚基地开始做起,
起到整个对行业推动的一个后期的大工厂
的作用。如今,免收场租作为传统被沿袭
下来,徐文荣的儿子、现任横店集团董事
长徐永安则对自己的“客户们”说:“你
只要带着剧本来,我就能给你一个电视
剧。”
影视产业链基本完善的试验田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七年来在企业
的集聚模式、产业的开发模式、行业的管
理模式上成功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从造景卖景的影视拍摄基地逐步发展成一
个影视产业链基本完善的影视产业基地。
而“金融”嫁接“影视”迈出了大步伐,
解决的是影视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三年内向实验区内企
业提供总金额不超过30亿元的授信总量,
鼓励入区企业通过上市实现加快发展,并
且到海外进行兼并、收购、合作等。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目前建有28个
实景拍摄基地,11座大型摄影棚,是全球
规模最宏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2010年
接待剧组143个,合计拍摄影视剧3665部
(集),在横店拍摄的影视剧占全国影视剧
产量的24.6%。2011年1月至10月,实验区
入区企业新增47家,接待剧组135个,拍
摄影视剧产量2.5万部(集),占全国古装
剧产量的三分之一。
未来的机遇源于基础
未来五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仍然坚持以构建影视文化产业集群为主
线,以转型升级和联动发展为重点,发挥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基础优势、机制优
势和品牌优势,通过政策、产业和市场的
驱动,努力把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打造成
亚洲最大、全球著名的影视产业基地,把
影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东阳市区域经济的
支柱产业。实现“由影视拍摄基地向影视
产业基地转变,由单一服务功能向综合服
务功能转变,由传统低端产业向现代高端
产业转变”, 着力在后期制作、投融资
平台、人才集聚、发行交易、后产品开发
等五大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持续扩大产业
规模、培育大企业主体、大力繁荣作品生
产、着力提高城市品位、持续完善产业链
条。在产业链条上,建立后期制作基地、
加强演员经纪服务、加快推进影视衍生产
品开发和经营、搭建影视作品交易平台、
打造“影视院线”品牌:在未来5-10年,在
全国各地建成300多家五星级影城。
无序竞争的忧思
到横店影视城的摄制组越来越多,
同时影视产业链也越来越长。从2003年
徐永安提出创建“影视产业实验区”的
设想,到现在它仍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
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而横店集团为主要
投资方。包括于冬在内的行业人认为,从
2011年开始,中国影视市场已经出现大
的变化,其一就是产业格局的变化。过去
都是围绕项目本身赚钱,以此为目标,现
在是大市场观念和产业链的布局,但这
样会形成一系列的竞争格局,包括国有企
业、私营公司和上市公司,会形成多方利
益竞争的局面,竞争局面有好的一方面,
是带动了整个影视产业的大发展,不好的
一方面,也会带来恶性竞争。最直接的利
益竞争体现在合拍片项目的争夺上,互相
竞价,造成了中国的影视资源和资金的恶
性抬价,造成了一些浪费。长城影视董事
长赵非凡认为,横店的现状是不够稳定,
横店花了十五年时间,做成了全世界最大
的影视拍摄基地,那么为什么不再花十五
年做成全世界最好的影视旅游文化的标
志性的园区呢?
徐永安:120亿推动第三次发展机遇
居安思危,或许应该采取更冷静的
一种态度来看待这个行业的发展,横店
的发展之路也是这样。大发展、大繁荣的
号角虽然吹响了,但是从硬体到软体的转
型,始终应该是探索的一条路,面对一哄
而上的影视基地和企业投入,我们更多地
需要一种镇静效应,因为横店集团经历过
的痛楚或许和看得见的成绩一样多。
Q:饮水思源,当初是谢晋导演找到了横店,还
是横店找到了谢导?
A:应该是一种缘分吧,谢导在寻找《鸦
片战争》的拍摄基地,所以正好跟我们有
缘相逢。
Q:当时你们的态度是什么?
A:非常积极,本身我们对影视文化有一
个非常好的预期,所以从战略上也是非常
符合。但是跟谢晋导演接触以后,我们对
影视文化的发展,初步就在脑海中形成
了。
Q:什么时候有这种变成产业实验区的构想?
A:实验区是我们抓住的第二次机遇,
1996年我们涉足影视文化产业的时候,
其实是受益于咱们国家经济改革开放,所
以文化以后会成为人们生活的形态,这是
我们集团当初对文化的第一次认识,所以
那个时候我们从工业的投资当中来投入文
化产业,这是进入文化产业的一次机会。
2004年,广电总局批准影视产业实验区,
叫实验,所以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影视产业
升级发展的契机。
Q:本来这个事是你们集团、你们家自己干的
事,那自己干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把这个成果
拱手相让,引入更多竞争对手?
A:其实我认为这不是竞争,这是互补,一
家不能繁荣,不是对立的,是互惠的,共
同发展。
Q:商业、企业总是以利为先,产值最大化是
根本的,产业园区扩大之后,整个平台扩大之
后,整个横店集团利润会更多。
A:非常对,横店集团投资的影视文化产
业是一个产业链,但是我们的实验区其实
是以内容制作为主的,所以这本身在业务
上也是相辅相成的。
Q:但是都希望在这个行业当中具有垄断地位,
这样可能会更加节省成本,节省资源,对于保
证垄断效应,横店集团是否有充分的自信和方
法?
A:我觉得任何人都垄断不了,只有共同
发展,垄断不能成为这个产业发展的手
段。
Q:现在在整个实验区,从产值、经营规模、影
响力来看,横店集团能够占多大的份额?
A:应该说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影响力是非
常之大,累计在这个实验区里面产出六十
几个亿,然后计划目标是每年六十几个
亿,这对我们影视产业起到非常巨大的推
动作用。
Q:以前有很多摄制景点都是集团投资的。这个
产业链是什么样的结构?
A:影视产业刚才我们提到,以影视为魂,
旅游为表,其实我们真正的收益,一方面
对影视企业的支持,就是免收场租,降低
成本,在这里能够得到一些发展。那么我
们的收入是开发市场延伸的产业链来追求
我们的利润,来得到我们的收益。
Q:一个好的创意,好的本子,横店集团以资金
支持和操作支持,最后就按比例分成?
A:我们影视产业实验区里面有一个支持
影视产业的基金,然后是支持影视产业的
各种金融产品,比如说我们中国银行的影
视通宝,这些都是对他们进行非常巨大的
支持。当然横店集团作为本身投资主体,
也跟很多影视企业一起投资,其中有好多
影视企业,我也参与一些投资。
Q:有没有具体的赢利的数字额可以作为一个
战略目标?
A:集团作为我的投资主体,我现在有两
个非常详细的两个五年计划,在这里也可
以透露一下,我准备投资120亿,在我们
三大产业链里面从基地拍摄,到制作,到
发行,再加上基地的配套服务,投资120
个亿来推动横店影视产业第三次的发展机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