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说纷纭偶像剧

2012-04-29

电视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偶像剧偶像年轻人

偶像剧最早出现在日本,他们把偶

像出演的电视剧叫偶像剧。而在台湾我

们会把一些流行的趋势的东西放到戏剧

里,用这样的戏去制造偶像,所以就叫

它偶像剧。

——台湾三立台副总裁苏丽媚

偶像剧最重要的就是人物,塑造成

功的人物就是偶像。

——编剧兰晓龙

偶像剧的概念应该是从日韩来的。

我们过去有言情剧,但没有偶像剧。我

觉得现在我们偶像剧最杰出的代表就是

赵宝刚。至于定义,我们先来讨论偶像

剧的定义是否有,再来决定有些戏是不

是偶像剧。如果偶像剧可以像数学题一

样有唯一的答案,那我们再去讨论。但

现在它似乎没有。

——导演姜伟

偶像剧其实是一个舶来品,最早是

日本传过来的。到了中国,我觉得偶像

剧是一种青春剧,是一种以年轻人为收

视人群的青春剧。

——编剧汪海林

中国应该说有偶像剧,但拍得都不

是特别好,我希望能够拍一些奋进向上

的偶像剧。

——制片人张纪中

《士兵突击》应该算是一部精神偶

像剧。它不是那种浅层次的、明星云集

的味道。而是一种在精神层面让大家得

到洗礼的偶像剧,比较特别。

——制片人张谦

偶像剧就是让观众有幸福的感觉。

——台湾偶像剧教母柴智屏我觉得

偶像剧就是甜品蛋糕,饱暖之后精

致美好、秀色可餐的小甜蜜,是治疗抑

郁、放松心情的灵丹妙药。

——编剧韩旸

偶像剧首先是反映青年人的电视

剧。其次,所谓的偶像,就应该能代表

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主题,同时有很多

青年的故事来构成一部剧的结构。这些

应该是偶像剧的一个标志。因此拍偶像

剧一定要对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有深入的

了解和把控。

——导演高希希

说到偶像剧先要界定一下偶像的

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偶像标准,

我们的偶像剧大多停留在表面,帅哥靓

妹,青春靓丽,诸多流行时尚元素充斥

其中,而很少探及精神层面。偶像有双

重功用,一是外表偶像,二是精神偶

像,偶像剧应构建一种符合年轻人审美

的核心价值观。

——编剧廉越

目前的整个社会生活和城市文化的

发展都还没有到做偶像剧的时候,或者

说观众觉得这些偶像剧和自己的日常经

验和情感经验有关联的程度还不到那个

阶段。现在做这些有些拔苗助长,于是

老百姓看起来就觉得很奇怪,像怪胎一

样,因为这些跟自己的日常生活搭不上

边。以前台湾版的《流星花园》跟那时

台湾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多少有些契合

点,有些相同的地方。说实话,我们目

前的戏完全找不到和生活相通的地方。

——中央戏剧学院系教师何可可

非常希望在中国的偶像剧中看到这样

的青年偶像:有爱、有关怀、有坚守、有

担当,通过偶像剧这种最好最广泛的传播

方式,给年轻一代以心灵的启迪,这应该

是有良知的中国电视剧从业者在当前社会

风尚下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制片人卢枫霖

偶像,首先应该体现的是其本身的

价值——本身的社会价值、精神价值。

每个领域都有偶像的存在,他们之所以

成为人们心中不灭的偶像,是因为他们

本身创造了足够高的社会价值,激励和

引领了一代甚至好几代人。我们在做偶

像剧的时候,也应该透过青春靓丽的演

员、亮丽的色彩、时尚的服饰等所有这

些外包装去塑造人物本身的价值,让其

在社会现实中发挥出足够的价值。

——编剧南景

我们的偶像剧过多地注重外在形式,

尤其主人公对待物质和精神的索取都有偏

颇。新时代的偶像剧一定要注重精神内

涵,而不只是外在的形式。你不能说几件

华丽的衣裳、摩天大楼、斑斓的都市,再

加上年轻人的爱情,这就是偶像剧。偶像

剧贵在精神上的偶像作用。

——编剧高满堂

日本的偶像剧更现实化一些,相比

之下,台湾的偶像剧就真的是偶像剧。

——台湾演员阮经天

猜你喜欢

偶像剧偶像年轻人
偶像剧&生活剧
美甲店女孩
埃及迷妹 为中国偶像剧痴狂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偶像报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