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偶像剧之路

2012-04-29田爽苏阳刘晓敬赵丹薛丹

电视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偶像剧口味偶像

田爽 苏阳 刘晓敬 赵丹 薛丹

做本期“特别策划”,光是定义“偶

像剧”就做了大量的功课,消耗了大量的

精力。维基百科的定义是:“偶像剧,又

称青春偶像剧。是指集数不多(一般30集

以内),大量采用面貌俊美的演员、符合

社会流行的造型服饰、适合年轻人的偶像

艺人,以细腻爱情戏为主,主要场景为现

代的时装电视剧、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对

象的剧种。”

说得非常详尽,台前幕后及收视人

群都一一涵盖。但不得不说,这种定义已

经有些过时。首先偶像剧也可以穿越了,

《宫》、《步步惊心》、《后宫甄嬛传》

叠加在一起,就是“那些年,雍正追过的

女孩”。其次,偶像剧还可以闹革命,披

上“红色经典”的外衣,上演“那些年,

伟人追过的女孩”。第三,演偶像剧的演

员也可以很超龄,吴奇隆、林志颖、林志

玲、林心如、杨谨华……这些演员少说也

小三张了,有些则直接奔四。《奋斗》曾

被人诟病50后的导演,60后的编剧,70

后的演员去拍80后的片,而王珞丹无论从

实际年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更符合80后这

个题材。第四,偶像剧的受众划分也越来

越精细,既有《一起来看流星雨》、《丑

女无敌》这种针对90后的青春期观众,也

有《败犬女王》、《一一向前冲》这种适

合职业白领看的剧集……偶像剧的概念已

经越来越泛化,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迎来了

一个“新偶像剧”的时代。

题材串门,移花接木

不管是日韩、港台还是内地,大家

都敏感地意识到偶像剧不能再是以前的那

种风花雪月的纯爱剧,琼瑶式的言情已经

是上个时代的遗产。进入新世纪以来,偶

像剧一度很消沉,其实是到了一个瓶颈,

大家都在忙着找到一个突破口。以内地为

例,题材开始多元化,把不同类型的嫁接

在一起,互帮互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红

色青春偶像剧,其中《恰同学少年》就是

代表作,革命前辈的青春年代照样也是看

得有滋有味,领袖的偶像气质不输时尚青

年,引起社会关注。之外还有《那时花

开》、《幸福像花儿一样》等。革命的青

春,战斗中的偶像。把偶像剧和红色经典

原本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捏到一块,

竟然起到意想不到的影响力,开辟出影视

叙事的另一种可能。此番壮举虽然带有实

验性质,但并非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如

果硬要追究它的前身——其实比红色偶像

剧更早出现的就是残酷青春剧,包括《血

色浪漫》、《和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等,

这一类偶像剧和红色偶像剧有些近似,可

比红色偶像剧更接近现代,主要讲述的是

“文革”前后几代人的青春,偏重于大时

代变迁带来的青春的骚动、对人生的怀

疑,爱情则是不变的主题。

除了红剧的成功嫁接,内地的青春偶

像剧还演化出了一些新领域,比如漫画改

编剧、古装江湖剧、古装穿越、室内情景

剧等等。

上接仙气下接地气

梁凤仪的财经小说曾被内地拿来

改编成电视剧,效果非常不好。其中一

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梁凤仪的小说接

的是香港这个地气,豪门恩怨虽然全世

界都在上演,但上演的方式绝对因地制

宜。《故事》的作者罗伯特.麦基就曾经

告诫过编剧,同一个故事不可能在同一

个地点发生。

全世界都在拍偶像剧,虽然表面看来

它们的配方都是相似的:俊男美女、多角

恋情、灰姑娘、高富帅的王子、绝症、畸

形恋、大财团斗争、家族对抗、青春期的

躁动与抗逆、美轮美奂的服装和场景、精

致苛细的后期视觉包装……但是如果你是

一个资深的观众就会发现每个地区的偶像

剧都有各自的主张。比如,日本的偶像剧

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更多表

现残酷青春和对大人世界的惶恐,所以日

本的许多偶像剧都和校园有着剪不断理还

乱的关系,从十几年前的《麻辣教师》、

《人间失格》到后来的创造收视神话的

《极道鲜师》、《交响情人梦》,以及充

满励志色彩的《水男孩》、《菜鸟总动

员》、《女王的教师》。美国的偶像剧不

多(因为他们的电影工业太发达),《飞

越比佛利》、《橘子郡男孩》、《篮球兄

弟》,还有翻拍英剧的《皮囊》,以及大

红大紫的《绯闻少女》。和他们的电影一

样,美国的偶像剧虽然少年男女的爱情永

远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故事,但更核心的东

西永远是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寻找和认知的

过程,它们会表现最接近真实的校园生活

和成长历程,但是远没有东方偶像剧的浪

漫桥段那么多样和离谱情节。韩国则是典

型的唯美主义者,故事凄美绝美,主角靓

丽俊美,对爱情都抱着一根筋的态度,门

第岁月疾病都不能阻止。

国内呢?曾经一度模仿别人,以至于

丢失了自己。现在我们可以很骄傲地拿出

《奋斗》、《爱情公寓》、《北京爱情故

事》这类上接仙气下接地气的作品。国内

的偶像剧不再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

趋,富二代、男女同居、青年创业等问题

也都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浮出水面和所有

人一起沟通探讨。

广告植入空间大

由于偶像剧的目标观众群为现代都市

的年轻群体,这个群体有着强大而旺盛的

消费能力,因此,近年来,植入广告在偶

像剧中有着广泛甚至泛滥的投放。一些适

合年轻人消费的品牌可着劲地往里填塞。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降低拍摄成本,另一方

面也丰富了偶像剧的视觉质量,本来是一

件互利互惠的双赢事件。但分寸一旦拿捏

不住就变成了一个灾难。

还有些洗头水直接包圆了偶像剧,变

成了它私人的产品发布会。短短5分钟就有2

分钟长发飞扬的镜头,甚至连接吻也是360

度大旋转,好让头发有机会飘起来抢镜。这

似乎意味着植入式广告正式产业化,从“含

苞待放”转变到“激情绽放”阶段。不仅仅

是广告的长度干扰了剧情,分散了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它对剧中人物的阶层都起到了

“解构”的作用:一个富二代可以把阿玛尼

和美特斯邦威穿在一起,戴着瑞士名表的手

却驾驶着不足10万的汽车。

有网友给《一起来看流星雨》算了一

笔账:若按电视剧每集40分钟的长度来计

算,植入式广告已经占到了4分钟左右,

再加上插播的20分钟广告,每晚的剧集有

近40%的时间都给了广告。2012年随着限

娱令、限宫令和限广令的落实,时装偶像

剧自然是植入广告的大好平台。届时,制

片方是赚得盆满钵满,而观众则要克制着

不去砸烂电视机的冲动。

大尺度与重口味

第一集就上床;……第二天醒来,发

现彼此是兄妹;女主角和男主角的父亲谈

恋爱;格格在回廊叫阿哥回来“圆房”;

娇喘与呻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今,观众的口味再次发生改变。

闪耀在荧屏上的电视剧,纷纷加入了雷、

虐、黄等各种调剂,从情节到台词,口味

都在持续加重。纯爱的言情剧,被拍得像

恐怖片,像性教育片,甚至“情节以虐取

胜”。不由得感叹,如今的偶像剧真实

“重口味”啊!当然,我们必须去伪存真

地来对待这个问题。

有些“重口味”是真枪实弹,有些

则是捕风捉影。比如之前闹得沸沸扬扬

的《爱上查美乐》,一早就放话说该剧

有大量的大尺度激情床戏,可真正开播

之后,观众却纷纷大呼上当。剧中,坐

在床上的王心凌被一件大号男式衬衣从

上到下,从里到外裹得严严实实。不要

说春光外泄,甚至还没有上半身全裸的

贺军翔露多。论坛里还有一张贺军翔的

截图,当时配的字幕是,“我知道,毛

片我已经收到了”。 此图一出,在网络

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大呼台词“很

黄很猥琐”。但事实上这完全是以文化

差异来断章取义制造事端——“毛片”

可不是淫秽光碟,而是“未经剪辑的电

影片段”。

从道德角度去考量电视剧的“重

口味化”,很容易得出一个粗暴而单一

的批判结论,却忽视了观众与偶像剧是

互相成全的基本事实。这就像八卦秘闻

一样,看官们的兴致勃勃的好奇心才是

原动力和催化剂。同理,电视剧内容

主题和风格的变迁,很难说清主要责

任在谁。除了故事内容上的“雷、虐、

黄”,偶像剧的故事推进方式也有重大

改变,那就是立竿见影地制造矛盾。即

使这样做会影响到故事的“真实感”,

也在所不惜。可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

上,创作者都倾向于给观众提供更多的

刺激和快感,最后观众的欲望就始终处

于不断膨胀的进程中,而这又召唤着创

作者的快感革新。

“新偶像剧”在路上

尽管现在谈到国产偶像剧,大家都还

缺乏一种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偶像剧

的产量正在逐年递增。在采访中,许多业

内人士纷纷表示,在“限广令”、“限宫

令”、“限娱令”的大背景下,电视台也

越发重视自制剧,而自制剧的最佳选择莫

过于偶像剧。尽管我们看到的很多偶像剧

由于粗制滥造而败坏了观众的口味,险些

掉进“呕像剧”的泥沼里再也爬不出来。

但是依然有很多关注年轻人生存状态和情

爱表达的偶像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喜

爱。《奋斗》、《爱情公寓》、《北京爱

情故事》这些贴着地面飞行的作品似乎为

未来的偶像剧指出了一条明路。

猜你喜欢

偶像剧口味偶像
偶像剧&生活剧
美甲店女孩
新口味为什么会“第二杯半价”
埃及迷妹 为中国偶像剧痴狂
偶像报
多种口味
我的偶像
口味换不停
口味重
出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