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热血铸英魂 新四军军事工业(四)
2012-04-29更云
更云
各师各旅的军工生产时期(续)
7师军工部
皖南事变后,活动于皖江地区(安徽省境内长江沿岸)的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无为县游击纵队等部队,组成新四军第7师,张鼎丞任师长(因故未到职),曾希圣任政委。1941年5月,7师供给部在安徽省无为县大俞家岗成立修械所。同年7月,7师政委曾希圣决定调19旅供给处副主任张昌龙等5人在巢县李家山洼筹建7师直属兵工厂。
1942年3~4月,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动员一批技工来到李家山洼,部队也调来一批年轻战士。经过筹备,7师直属兵工厂于同年6月成立,职工近200人,张昌龙任厂长。该厂设有管理科、材料科、枪弹科、炮弹科及研究室,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械和复装枪弹,同时协助各团部建立修械组。
起初,工厂成立“技术设计自力更生研究组”,发动全厂新老职工大搞土洋结合的技术革新,在自制机床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以及研究军工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过去的弹头壳是靠手工敲打铜板制成的,后改用手摇轧机将铜板轧薄,再用手工扳冲机冲成弹头壳,然后灌注锡铅,使弹头达到使用标准。弹壳的收口、底火壳的冲制过去也是靠手工敲打,后改用模具进行弹壳收口,底火也改为用手工扳冲机压出。经过一系列改进,枪弹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较大提高。另外,过去的手榴弹壳是用砂模浇制的,弹壳厚薄不均,爆炸时破片数量少,杀伤密度小,后来改用金属模浇制,弹壳厚薄均匀,爆炸时破片数量增多,威力得到一定提高。
在大搞技术革新中,朱兆卿等12名技术工人,用钢轨制成车床的台面,用手工锻打长螺丝杆、车轴等,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自行设计制造出长度分别为2.5英尺、5英尺的车床各1部。有了这两部工作母机,各种土洋结合的设备,如轧钢片机、手冲机、装弹机及各种模具都陆续制造出来。
1942年夏,由于部队攻打敌人的碉堡,急需射程较远的枪榴弹,工厂开始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工艺和经验,研制和生产出这种比手榴弹复杂的武器,其形状像迫击炮弹,利用空包弹发射,命中率高,射程达200m左右。此时,地雷的研制也达到了使用标准,并投入小批量生产。到1943年春,工厂经过一年多的自力更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半机械化的兵工厂。到同年6月底,工厂又自制出6英尺车床、4英尺车床各1部,装弹机1部,冲床6部,制造手榴弹1.2万多枚,复装枪弹7 500发。
1943年3月,工厂从李家山洼迁至无为县东乡班家巷,扩编为7师军工部,对外称生产部或大队部。军工部成立时,下设政治、行政和生产3大系统,张昌龙任部长。
生产系统设有3个中队,后扩大为4个中队,还有1个警卫连。各中队下设若干生产组,其具体分工是:一中队负责引信、弹壳、迫击炮弹尾翼、刺刀的车床加工,驻大杨家、东吴村;二中队负责生产弹壳和装配枪弹,驻青苔村;三中队负责炸弹的翻砂、装配工作,驻李家山洼;四中队负责修理枪械,驻茅山庙村。
这一时期,新四军军部组织一批干部支援7师军工部,加上从上海、芜湖动员来的一批技术工人,使军工部的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军工部通过新四军7师皖江贸易总局(1945年2月,该局改为“大成贸易公司”)局长蔡辉与无为县汤家沟镇裕民商行的关系,设法购到电影胶片作为原料,研制成功无烟发射药,增强了攻坚能力。大成贸易公司规模较大,实际上是专门为7师采购物资、招收人员的兵站。蔡辉还与芜湖敌伪军粮统购委员会洽谈,达成以大米、山货调换军用物资和民用物品的协议,换购到一批标准设备、无缝钢管和其他钢材,设备计有大小车床、刨床、铣床、钻床等91部。此外,还有大量的焦炭、黄磷、赤磷及黄色炸药等。
军工部不断扩大生产品种,又新增制造50mm掷弹筒及掷榴弹,改装迫击炮为平射炮以及自制少量7.9mm步枪。其制造的50mm掷弹筒与日造十年式50mm掷弹筒不同,总质量3.5kg,比后者重0.8kg;全长500mm,比后者短25mm;增设两脚架;筒座由瓦形改为方盘形。其制造的掷榴弹形状与迫击炮弹相似,弹径50mm(实际为49.75 mm),射程达600m。
据统计,1944年7师军工部的武器弹药产量超过1943年的若干倍,以枪弹为例,1944年制造38000发,比1943年增加4倍多。产品质量也有明显提高,过去武器弹药的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设计经验不足,技术不过关,如地雷、手榴弹的引发装置是利用擦划红磷火柴原理设计的,一旦受潮,就往往拉不响;枪弹的底火壳厚薄不均,造成部分瞎火;枪榴弹也有引信失灵的现象,有的打不响,有的出口炸。这些现象到1944年基本得到克服,各种弹药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极大提高,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充分保证。同时,军工部还创造出许多生产工具,如一中队研制出加工枪管膛线的机床和各种模具;二中队创造出装弹机和底火、硝药的工艺方法;三中队的特种大炉可熔化大轮盘和犁头铁,并创造出切尾翼机及各种装引信的工艺方法;四中队创造出木铣床、钻眼机等。
1944年底,军工部的建制由4个中队扩大到3个大队、6个分队。此时军工部迁至巢湖县,日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一大队下辖1、2、3分队;二大队下辖4、5、6分队;三大队未设分队。各分队下设若干专业生产组,具体生产分工是:1分队负责生产枪榴筒、掷弹筒等,驻宫家滩、贾庄、小官圩、大湾鲁家一带;2分队负责迫击炮弹的加工,驻二房墩子、七房墩子一带;3分队负责生产和改装平射炮,驻王家墩一带;4分队负责各种武器的翻砂铸造;5分队负责枪榴弹、平射炮弹的加工;6分队负责硝药研制和各种弹药的装配。4、5、6分队均驻二大队驻地东吴村、青苔村附近。三大队负责修械工作,驻茅王庙村。此时,整个军工队伍发展到800多人。
1944年秋,7师军工部从坠落的国民党飞机上拆下4挺美制M3 12.7mm电控机枪,经过改造成为地面用机枪。由于缺乏机枪弹,7师生产部二大队开始研制12.7mm机枪弹。加工弹头时,先铸出铜棒,然后用车床将铜棒切削成弹头,使用量规检测加工精度,控制尺寸,每天可生产弹头100余个;加工弹壳时,在圆钢毛坯上钻孔,再以孔的中心定位,加工带有斜度的外径和底缘凹槽;用手动压力机通过模具挤缩弹壳口、钻底火孔,钻底火孔的难度最大,每天只能加工10余个;机枪弹的发射药由土硝和切碎的电影胶片配制而成,然后进行总装。机枪弹造出来后,经战场试验,效果不错,射程远,能压制敌人的轻机枪火力,封锁敌人的进攻。到日本投降前,7师生产部二大队总共生产了1099 发12.7 mm机枪弹。
1945年8月,军工部已有26种产品,计生产各种炮弹51624发,各种复装枪弹68839发,60mm平射炮15门,枪榴筒288具,65mm迫击炮15门,刺刀360把,修枪267支等。这些武器弹药为7师打击日伪军发挥了强大威力。
抗战胜利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决定将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除外)8个解放区的部队撤到陇海路以北和苏北、皖北解放区。1945年9月,7师军工部分3路北撤。1946年初,抵达山东临沂傅家庄。当时陈毅军长亲自来到傅家庄视察7师军工部,参观了安装待产的兵工厂车间,听取军工部部长张昌龙、政委林立的汇报。1946年6月,山东军区军工部与新四军各师军工部合并,成立华东军区军工部。至此,7师军工部胜利完成了光荣使命。
浙东纵队军工股
浙东纵队军工股最初是在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随军修械所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队伍,由于皖南事变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浙东地区比较薄弱,中共浦东工委通过统战关系,采取“灰色隐蔽”的办法取得了国民党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的番号。这支部队是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之一,也是后来组成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基础。
1941年9月,朱连根等人组成的修械小组,随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3纵队从浦东南下到“三北”( 即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地区)一带。1942年初,修械组更名为修械所,驻余姚县陆埠镇虹赤岭的吉祥寺。
1943年12月,浙东的抗日游击武装队伍整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委。同时,修械所迁至余姚县四明山一带,扩建成浙东游击纵队兵工厂,此时已经开始试制手榴弹,制造迫击炮。
兵工厂在四明山期间,在余姚北部海边发现日军封锁杭州湾埋设的数枚水雷,一个水雷内装200~300斤炸药。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工人们将水雷抬到修械所并从其内部取出全部炸药。
随着兵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兵工厂的组织管理也逐渐加强。1944年11月,浙东纵队军工股成立,朱连根任股长,将兵工厂扩建为榴弹厂、翻砂厂和修械所,有100多人。同年12月,军工股试制出2门37mm平射炮。
1945年1月,浙车纵队军工股迁至浙江省上虞市陈溪乡。同年春季,兵工厂开始自制60mm炮弹和枪榴弹。当时,浙东纵队5支队机炮中队缴获一批82mm迫击炮后,兵工厂在两周时间内将该炮改为平射、曲射两用的迫击炮。浙东纵队使用这种迫击炮进行平射,将伪军田岫山部队的碉堡一个个炸开,歼敌1 000余人。
从1941年9月的随军修械小组开始,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为止,4年多的历程中,浙东纵队兵工人员从几个人发展到近400人,设备由十分简陋的手工修械工具发展到拥有车床、刨床、冲床等近10台机器的规模,并有了为机床提供动力的柴油机以及大批工具设备。兵工厂从仅能简单地修械到能够批量制造刺刀、手榴弹、地雷、枪弹、枪榴弹、60mm迫击炮及其炮弹和各种引信、炸药等近20种武器弹药。
1945年9月下旬,浙东纵队根据上级指示开始北撤,掩埋了机器设备,就地疏散大部分兵工人员,只留下70余名骨干、技术人员组成工人大队,分别由朱连根、陈鸣治率领,于10月初分两批从海上撤到苏北,后由上级军工部门统一分到各兵工单位。
黄花塘会议
促进军工大发展
1944年9月21日~10月初,新四军军部在淮南盱眙县黄花塘召开华中兵工厂生产会议。1师程望、2师王新民、3师田汝孚、4师李仲麟、6师程铿、浙东纵队朱连根分别代表各师(纵队)参加了会议,5师因路途遥远未派代表。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调动数千名兵工大军的积极性,努力生产武器弹药,保障抗日战争大反攻作战的需要。各师代表在会上交流了军工生产的经验教训,汇报了生产规模、主要产品的产量以及今后的设想和打算。
会议展览室里摆满了各师、各旅生产的武器弹药:有经过修理的机枪、步枪、手枪;有工厂生产的刺刀、地雷、手榴弹等各式自制武器;有自行研制、仿制、改装的枪榴筒、掷弹筒、轻型迫击炮、平射炮、平曲射两用迫击炮,以及山炮等重型武器;还有炮弹、枪弹、信号弹、枪榴弹等各类弹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使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大开眼界,信心倍增。会议期间,1师生产的轻型迫击炮,2师生产的37mm平射炮、瞬发炮弹及延期炮弹,3师生产的枪榴筒及枪榴弹,4师生产的掷弹筒,6师改装的平射、曲射两用炮都在会上进行了实弹射击演示。
张云逸副军长、赖传珠参谋长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会议,张云逸副军长在会上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赖传珠参谋长作了总结报告。黄花塘会议的召开,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在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新四军各师各旅的军事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到抗战胜利前后,出现了拥有100人以上、大设备在10台以上、并有固定厂房的兵工厂达50多个。
1945年10~11月,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双十协定,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撤出江南地区。江南的新四军6师、7师、苏浙军区和浙东地区的军工部先后渡江北上。除7师军工部撤到山东以外,其余均在淮阴、淮安集结待命。12月,在淮安成立华中军区军工部,孙象涵任部长,李仲麟、王新民任副部长,罗龙生任政委,吴屏周任副政委。原1师军工部改为华中第一总厂,许斌任厂长,王季芬任政委。原4师军工部和6师军实科合并为华中第二总厂,李仲麟兼任厂长,张心宜任副厂长兼总支书记。原3师军工部,除田汝孚带领部分同志去东北外,留下的人员改为华中第三总厂,胡庆仁任厂长。原苏浙军区军工科改为军工部直属工厂,厂长魏锋。原苏中军区各军分区的军工部门合并成立苏中军区军工部(业务上属华中军区军工部领导),部长何衣,政委杨巩。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艰难而光荣的历程。兵工战线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工作人员以惊人的毅力、杰出的智慧,乃至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武器生产制造的奇迹,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