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一枝花
2012-04-29段柄仁
段柄仁
张宝章被称为第一号“海淀通”“活文物”。现在已年进八十,仍然四处奔波,笔耕不辍,使人钦佩、令人尊敬。
给张宝章的著作写序,对我来说是件艰难而又愉快的事。说愉快,首先是他的著作,大多是写作难度较高,需要在山野瓦砾中寻寻觅觅,从故纸堆中披沙拣金,长年累月辛苦劳作才能完成的较高品味的文化产品,其中不少是填补北京地域文化空白的首创的佳作。比如他和雷章宝、张威合作编写的《建筑世家样式雷》以及之后他又专著《雷动星流》,发掘出了长期被历史掩埋的在人类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的辉煌业绩。当代人对清代宫殿、坛庙、园林、陵寝和府邸等皇家建筑,特别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颐和园以及圆明园等京西园林宏伟壮丽及高超的建筑艺术无不赞赏钦佩,但很少有人知道是谁设计建造。张宝章发现一些资料信息后,追访有关专家学者和雷氏后人,一头扎进国家图书馆查阅档案资料,终于和雷氏后人一道,对在清代皇家建筑部门从事最高级建筑设计及施工200多年的样式雷家族7代传人,作了比较完整的揭示,这不仅仅在我国建筑史上有特殊意义,也对中华文明史补白和丰富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的《京西名园》系列,也是第一次对北京文化中最为亮丽的一个建筑群作了总体描述。更为可圈可点的是,对皇家园林文化的深度探索,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含量,不仅为北京这个世界闻名古都、中国文化中心增添了彩色亮光,也为北京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性材料。类似的著作,他接连不断地产生,哪能不让人喜上心头?其次是他编写的书籍,多和我的生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他等身的著述中,主要内容离不开北京市海淀区这块热土。有人说“海淀区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他的脚印覆盖过,都在他的笔下出现过”,这虽然是夸张性的赞誉,但他对海淀区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对海淀文化的研究深度,在北京市可以说无人可比。他一生都在海淀区工作,从一般公务人员做到区政协主席,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又孜孜不倦地埋头于地方史志工作,长期担任区地方志主编,是公认的海淀文化工作领军人物,被称为第一号“海淀通”“活文物”。现在已年进八十,仍然四处奔波,笔耕不辍,使人钦佩、令人尊敬。我曾在海淀度过了大学生涯,又在区党政机关工作了一段,有幸和宝章合作从事过文化工作,也曾为他主编的早期作品《北京风物散记》写过推荐性序言和以后出版的《海淀名家》写过代前言,近10多年来,又共同投入地方志编纂工作,对他在研究海淀地域文化的新成果格外喜悦是不言而喻的。第三是《静明园述往》这部新作,在北京文化史上第一次对京西名山玉泉山的自然资源和美景、园林建筑、历史故事以及相應的文化遗存,作了全面细致的描述和解析,其旁征博引的严谨考证,充满新知新识,读来受益匪浅。特别是从清代以前的玉泉山,到静明园建成,再到静明园遗址的历史演变,再扩展到其旁边的名人遗址和大量有关诗文的选录,写景、写物、写事、写人,丰富的知识性加上优美顺畅的文字,读起来犹如欣赏一朵鲜花,其意蕴深远的花蕾、鲜艳的花瓣和引人的花香,使人轻松顺畅,愉悦感油然而生。
说艰难,主要是我的知识积累不足以对宝章近些年的新作,特别是这部作品,作出全面准确的提纲挈领的概括性评价,难以一一指出其新的发现和学术上的突破。因为这需大量的对照性资料,需要在特定范围内,比作者更丰富的知识、更深入的研究,而这些恰恰是我的弱项。比如对玉泉山的寺庙和宝塔,作者不仅对其建筑形式和发展历史作了细致的描绘,而且对其景观效果和政治内含给以有根有据的揭示,对我都是新鲜知识。所附录的明清两代有关玉泉山和静明园的大量诗文绝大部分我也是首次接触。因此阅读这部著作有欣赏的喜悦而无评议的功力,不能不留下作序的遗憾。
《静明园述往》是一部为名山名园作传的佳作,是对静明园全景式的描绘。但因客观条件的局限,作者的“述往”,只能述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而以后60多年的“往”,则不得不留给后人。殷切期望有心人能接续写下去。我相信近60多年玉泉山静明园的变化,以及发生在这座名山的故事,将更震撼人心。
(作者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北京志》主编、《北京年鉴》主编,《北京百科全书》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