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把握文本价值观的重要基点
2012-04-29李薇薇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面对文本应该在心性上重返童年,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是否需要”来思量文本价值,从“儿童是否可能”来取舍文本价值,这样才能在教学文本时与孩子形成共感和交感。我认为,儿童立场——应是把握文本价值观的重要基点。
一、把握文本价值观需要确立“儿童为本”
在“课文价值取向”的概念中,第一要把握作者的价值取向。对于作者的价值取向,既有认同、接受、赞赏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义和碰撞。但异议和碰撞并不是我们否定作者价值取向的理由;第二是作品的价值取向,所谓“作品”也就是作者已写成,但未经读者阅读理解的文稿。虽说在作品中作者会不可避免地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来创作,但事实上一篇好文章的意蕴,往往会超越了作者的本意,产生远比作者更为丰富的价值取向。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作者的价值取向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第三是编者的价值取向,无论哪一套教材,都凝聚着编者的心血,折射出编者的理念和意图,编者不但科学地规定了教学的内容和程序,还合理地规范着教与学的方法。我们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同时,要理解编者意图,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实现多元解读。
作者的价值取向、作品的价值取向、编者的价值取向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高度的统一,要统一到儿童为本的旗帜下,以“儿童生长需要”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教化是必然,也是自然的事,不接受教化是不可想象的,不接受教化的孩子不可能成长为一个现代人。用主流社会与人类倡导的价值观去影响儿童,去塑造儿童,就是实现对儿童的教化,把作为自然人的儿童逐渐转变成未来的社会人。语文课的教化功能,集中表现为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对儿童的积极影响。对于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要坚定不移地带领学生去理解体悟。
然而,被选为课文的作品,它不仅具有作品的价值取向,还带上了教学的价值取向、育人的价值取向,其功能不仅在于获取认知,更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这就不能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教材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应奉为“圣经”,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赏析,也可以质疑、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点缺陷的真实远比强行统一的完美更有价值。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应当宽容学生的心灵感悟与自由表述,即使出错,也是可供师生平等对话加以价值导引的可贵教学资源。
二、把握文本价值观需要转向“儿童视角”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同一般读者的文本阅读是不尽相同的,教师阅读则更讲究准确与深入,但同时又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一切皆是为着更好地扶助儿童,所以我们还要斟酌,作者所寓是否适于向孩子揭示,应该领着孩子求解到何种程度?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
所以教师解读作品必须从“我是教师”转向“我是儿童”,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而不能仅从成人的视角去解读教材。
站在儿童的视角,教师要尊重儿童的阅读心理。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都禀赋着人的灵性,与人一样具有思想、情感和语言。儿童是以一种完全“信以为真”的阅读期待和接受心理进入文学作品的,并进而与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歌哭嬉笑,而成人是在明知是假的阅读状态下进入文学作品的。例如,在阅读金波《乌丢丢的奇遇》之《逆风的蝶》过程中,儿童认为蝴蝶并没有死,它会再生,即使不能它的灵魂也会飞到蔷薇身边,实现它的诺言。
站在儿童的视角,教师要关注儿童的生活阅历,而不能仅基于成人的生活阅历解读教材。例如,《走在路上》有这样一段描述:两岁的时候,小远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的肩膀真宽真软,趴在上面舒服极了。奶奶背着他满街走,到处走……那时候小远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问,奶奶什么都能告诉他,于是他就一点点地懂了。教师认为奶奶的肩像大山,因为奶奶独自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和教育小远的重任,可是孩子们却认为奶奶的肩又宽又软像小床,奶奶的肩像摇篮,在这个摇篮里摇着摇着就长大了。
当我们更多地从儿童的视角解读作品,我们的教学设计就能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实而深入,否则生本对话将变得肤浅,甚至虚假。
三、把握文本价值观需要避免“三个误区”
1.避免深度化
优秀的作品就像一座精神的富矿,我们总想让学生挖深挖透,否则便枉费了作品,于是出现对文本价值的深度开挖。尽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儿童的理解相对成人而言只能是意会,是在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意识中有所领悟,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消化不良”和生硬的教化。况且,那些在童年时代读过,并且在成年后又再回过头来读的书更能够深刻地对一个人起作用,并且被他们所理解,这就是阅读学中的“二重阅读效应”。因此面对优秀的作品,不要追求“毕其功于一役”,要尊重学生懵懵懂懂的状态,不要怕孩子有东西不懂,有些东西就让他们不懂,就让他们模模糊糊,当学生步入成年再来读这些作品,原先不懂的会懂,原先模糊的会清晰,原先片面的会全面。
2.避免简单化
《丑小鸭》一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围绕故事情节设计三组问题,一是丑小鸭开始长得怎样,后来又长成什么样?二是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流浪途中经历了哪些磨难?三是从丑小鸭的坎坷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在讨论结束后教师板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实无论丑小鸭是否经历风雨,它都是一只天鹅,而不是鸭子。教师把丰富的主题窄化了、庸俗化了。
苏州的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举过一个生动的案例:《狼和小羊》是家喻户晓的童话,堪称经典。然而一般老师除了让学生扮演“狼”和“小羊”作角色朗读,就是问学生“狼是怎样一头狼?羊是怎样一头羊?”这样的教与不教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学生难以获得一种进步感。如果能抓住羊与狼的两次“争辩”,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顿悟:即使能言善辩,即使有理有节,面对狼一样的敌人,也不必争辩,走为上策!这样的教学,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争辩的言语能力,更是一种言语智慧。
3.避免标签化
现在语文界有的人热衷于对文学作品进行抽象化的解读,试图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理、行为、遭际中,简单地用“尊重”“美”“爱”等关键词来解读文本。
如果不经过心灵的悸动,即使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也可能是言不由衷,只是贴上“标签”罢了。以《丑小鸭》为例,当文中幽默、调侃的语言感染了孩子,当孩子为丑小鸭在家中的境遇鸣不平,当孩子为丑小鸭的流浪生活而担心,当孩子为丑小鸭成为天鹅而欢呼,丑小鸭的形象就植根于学生心中,学生能领会的会比我们“给予”的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只不过他们暂时还不能归纳出来。
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当然可以从不同视角来认识,但从“儿童语文”的角度,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作观照,却显得十分必要。小学语文要保卫童年,让儿童喜欢语文、拥有语文,首先要在解读文本时确立鲜明的儿童立场,这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旨归。
(李薇薇,常州市勤业小学,21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