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尔斯短篇小说《大决战之梦》中的人文生态关怀

2012-04-29王冬青杨鸿雁

山花 2012年4期
关键词:威尔斯战争人性

王冬青 杨鸿雁

前言

英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H.G.威尔斯以其丰富的著述和怪诞离奇的想象创作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威尔斯对后世科幻小说的创作与发展影响甚巨。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冈恩在《科幻之路》中评价威尔斯时指出:“早期科幻作家取得的所有成就,以及当时逐渐积聚起来的科学与社会的改革力量似乎都集中于这个瘦小而敏感的英国人身上。”正如冈恩所言,威尔斯的小说虽多以科幻为题材,但观其主题思想,威尔斯小说已不仅仅是科幻小说,而是一个个科幻哲理预言。作为“20世纪初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三杰”之一,威尔斯继承了现实主义前辈大师们关注社会、批驳陋习的遗风。在小说创作中,威尔斯以一种虚中嵌实的手法将其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植入其科幻传奇之中。通过对笔下神奇世界的精心描绘,威尔斯对人类生存与世界发展之间的矛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思考。在《大决战之梦》中,威尔斯通过主人公库伯的梦境讲述了一个高科技战争故事。郝登(库伯梦中的身份)避开纷乱的政治斗争,一心寻求生活的安宁和快乐,然而在其所到之处,战争接踵而至,郝登和他所爱的人最终双双死于战火之中。细读小说,透过梦中郝登的一生,不难发现作者不仅对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弊端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还预见了人类迅速发展背后潜在的生存危机。然而,要真正了解作者关注人类命运、祈盼社会和谐的深刻人文生态关怀,对主人公郝登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抉择的探究许必不可少。

生活抉择:向“和”而居

在《大决战之梦》中,郝登抛下北方政坛的领袖地位,只想过几年清静有爱的日子。他带着情人来到意大利南部岛屿卡普里生活,因为他认为那里永不会有战争。然而,政党内部及党派之间的斗争却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空战,卡普里很快便被战火吞噬,郝登最终也未能逃出战争的泥潭,与自己所爱的人双双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纵览郝登的人生,他一生都在不断地选择,郝登所面对的其实是一场战与和、善与恶、生与死的对立与抉择。面对那充满阴谋和背叛、大话与煽动的北方政坛,郝登选择离开,来到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岛生活。岛内祥和宁静,郝登的生活也焕然一新。在这场战与和的交锋中,郝登选择了退隐,选择了和,选择了追求和谐安宁的生活。而从那个喧嚣暴力的世界抽身之后,郝登将爱和美视为真正的生活。他反对为了虚无的结果而无谓斗争,因为他是个“心中有爱”的人。在善与恶的抉择中,郝登拒绝了那个混乱的世界,选择了爱。同样地,也是在这场自北向南的逃离之中,郝登在努力寻求生命的救赎。抛开纷杂俗务,郝登寄希望于卡普里岛的祥和宁静,可是战争也尾随而至。在一个无法逃脱的世界,郝登的生命走向了终结。郝登的死,与其说是被杀,不如说是他自己选择了死亡。面对士兵的步步逼近,郝登没有逃避。他对着敌人大叫,在敌人的刺刀杀来的时候,他没有任何恐惧和疼痛,只有惊愕。在生与死的较量中,郝登离开北方选择生。然而当战争来袭,爱人被杀之后,他对这个污浊的世界已彻底绝望,于是他毅然选择了死。

由是观之,郝登的每一次选择都体现了其对于“诗意栖居”的期盼与追求。如果说小说人物的人生轨迹来自于作者的精心塑造,那么主人公的每一次抉择也都是作者生活态度的一种心理暗示。因为任何作家的“作品都是作者自我的一次暴露,是作者的‘心声或“情态的表露”。郝登避开纷杂的政治世界,寻求身心的自由;抛开政治尔虞我诈,寻求一方安宁和谐的世界,这正是威尔斯在《大决战之梦》中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抉择背后:以“谐”为由

离开、逃亡、死亡,郝登的选择无一不彰显出作者对世界和平与个人安宁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肮脏政治和反人性战争的无情批判。作为表露作者“心声”的作品,《大决战之梦》阐明了威尔斯向“和”而居的生活追求和以“谐”为准的社会审美标准。在故事中,透过刻画郝登的人生追求,威尔斯重审了科技与人性的关系,也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了沉痛的思索,还对造成这种种科技灾难背后的社会原因给予了深入的探寻。

一、对科技与人性的反思

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许多隐患。在《大决战之梦》中,威尔斯指出科技的盲目发展不仅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威胁,还奴化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吞噬着我们的人性。

科技的高速发展打破了人类生活原有的安宁,就连人的精神也已严重异化。故事中,失去了郝登约束的伊夫舍姆,凭借手头的军事力量,先发表了“激烈”的报复言论,尔后又让战机“到处乱飞”,最后更是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空战。伊夫舍姆人性中的“和谐”因子已经完全丧失,科技的力量已将其完全俘获。在威尔斯看来,伊夫舍姆是个“专门在人间制造灾难的蠢蛋”。面对党派之争,伊夫舍姆毫无头脑地发动一场灾难深重的战争。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已荡然无存,人类的信仰已然崩溃,武力战争成了生命的一切。面对这样的世界,人性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应当如何平衡?是科技与战争重要,还是人性与和平重要?威尔斯发出了令人深省的叩问:

如果生命中只有战争、屠杀和痛苦,那为什么我们要如此这般地渴望幸福和美好呢?如果世上没有避难所、没有和平之地,如果我们所做的关于清净之地的梦都是愚蠢的想法的话,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梦呢?显然,我们做这样的梦,并不是什么卑劣的想法,也不是憑空之望,而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

威尔斯表示,生命中不应该有战争、屠戮和痛苦,而应该充满幸福、美好和爱。因为在威尔斯看来,那些战争机器是丑陋的、恶心的、毫无用处的而且战机发明者也同样愚蠢,因为他们自己“也没人能预见这种新发明会带来多么恐怖的后果”。

小说中,威尔斯对以伊夫舍姆为代表的战争狂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认为伊夫舍姆所表现出的疯狂欲望是毫无意义的,它“就像是地上的云影”一样虚无,因为只有真爱才是“生命的核心”。

威尔斯没有为科技高速的发展而欢呼雀跃,而是对科技战争所带来的无穷后患始终怀着一种强烈的担忧。他为战争而失落,更为科技社会人性的沦丧而痛心。

二、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探寻

秉持着人文关怀要求社会和谐的传统,威尔斯不仅洞悉了科技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潜在威胁,还对科技社会人类的生存与未来做了进一步探寻。故事中,郝登所在的国度己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全球的缩影;而郝登的人生遭遇也不再是他个人的生活,而是在高科技社会中,所有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郝登逃离大陆,来到小岛,然而战事紧逼,郝登和所爱的人东突西躲。他们来到残破的神庙寻求最后的避难所,可仍旧在神庙前双双被杀。透过郝登的人生轨迹:大陆一小岛一神庙一死亡,不难发现,在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世界已经被无孔不入的机器吞噬殆尽,“诗意地栖居”已不再可能,也许唯有死亡才能获得最终的安宁。

郝登认为战争永远不会蔓延至卡普里,可战火却打破了岛上原有的平静。空战前,海岛四周帆船点点,岛上阳光

普照,到处欢歌笑语,人们生活悠然闲适,且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找寻欢乐。而战争中的卡普里却是混乱一片,硝烟弥漫,到处都是难民和尸体。岛上和谐不再,人类最后的“桃花源”也已被战火吞噬。

郝登最后的栖身地——神庙,在烽烟中也是一片狼藉。在高科技战争中,这个西方文化中的神居之所终究未能幸免于难。西方人几千年的信仰,在炮火中顷刻化为乌有。在高科技战争中,人类原有的价值系统和信仰已经被完全摧毁,就连最后的精神栖居地也己沦陷。

在郝登一生的追寻中,其生存空间随着他的选择而一步步缩小,直至完全丧失。寻找和平之地,郝登换来的却是失去自己赖以栖身的家园,就连最后的精神栖息地也未能保全。透过郝登的人生轨迹,威尔斯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空间丧失的深切担忧。

三、对社会腐朽的批判

威尔斯对科技的发展始终怀着极大的隐忧。在反思科技与人性的关系、感叹人类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威尔斯还对高科技战争背后虚伪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快得多,然而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痼疾,反而让人类的生存危机不断加剧。科技的盲目发展让一些人失去了自我,而科技战争又让世界陷入悲观和恐慌之中。

在《大决战之梦》中,威尔斯通过科学幻想把资本主义政治的丑恶暴露无遗。在谴责不合理政治制度下的黑暗与丑行的同时,威尔斯还抨击了帝国主义战争和殖民掠夺。作为掌权者的伊夫舍姆不仅没有为社会带来安宁,反而导致了人类生存空间的毁灭。政治背后充斥着阴谋和煽动,而党派间的争斗又使世界长期处于混乱和黑暗之中。政治领袖的野心导致政党之间的关系紧张,最后演变成摧毁性的空战。在当权者攻城撩地的游戲之中,人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另外,郝登抛弃政坛领袖的虚名,毅然选择去寻找清静的生活,这不仅暴露了强权政治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更是对腐败政治的一大讽刺。郝登以一种“不和平,毋宁死”的气概在惊愕中死去,他的惊愕,是对科技吞噬生命、泯灭人性的惊愕,是对现实混乱世界的疑惑与不满,也是对科技战争和腐朽社会的蔑视与控诉。

时代关照:以“梦”鉴实

透过《大决战之梦》,威尔斯显示了他作为“先知型”作家对于人类未来的深切关怀。向“和”而居,威尔斯阐明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追求,以“谐”为由,威尔斯对高科技社会人类的生存进行了沉痛的思索与探寻。

一、前瞻性

在《大决战之梦》中,对战争的毁灭性后果的描写体现了威尔斯对未来世界的前瞻性思考。小说中如蚊蝇般密集的飞机和杀伤性炸弹,让读者不寒而栗。而这些“巨型引擎、烈性炸弹、大型火炮”的使用在现实中已有证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坦克、烈性炸弹、原子弹的使用,似乎和威尔斯笔下的场景如出一辙。那战争中绝望的人们和尸横四野的小岛,不仅将科技战争的毁灭性推向了极致,也将威尔斯前瞻视野体现得淋漓尽致。

威尔斯以一种“科技先知”的笔触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就描述了一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背后,作者以其前瞻性视角充分体现了一个严肃作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二、时代性

随着“生态话语”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对于人类生存状况、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生态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人类诗意栖居”生存理论再次备受瞩目。由于在自然界生物链上人类已无比庞大,所以可以单独作为整体来建构知识体系,而这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包括伦理、社会道德、政府制度以及行为规范等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是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关怀的作家,威尔斯在其众多小说中都表明了他对社会生态和谐的关注与追求。

在《大决战之梦》中,威尔斯对人性与科技关系的思索、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探寻以及对战争背后腐朽社会政治的批判,都源自作者对社会和谐的强烈追求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与当前“和平”、“和谐”环境下人们倡导的社会生态和谐思想有着充分的一致性。这说明威尔斯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巨大的警示作用,对当今社会也同样有着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结论

科技与人文在拉锯式发展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把对社会人文的生态关怀置于对科技世界的描写中则更能彰显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在科幻小说《大决战之梦》中,威尔斯的精心描绘让这种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大决战之梦》体现了作者高度的人文关怀,展示了丰富的人文生态美学内涵,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威尔斯战争人性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功能与人性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