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歌嘹亮,感召学生健康成长

2012-04-29葛利云邓欢欢

考试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红歌流行音乐新生

葛利云 邓欢欢

摘要: 蕴含特殊文化内容的红歌,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启人心智、健康向上、净化心灵的歌曲。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红歌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用红歌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关键词: 红歌班主任德育工作大学新生

在建党90周年庆的一系列活动中,“唱响红歌”是群众参与最广泛的活动,全国各地、各单位、各年龄段的人,都在用自己一腔热情,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音乐的熏陶能使人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且美丽,培养完整健康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以及观察、思考的能力,等等。红歌作为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红歌传播的是一种红色的理念,传承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红歌蕴含的无私奉献、团结进取、追求美好的精神,展现出了时代的新风尚、新风格。作为班主任,我充分意识到红歌在德育工作中的重大意义。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爱”是他们需要的,但当今流行歌曲中的“泛爱”甚至是“滥爱”让他们感到迷茫与困惑。此时他们急需红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心灵上的空白。

1.当下大学新生的音乐取向

近年来,身为“60后”的我,明显地感到现在的文学环境与我们中学时代完全不同了,变化太大,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窒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便捷。电脑、手机、电视机、VCR、MP4、车载电视、空中电台等,都成为大家欣赏音乐的途径,音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曲数量的庞大是我们那个卡带年代无法想象的。

音乐像一面镜子,真实映照着不同人群每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心理状况。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音乐更是表达内心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带教的两个班里,统计数据显示95%以上的学生喜欢在课外听音乐。这部分“爱好”音乐的学生里面,大部分喜欢听的歌曲均为流行歌曲,且他们有自己的偶像。受国内电视台娱乐节目的影响,班级里有很多自称玉米、凉粉、笔亲、云团等粉丝们。国内流行歌曲还有一大热点,就是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的周杰伦,他的不拘一格和标新立异的曲风与个性使其成为当代中学生喜爱的流行偶像之一。

流行音乐具有通俗易懂、时尚鲜明、动感活泼的曲风,为广大学子所追逐,加上从众心理,不少人最初的动机就是“大家都在听,那一定是很好听”。此外,大学新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所限,普遍认为古典音乐太深奥、听不懂;民族音乐太土、不好听;流行音乐新颖活泼、通俗易懂、好听。

流行音乐也有其负面影响,例如一部分音乐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反叛情绪。客观地说,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成人宣泄情感的途径,但对于情绪情感本来就不稳定、容易走极端的大学新生来说,这些歌曲就成了“假恶丑”的诱因,成了情绪情感极端化的催化剂。此外,流行音乐的“文化效应”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如“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在各大电视台曾风靡一时。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一些大学新生甚至逃课参加比赛,希望有机会圆自己的歌星梦。

2.红歌特征

红歌,即红色歌曲,指的是中国继“五四”运动以来,各个革命阶段广为流传传唱的战斗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从更宽泛的角度定义,还应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红歌在曲调上都是高亢激越、情绪昂扬的,能够催人奋进、动人心魄;在风格上,都是单纯明快、晴朗而飒爽的,体现了一种具有远大抱负、艰苦奋斗、百折不回的奋斗意志。

红歌具有大众性和民族性,歌曲生动、真实、感人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在战争年代恰如铜墙铁壁,在和平时期势如移山填海,展现中华民族渴望复兴的不懈追求和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红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颂扬着中华民族健康向上,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3.充分发挥红歌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自古以来,人们就将音乐作为辅德的重要手段。孔子的“礼乐并重”教育观为世人所推崇,即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并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记·乐记》)作为治理社会的手段。

红歌是在特殊年代产生的歌,是启人心智、健康向上、净化心灵的歌曲。唱响“红歌”是有效抵制甚至消除一些腐朽消极的东西的最直接的途径,能使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启迪心灵,产生一些美的品质和智慧,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红歌,将其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德育手段。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秉着引导为主、说教为辅的策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代替,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

首先,用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红歌的兴趣。将当前流行乐坛的重量级人物与红歌联系起来,可迅速拉近红歌与当前大学新生的距离。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歌手胡彦斌将最时尚的元素融入了几首老歌中,专辑取名为《红歌》。这种老歌新唱的做法,得到大家的赞赏。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屈景明先生对此评论是:“胡彦斌《红歌》专辑中对经典红歌的新唱,在忠于原作,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给经典红歌增添了很多时尚和流行的元素,易于被当今社会接受和传唱,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喜欢胡彦斌的大学新生不在少数,热捧胡彦斌的歌迷也会时刻关注他的新作。即使其他流行音乐爱好者也会关注一些时尚元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开端,班主任在进行下一步德育工作时,就可以很轻松地引入红歌教育。

其次,开展一些红歌与流行音乐对抗性娱乐活动。例如,办一个课内小型的唱歌活动,取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名字——“挑战周杰伦,唱响红歌会”。试想,学生看到这个活动名字,就会振奋起来,一展歌喉。大学新生大多有叛逆之情绪,直接的说教跟灌输效果反而不理想。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能使他们更主动、更轻松地接受红歌。红歌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青少年积极参加这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最后,每周定一个红歌交流日,定期进行红歌传播,使红歌文化逐渐进入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为学生真正接纳。在这些过程中,红歌的积极元素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始终在伟大的形象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不仅提高感受力、理解力,而且丰富想象力,发挥寓智于乐的效应。

音乐可以感染人,也可以教育人。红歌是时代的产物,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表达了时代的心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题材。红歌也是不可替代的德育手段,在完善学生人格结构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时代如何变化,人们心底对真善美的向往都是永恒的,对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都是一致的。红歌一路嘹亮,伴学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徐希予,傅利民.音乐美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别松梅.红色激情和谐——“中国红歌会”成功案例分析与思索[J].电影评介,2009,(8).

猜你喜欢

红歌流行音乐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红歌串串烧
苏区红歌串烧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新生娃萌萌哒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